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67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宣传装置,尤其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底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所述底座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在模型不进行展览的时候,将第二生物纳膜滤网通过滑槽放入到支撑块上面,生物纳膜滤网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落到模型上面,在模型进行展览的时候抽出第二生物纳膜滤网,开启风扇会把模型放置板和模型上的灰尘通过通孔吸进底座内部,然后被第一生物纳膜滤网吸附,能够起到高效防尘的作用。

A building model device with dustproof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宣传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及环境艺术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见建筑制图)。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模型为建筑学术语,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表现出设计方案之空间效果。因此,在国内外建筑、规划或展览等许多部门模型制作,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筑模型在楼房销售行业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是展示楼盘全貌的装置,建筑模型属于展品,供购楼者或其他人观看参考使用,但是现有的建筑模型不能够随意地变换位置来对人们进行展示,不能够满足模型展示更多元的要求。因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型装置申请号为(CN201720122905.5),该专利技术能够使建筑模型灵活的变换位置来对人们进行多元的展示,但是,该装置不能够对装置进行除尘,在展示一段时间之后模型上会有很多的积灰,会影响展示的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底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所述底座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放置板,所述模型放置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玻璃板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玻璃板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璃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生物纳膜滤网,所述第二生物纳膜滤网与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生物纳膜滤网下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端边沿设有缓冲层,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模型放置板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块形状为长方体,且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二玻璃板内外两侧,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限位块上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玻璃板数量为两个,且以所述底座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电动伸缩杆上,所述第二玻璃板数量为两个,以所述底座为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电动伸缩杆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生物纳膜滤网外壁设有手柄,且所述第二生物纳膜滤网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模型不进行展览的时候,将第二生物纳膜滤网通过滑槽放入到支撑块上面,生物纳膜滤网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落到模型上面,在模型进行展览的时候抽出第二生物纳膜滤网,开启风扇会把模型放置板和模型上的灰尘通过通孔吸进底座内部,然后被第一生物纳膜滤网吸附,能够起到高效防尘的作用。2、在模型展览完毕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升起来,把模型放置板和建筑模型包围起来,从而对建筑模型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建筑模型因为外力的作用发生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中底座和模型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中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11、电动伸缩杆;12、支撑柱;121、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3、支撑杆;131、风扇;14、缓冲层;15、模型放置板;151、通孔;2、第一玻璃板;21、滑槽;3、第二玻璃板;31、支撑块;4、限位块;5、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1、手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3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放置板15,模型放置板15上开设有通孔151,第一玻璃板2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玻璃板2上开设有滑槽21,第二玻璃板3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玻璃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第一玻璃板2与第二玻璃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与支撑块31滑动连接。在图1中: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的型号为XTL100,通过底座1来对电动伸缩杆11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能够让电动伸缩杆11在运行的过程中更稳定,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通过支撑柱12来对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通过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能够起到良好的抑尘效果,因为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以上。在图2中:第一玻璃板2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玻璃板2上开设有滑槽21,第二玻璃板3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玻璃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第一玻璃板2与第二玻璃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能够对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与支撑块31滑动连接,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外壁设有手柄51,且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与手柄51固定连接,握住手柄51将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通过滑槽21放入到支撑块31上面,第二生物纳膜滤网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落到模型上面。在图3中: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31,通过支撑杆13来对风扇131进行支撑,然后启动风扇131对灰尘进行吸附。在图4中: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放置板15,模型放置板15上开设有通孔151,通过模型放置板15来对需要展示的模型进行支撑,而且风扇131会把模型放置板15上的灰尘进行吸入,吸入的灰尘会被吸附到第一生物纳膜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所述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3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放置板(15),所述模型放置板(15)上开设有通孔(151),所述第一玻璃板(2)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板(2)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第二玻璃板(3)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璃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所述第一玻璃板(2)与所述第二玻璃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所述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与所述支撑块(3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底座(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所述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3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型放置板(15),所述模型放置板(15)上开设有通孔(151),所述第一玻璃板(2)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璃板(2)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第二玻璃板(3)底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玻璃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所述第一玻璃板(2)与所述第二玻璃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所述第二生物纳膜滤网(5)与所述支撑块(3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建筑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131)位于所述第一生物纳膜滤网(121)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山之田模型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