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6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一侧的第一凸缘、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凸缘、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称分布于所述主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及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之间配合形成凹槽,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自主体上端面向下贯通;所述主体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所述主体的底面是由两条平行的直边及直边两侧的两个半圆形组成的环形面。上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具有兼容及屏蔽性好,体积小,结构稳定的优点。

A kind of magnetic bead applied to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
本技术涉及电磁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油价高涨和节能减排压力逐年增大,能耗小、低碳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关键,更成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聚焦点。从传统汽车发展到新能源汽车面临诸多变化,因而对电磁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机械化到电子化,传统内燃机驱动变更到电驱动。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多的用电设备,需要更高效,可靠的配电传输并且保证用电设备之间互不干扰,从而需要电磁元件拥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及电磁兼容性;(2)新能源汽车用电设备需要更高的电压和更大功率,从而要求电磁元件可承受更高电压及大电流传输,发热小,散热性好,小型轻量化,安全,可靠。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是保证新能源汽车中各电器设备稳定运行必不可少的电磁元件。现有的磁珠元件普遍存在屏蔽性差,体积大,性能不稳定,寿命短的问题,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具有兼容及屏蔽性好,体积小,结构稳定的优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一侧的第一凸缘、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凸缘、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称分布于所述主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及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之间配合形成凹槽,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自主体上端面向下贯通;所述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及凹槽之间形成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内设有铜线;所述主体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所述主体的底面是由两条平行的直边及直边两侧的两个半圆形组成的环形面。进一步,所述主体上端面安装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磁盖,所述磁盖包括盖板及位于盖板下方的下凸,所述下凸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磁盖与所述主体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磁盖可保护凹槽内的铜线,防止铜线松脱或者受到碰撞而损坏。进一步,所述下凸设有贯通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呈半圆形。所述卡线槽可方便磁珠的布线。本技术提供的磁珠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上述磁珠,结构紧凑,体积小,性能稳定,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集成的领域,磁珠上端面设计凹槽及内部设计穿线孔,方便磁珠布线,同时凹槽及内部穿线孔可以保护铜线,防止铜线松脱及碰撞损坏,延长磁珠使用寿命。(2)磁珠上端面加装磁盖,可进一步加强保护凹槽内的铜线,同时可增强磁珠的屏蔽性能。(3)磁珠的两侧端面设计为扁平面,便于磁珠的集成安装,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磁珠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磁珠主体的上端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磁珠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主体和磁盖组合后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主体和磁盖组合后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体;2-第一凸缘;3-第二凸缘;4-第一穿线孔;5-第二穿线孔;6-凹槽;7-磁盖;8-盖板;9-下凸;10-卡线槽;11-铜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设于所述主体1上端面一侧的第一凸缘2、设于所述主体1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凸缘3、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所述第一凸缘2和第二凸缘3对称分布于所述主体1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缘2、第二凸缘3及所述主体1的上端面之间配合形成凹槽6,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所述第二穿线孔5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6内,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均自主体1上端面向下贯通;所述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及凹槽6之间形成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内设有铜线11;所述主体1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所述主体1的底面是由两条平行的直边及直边两侧的两个半圆形组成的环形面。所述主体1上端面安装有与所述凹槽6相适配的磁盖7,所述磁盖7包括盖板8及位于盖板8下方的下凸9,所述下凸9的形状与所述凹槽6相适配。所述磁盖7与所述主体1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所述磁盖7可保护凹槽6内的铜线11,防止铜线11松脱或者受到碰撞而损坏。所述下凸9设有贯通的卡线槽10,所述卡线槽10呈半圆形。所述卡线槽10可方便磁珠的布线。上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技术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一侧的第一凸缘、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凸缘、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称分布于所述主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及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之间配合形成凹槽,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自主体上端面向下贯通;所述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及凹槽之间形成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内设有铜线;所述主体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所述主体的底面是由两条平行的直边及直边两侧的两个半圆形组成的环形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一侧的第一凸缘、设于所述主体上端面另一侧的第二凸缘、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称分布于所述主体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及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之间配合形成凹槽,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自主体上端面向下贯通;所述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及凹槽之间形成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内设有铜线;所述主体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仕杰宋新全郑仰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嘉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