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4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2
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包括交替叠积的多层叠积层。第一叠积层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一左上轭片等腰梯形的腰对接。第一右上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第一左下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第一右下轭片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第二叠积层将第一层中的直角梯形片变成等腰梯形片,等腰梯形片变成直角梯形片。心柱片的上和下边倾斜方向相反叠积。心柱采用平行四边形,不需二次剪切成形,提高剪切效率,减少硅钢片的剪切损耗。上下轭分别采用等腰梯形片或直角梯形片,不需二次去豁,节省原材料,提高硅钢片利用率。

Half straight half mitered broken yok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组件领域,特别涉及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S13铁心),具体为平面阶梯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
技术介绍
现在的传统S13叠铁心为非断轭铁心,如图1所示,原心柱需二次剪切成形,原上下轭都需要二次去豁,硅钢片的剪切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心柱采用平行四边形,不需二次剪切成形,提高剪切效率,上下轭不需二次去豁,节省原材料。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包括相邻交替叠积的第一叠积层和第二叠积层。其技术要点在于:第一叠积层包括第一心柱片、第一左上轭片、第一右上轭片、第一左下轭片、第一右下轭片、第一左边轭片和第一右边轭片。第一心柱片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一左上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上轭片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左下轭片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右下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左边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边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一左上轭片等腰梯形的腰对接。第一右上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第一左下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第一右下轭片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一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第一左边轭片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左上轭片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一左下轭片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第一右边轭片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右上轭片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一右下轭片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第二叠积层包括第二心柱片、第二左上轭片、第二右上轭片、第二左下轭片、第二右下轭片、第二左边轭片和第二右边轭片。第二心柱片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二左上轭片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右上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左下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下轭片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左边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边轭片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二右上轭片等腰梯形的腰对接。第二左上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第二右下轭片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第二左下轭片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二心柱片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第二左边轭片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左上轭片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二左下轭片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第二右边轭片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右上轭片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二右下轭片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第一心柱片的上边和第二心柱片的上边倾斜方向相反叠积。第一心柱片的下边和第二心柱片的下边倾斜方向相反叠积。其优点在于:心柱采用平行四边形,不需二次剪切成形,提高剪切效率,减少硅钢片的剪切损耗。上下轭分别采用等腰梯形片或直角梯形片,不需二次去豁,节省原材料,提高硅钢片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S13叠铁心。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第一叠积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叠积层结构示意图。心柱1、左上轭2、右上轭3、左下轭4、右下轭5、左边轭6、右边轭7、原心柱8、原上轭9、原下轭10、原边轭11、第一心柱片12、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第一右边轭片18、第二心柱片19、第二左上轭片20、第二右上轭片21、第二左下轭片22、第二右下轭片23、第二左边轭片24、第二右边轭片25、第一叠积层26、第二叠积层27。具体实施方式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包括心柱1、左上轭2、右上轭3、左下轭4、右下轭5、左边轭6和右边轭7,整体为多层片结构,分为相邻交替叠积的第一叠积层26和第二叠积层27。第一叠积层26包括第一心柱片12、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和第一右边轭片18。第一心柱片12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一左上轭片13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上轭片14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左下轭片15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右下轭片16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左边轭片17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边轭片18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腰对接。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第一左边轭片17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第一右边轭片18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第一左上轭片13和第一右上轭片14横向叠积。第一左下轭片15和第一右下轭片16横向叠积。第一左边轭片17纵向叠积。第一右边轭片18纵向叠积。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和第一右边轭片18形成矩形框结构。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的左边和右边均纵向叠积。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的上边和下边均为从右上向左下方向延伸。第一心柱片12、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和第一右边轭片18均为硅钢片。第二叠积层27包括第二心柱片19、第二左上轭片20、第二右上轭片21、第二左下轭片22、第二右下轭片23、第二左边轭片24和第二右边轭片25。第二心柱片19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二左上轭片20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右上轭片21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左下轭片22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下轭片23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左边轭片24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边轭片25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二右上轭片21等腰梯形的腰对接。第二左上轭片20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第二右下轭片23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第二左下轭片22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第二左边轭片24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左上轭片20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二左下轭片22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第二右边轭片25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右上轭片21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二右下轭片23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第二左上轭片20和第二右上轭片21横向叠积。第二左下轭片22和第二右下轭片23横向叠积。第二左边轭片24纵向叠积。第二右边轭片25纵向叠积。第二左上轭片20、第二右上轭片21、第二左下轭片22、第二右下轭片23、第二左边轭片24和第二右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包括相邻交替叠积的第一叠积层(26)和第二叠积层(27),其特征在于:/n第一叠积层(26)包括第一心柱片(12)、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和第一右边轭片(18);/n第一心柱片(12)形状为平行四边形;/n第一左上轭片(13)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上轭片(14)形状为直角梯形;/n第一左下轭片(15)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右下轭片(16)形状为等腰梯形;/n第一左边轭片(17)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边轭片(18)形状为等腰梯形;/n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腰对接;/n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n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n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n第一左边轭片(17)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n第一右边轭片(18)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n第二叠积层(27)包括第二心柱片(19)、第二左上轭片(20)、第二右上轭片(21)、第二左下轭片(22)、第二右下轭片(23)、第二左边轭片(24)和第二右边轭片(25);/n第二心柱片(19)形状为平行四边形;/n第二左上轭片(20)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右上轭片(21)形状为等腰梯形;/n第二左下轭片(22)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下轭片(23)形状为直角梯形;/n第二左边轭片(24)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右边轭片(25)形状为等腰梯形;/n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二右上轭片(21)等腰梯形的腰对接;/n第二左上轭片(20)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n第二右下轭片(23)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n第二左下轭片(22)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二心柱片(19)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n第二左边轭片(24)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左上轭片(20)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二左下轭片(22)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n第二右边轭片(25)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二右上轭片(21)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二右下轭片(23)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n第一心柱片(12)的上边和第二心柱片(19)的上边倾斜方向相反叠积;/n第一心柱片(12)的下边和第二心柱片(19)的下边倾斜方向相反叠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半直半斜接断轭铁心,包括相邻交替叠积的第一叠积层(26)和第二叠积层(27),其特征在于:
第一叠积层(26)包括第一心柱片(12)、第一左上轭片(13)、第一右上轭片(14)、第一左下轭片(15)、第一右下轭片(16)、第一左边轭片(17)和第一右边轭片(18);
第一心柱片(12)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第一左上轭片(13)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上轭片(14)形状为直角梯形;
第一左下轭片(15)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一右下轭片(16)形状为等腰梯形;
第一左边轭片(17)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一右边轭片(18)形状为等腰梯形;
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上边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腰对接;
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右边对接;
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直角边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左边对接;
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腰与第一心柱片(12)平行四边形下边对接;
第一左边轭片(17)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左上轭片(13)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和第一左下轭片(15)直角梯形的斜边对接;
第一右边轭片(18)等腰梯形的上下两腰分别与第一右上轭片(14)直角梯形的斜边和第一右下轭片(16)等腰梯形的另一个腰对接;
第二叠积层(27)包括第二心柱片(19)、第二左上轭片(20)、第二右上轭片(21)、第二左下轭片(22)、第二右下轭片(23)、第二左边轭片(24)和第二右边轭片(25);
第二心柱片(19)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第二左上轭片(20)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民杜育红付国杨艳侠董智源张欣欣孙嘉利杜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