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49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00
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零级海绵钛、海绵锆、Al‑Mo‑Nb‑Ti四元中间合金颗粒、Ti80Sn中间合金颗粒、Ti50Si中间合金颗粒、Al豆以及钛白粉进行混料,并压制为电极块;将电极块组焊为长条状电极;将条状电极作为自耗电极进行两次熔炼,铸锭;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生产的钛合金铸件,可长期在550℃至600℃环境下服役,使用温度提高了50℃至100℃,工程意义重大。其室温抗拉强度在950MPa‑1100MPa之间、600℃高温抗拉强度在680MPa‑700MPa之间。

A cast titanium alloy material for 600 \u2103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包括航空发动机制造、航天飞行器制造、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兵器舰船装备制造等行业。
技术介绍
钛合金材料由于其相对低密度低、比强度高、良好的高温性能以及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与抗电磁性能,是理想的航空、航天、舰船、兵器工业使用的结构用金属材料,钛合金材料已经成为航空、航天、舰船等高端工业广泛使用的金属结构材料。目前,钛合金材料的使用主要以变形材为主,如各种锻轧棒材、板材、管材、锻件等,对于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结构件也有使用钛合金铸件材的,但是数量相对变形材要少得多。近年来我们国家为发展钛合金铸件,仿制美国的Ti6242S研制出了ZTC6铸造钛合金材料、仿制俄罗斯的BT20研制出了ZTA15铸造钛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环件的铸造生产,其使用温度上限不超过500℃。新的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对铸造钛合金材料的使用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设计要求铸造钛合金部件的工作环境为500℃至600℃,甚至更高。为解决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化工能源装备、舰船动力装备对550℃至600℃环境下服役铸造钛合金材料的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550℃至600℃下长时间服役的高强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铸造母合金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性能及高低温力学性能良好的可在550℃至600℃下长时间服役的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名义成分: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Al:5.8%~7.5%;Mo:1.6%~3.5%;Zr:1.2%~3.2%;Sn:1.2%~3.2%;Nb:0.8%~2.0%;Si:0.12%~0.35%;O:0.06%~0.20%;Fe:0.05%~0.20%;C:≤0.30%;N:≤0.03%;H:≤0.015%;Ti:余量。一种如上所述的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组分质量百分比,将零级海绵钛、海绵锆、Al-Mo-Nb-Ti四元中间合金颗粒、Ti80Sn中间合金颗粒、Ti50Si中间合金颗粒、Al豆以及钛白粉进行混料,并压制为电极块;2)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组焊为长条状电极;3)用步骤2)制得的条状电极作为自耗电极进行熔炼,获得一次锭;4)将一次锭倒置并作为自耗电极进行二次熔炼,获得二次锭;5)将二次锭冷却后出炉,得到铸锭;6)将铸锭加热后进行开坯锻造为棒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采用真空等离子焊、氩气保护等离子焊或真空电子束焊,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组焊为长条状电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熔炼电流为6~26KA,熔炼电压为25~45V。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4)中,熔炼电流为8~32KA,熔炼电压为28~50V。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均是在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进行熔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中,将二次锭冷却到350℃以下出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6)中加热的温度为1000~120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6)中棒材的直径为120~420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配方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生产的钛合金铸件,可长期在550℃至600℃环境下服役,使用温度提高了50℃至100℃,工程意义重大。其室温抗拉强度在950MPa-1100MPa之间、600℃高温抗拉强度在680MPa-700MPa之间。Al:α稳定元素,固溶强化,一般Al当量应限制在8%以下。Sn、Zr:中性元素,补充强化。另外,Sn还可以降低合金对氢脆的敏感性。Mo、Nb:稳定β相,合金中添加少量的Mo可以使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蠕变性能和热稳定性的配合。Si元素:硅化物的弥散析出对晶界起钉扎作用,可以抑制固溶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可有效提高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以及铸造性能,在不改变现有合金体系基本性质的情况下,优化钛合金的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内容是钛合金材料成分配比,即这种550℃至600℃高温用铸造钛合金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名义成分: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Ti:基体(余量);Al:5.8%~7.5%;Mo:1.6%~3.5%;Zr:1.2%~3.2%;Sn:1.2%~3.2%;Nb:0.8%~2.0%;Si:0.12%~0.35%;O:0.06%~0.20%;Fe:0.05%~0.20%;C:≤0.30%;N:≤0.03%;H:≤0.015%;其他杂质元素:单个≤0.10%、总和≤0.4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550℃至600℃高温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母合金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组分含量进行混料,使用压力机及模具压制为电极块;2)采用真空等离子焊、氩气保护等离子焊或真空电子束焊,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组焊为长条状电极;3)用步骤2)制得的长条状电极作为自耗电极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进行熔炼,获得一次锭;其中,熔炼电流6~26KA,熔炼电压控制在25~45V。4)将一次锭倒置并作为自耗电极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进行二次熔,炼获得二次锭;其中,熔炼电流8~32KA,熔炼电压控制在28~50V。5)将二次锭冷却到350℃以下出炉。6)将铸锭取样进行化学成分测试。7)将铸锭在1000~1200℃加热后进行开坯锻造为直径的棒材,8)棒材按照订货要求锯切、扒皮、平端面去除氧化皮。9)将锻造的棒材作为自耗电极,采用真空自耗凝壳炉进行熔炼浇注,获得铸件及附铸试棒,测试附铸试棒的室温及600℃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持久及蠕变性能。下面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200公斤级别钛合金铸锭及其棒材制备:(1)配料及电极压制:名义成分: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按照成分范围,选用零级海绵钛、海绵锆、Al-Mo-Nb-Ti四元中间合金颗粒、Ti80Sn中间合金颗粒、Ti50Si中间合金颗粒、Al豆以及钛白粉,混料200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名义成分: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nAl:5.8%~7.5%;/nMo:1.6%~3.5%;/nZr:1.2%~3.2%;/nSn:1.2%~3.2%;/nNb:0.8%~2.0%;/nSi:0.12%~0.35%;/nO:0.06%~0.20%;/nFe:0.05%~0.20%;/nC:≤0.30%;/nN:≤0.03%;/nH:≤0.015%;/nTi: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名义成分:Ti-6.6Al-2.5Mo-2.0Zr-2.0Sn-1.2Nb-0.15Si-0.12O,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
Al:5.8%~7.5%;
Mo:1.6%~3.5%;
Zr:1.2%~3.2%;
Sn:1.2%~3.2%;
Nb:0.8%~2.0%;
Si:0.12%~0.35%;
O:0.06%~0.20%;
Fe:0.05%~0.20%;
C:≤0.30%;
N:≤0.03%;
H:≤0.015%;
Ti:余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600℃用铸造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组分质量百分比,将零级海绵钛、海绵锆、Al-Mo-Nb-Ti四元中间合金颗粒、Ti80Sn中间合金颗粒、Ti50Si中间合金颗粒、Al豆以及钛白粉进行混料,并压制为电极块;
2)将压制好的电极块组焊为长条状电极;
3)用步骤2)制得的条状电极作为自耗电极进行熔炼,获得一次锭;
4)将一次锭倒置并作为自耗电极进行二次熔炼,获得二次锭;
5)将二次锭冷却后出炉,得到铸锭;
6)将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祥义张利军焦海峰刘娣周耀忠刘小花柳森米磊周中波吴天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工大超晶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