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420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包括底座、平板,平板的第一端铰接在底座的第一端,底座上设置平板驱动机构;平板第一端上表面设置用于放置肠道的第一凹槽,肠道置于第一凹槽中,肠道的第一端朝向平板第一端,底座上还设置微生物收集装置,肠道的第一端通向微生物收集装置;平板第二端上表面设置冲洗装置,冲洗装置的出液端通向肠道的第二端;平板上还设置调温装置,以及杀菌装置;平板第一端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能够盖住肠道的盖板;还包括控制单元,冲洗装置、调温装置、杀菌装置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肠道能够得到稳定支撑,取样方便,机器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冲洗效果较好,并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取样环境。

A device for extracting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in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肠道被认为是动物体内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最集中的器官,其中不仅是肠道本身的代谢作用,肠道里数量庞大的微生物更是为动物体提供了无法替代的的新陈代谢能量。共生的肠道微生物系统一个重要特征是肠道微生物能够改变、塑造甚至影响动物体内营养代谢的机能。肠道是机体在有害物质入侵时的第一易感器官,微生物菌群在正常的肠道中通过维持共生菌之间的生态平衡来维持机体的健康,但当环境污染物等异源物通过食物或是水进入到肠道中时,会影响肠道中共生菌的生长、活性及其群落结构。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也是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指标。在实验室中取肠道微生物时,有些动物的肠道小而长,传统的采用注射器把肠道的内含物冲洗出来的方法,耗时又耗力,效果不佳,具体的不足包括:取样困难(如:肠道容易断裂,肠道固定困难)、肠道微生物冲洗效果不佳等,取样环境不符合要求(不能在低温和无菌环境下采集)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肠道微生物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平板(2),所述平板(2)的第一端铰接在底座(1)的第一端,此为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水平方向;/n所述底座(1)上设置能够驱动平板(2)摆动特定角度的平板驱动机构(3);/n所述平板(2)第一端上表面设置用于放置肠道的第一凹槽(21),肠道置于第一凹槽(21)中,肠道的第一端朝向平板(2)第一端,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微生物收集装置(4),肠道的第一端通向微生物收集装置(4);/n所述平板(2)第二端上表面设置能够以不同速度冲洗肠道的冲洗装置(5),冲洗装置(5)的出液端通向肠道的第二端;/n所述平板(2)上还设置有能够为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平板(2),所述平板(2)的第一端铰接在底座(1)的第一端,此为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水平方向;
所述底座(1)上设置能够驱动平板(2)摆动特定角度的平板驱动机构(3);
所述平板(2)第一端上表面设置用于放置肠道的第一凹槽(21),肠道置于第一凹槽(21)中,肠道的第一端朝向平板(2)第一端,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微生物收集装置(4),肠道的第一端通向微生物收集装置(4);
所述平板(2)第二端上表面设置能够以不同速度冲洗肠道的冲洗装置(5),冲洗装置(5)的出液端通向肠道的第二端;
所述平板(2)上还设置有能够为肠道提供特定温度的调温装置(6),以及杀菌装置(7);
所述平板(2)第一端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能够盖住肠道的盖板(8);
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冲洗装置(5)、调温装置(6)、杀菌装置(7)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中设置软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内侧设置与第一凹槽(21)对应的第二凹槽(81),第二凹槽(81)与第一凹槽(21)延伸路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所述第二凹槽(81)的截面形状也为半圆形,盖板(8)安装到平板(2)上,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81)形成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延伸方向为弯曲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第一端处设置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毅赵强马银花郑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