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66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它包括有变压器主体以及绕卷在变压器主体上的线圈,变压器主体由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三本体、第四本体构成,其中,第二本体粘接固定在第一本体顶部,第三本体、第四本体位于第二本体顶部两端,第三本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本体顶部设有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线圈绕卷在第二本体上,线圈由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构成,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均由两条导线构成。采用本方案后,其基板残留率高、耐高温焊锡、附锡性好,没有虚焊、传输信号远。

A two wire winding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是指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现有的线圈都是单线绕组,传输的信号近,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附锡性好、没有虚焊、传输信号远的双线卷绕变压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它包括有变压器主体以及绕卷在变压器主体上的线圈,变压器主体由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三本体、第四本体构成,其中,第二本体粘接固定在第一本体顶部,第三本体、第四本体位于第二本体顶部两端,第三本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本体顶部设有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线圈绕卷在第二本体上,线圈由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构成,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均由两条导线构成,所述的第一绕线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极连接,第二绕线一端与第三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电极连接,第三绕线一端与第六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第四绕线一端与第四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三本体、第四本体顶部均凸起形成有电极台,电极台表面电镀形成相应的电极。所述的第一本体呈方形,第二本体由中柱、端台构成,端台为两个,连接在中柱两端,连接后的中柱表面与端台表面齐平,第三本体粘接固定在其中一个端台顶部,第四本体固定在另一个端台顶部。所述的第二本体为一体成形,中柱的宽度小于端台的宽度,连接后的中柱、端台俯视呈“工”字形,线圈绕卷在中柱上。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其优点在于:1、基板残留率高;2、耐高温焊锡;3、附锡性好,没有虚焊;4、传输信号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绕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包括有变压器主体以及绕卷在变压器主体上的线圈,变压器主体由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构成,其中,第二本体2粘接固定在第一本体1顶部,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位于第二本体2顶部两端,第二本体2为一体成形,中柱的宽度小于端台的宽度,连接后的中柱、端台俯视呈“工”字形,线圈绕卷在中柱上。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顶部均凸起形成有电极台,电极台表面电镀形成相应的电极。第一本体1呈方形,第二本体2由中柱、端台构成,端台为两个,连接在中柱两端,连接后的中柱表面与端台表面齐平,第三本体3粘接固定在其中一个端台顶部,第四本体4固定在另一个端台顶部,第三本体3顶部设有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本体4顶部设有第四电极8、第五电极9、第六电极10;线圈绕卷在第二本体2上,线圈由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构成,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均由两条导线构成,所述的第一绕线11一端与第一电极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极10连接,第二绕线12一端与第三电极7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电极9连接,第三绕线13一端与第六电极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6连接,第四绕线14一端与第四电极8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极7连接。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1、基板残留率高;2、耐高温焊锡;3、附锡性好,没有虚焊;4、传输信号远。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它包括有变压器主体以及绕卷在变压器主体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变压器主体由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构成,其中,第二本体(2)粘接固定在第一本体(1)顶部,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位于第二本体(2)顶部两端,第三本体(3)顶部设有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本体(4)顶部设有第四电极(8)、第五电极(9)、第六电极(10);线圈绕卷在第二本体(2)上,线圈由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构成,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均由两条导线构成,所述的第一绕线(11)一端与第一电极(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极(10)连接,第二绕线(12)一端与第三电极(7)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电极(9)连接,第三绕线(13)一端与第六电极(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6)连接,第四绕线(14)一端与第四电极(8)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极(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卷绕变压器,它包括有变压器主体以及绕卷在变压器主体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变压器主体由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构成,其中,第二本体(2)粘接固定在第一本体(1)顶部,第三本体(3)、第四本体(4)位于第二本体(2)顶部两端,第三本体(3)顶部设有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本体(4)顶部设有第四电极(8)、第五电极(9)、第六电极(10);线圈绕卷在第二本体(2)上,线圈由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构成,第一绕线(11)、第二绕线(12)、第三绕线(13)、第四绕线(14)均由两条导线构成,所述的第一绕线(11)一端与第一电极(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极(10)连接,第二绕线(12)一端与第三电极(7)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电极(9)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立良苏立锋刘明松龙清寿宋树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一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