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01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属于水下拖曳探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拉力计、电滑环、控制舱、浮力调节器、推进器和阻尼伞;浮力调节器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尾部,阻尼伞共轴安装在控制舱尾部外侧端面上,推进器固定安装在阻尼伞内部;充油拖缆通过拉力计和电滑环接入控制舱内部;推进器和阻尼伞分别产生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充油拖缆并牵引充油拖缆展开;调节浮力调节器改变控制舱的俯仰,俯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上升,仰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下沉,从而具备调节水下充油拖缆深度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调节拖缆深度功能,采用海流阻力和推进器混合动力,牵引拖缆正常展开和升沉,具有长时间、广水深为拖缆提供拖曳拉力能力。

A tow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for underwater oil filled stre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属于水下拖曳探测

技术介绍
海洋探测是海洋发展的关键技术。而水下线列阵探测技术作为海洋探测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开拓和发展。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中,线列阵通常安装在充油拖缆中。充油拖缆造价昂贵,长度往往几百上千米,拖缆水下收放和展开,都需要有沿缆长方向拉力的作用;否则拖缆会发生弯曲,导致线列阵工作失效,甚至拖缆发生打绞损害。同时,海水密度随深度发生变化,要满足在不同水深工作,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要具有调节深度的功能。目前,国内外牵引长线列阵探测复合缆的主要手段包括尾部拖体拖航、锚系系泊等。尾部拖体拖航的方法需要在充油拖缆尾部悬挂一个拖体,需要拖船拖曳,无法长时间作业;锚系系泊方式,一旦布置完毕,不能改变工作深度。因此,研制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用于水下线列阵探测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水下线列阵探测领域关键部件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设计,需从:能持续提供缆长方向拉力特性、深度可调节特性和长时间工作方面综合考虑:缆长方向拉力特性: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正常工作,充油拖缆需要展开,需要有沿拖缆缆长方向拉力的作用;拖缆收放,也需要有拉力的作用。深度可调节特性:水下线列阵探测深度,从几十米到上千米,海水密度随水深会发生变化,充油拖缆自身的重浮力特性是固定的。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要实现在不同水深都正常工作,需要配备具有深度调节能力的调节充油拖缆深度的辅助装置。长时间工作: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探测作业,都是全天候长时间工作。因此,缆长方向拉力也要能长时间提供。为此,从以上三方面综合考虑,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能持续提供缆长方向拉力、深度可调节、能长时间工作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该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拖缆深度功能,采用海流阻力和推进器混合动力,牵引拖缆正常展开和升沉,具有长时间、广水深为拖缆提供拖曳拉力能力。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拉力计、电滑环、控制舱、浮力调节器、推进器和阻尼伞;所述浮力调节器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尾部,所述阻尼伞共轴安装在控制舱尾部外侧端面上,所述推进器固定安装在阻尼伞内部;充油拖缆通过所述拉力计和电滑环接入控制舱内部;所述推进器和阻尼伞分别产生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充油拖缆并牵引充油拖缆展开;所述调节浮力调节器改变控制舱的俯仰,俯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上升,仰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下沉,从而具备调节水下充油拖缆深度的能力。进一步地,当海流流速大于设定值时,利用阻尼伞自身阻力为充油拖缆提供拉力,在海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依靠推进器和阻尼伞混合动力为拖缆提供拉力,所述推进器的启停信号由拉力计测得的拉力值向控制系统反馈后获得。进一步地,通过提前对整个拖曳调节装置配重或添加浮力材料方式改变拖曳调节装置的初始状态,满足对不同密度充油拖缆的深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舱内装有深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监控拖曳调节装置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浮力调节器包括油囊、循环油路、驱动模块和油箱;油囊布置在控制舱外,油囊一侧的表面与控制舱的盖板贴合,控制舱内用紧固件将油囊与盖板锁紧,实现密封;所述驱动模块和油箱密封布置在控制舱内;油囊中心对称设计,布置在整个拖曳调节装置轴线的尾部,循环油路连通油囊和油箱,驱动模块将油箱内的油液通过油路注入油囊或者返回油箱,改变油囊内油量即改变油囊体积,进而改变拖曳调节装置的俯仰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伞包括框架、推进器安装座和阻尼蒙皮;所述框架的外形呈圆锥台框架结构,框架的小端与控制舱固定连接,框架的大端沿径向延伸出环形的平面框,平面框具有一个中心孔,阻尼蒙皮固定在平面框上形成一个圆环形的阻尼面,所述推进器安装座同轴固定在框架的内部,推进器安装在推进器安装座后对应框架上的中心孔,确保阻尼伞阻力和推进器推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阻尼蒙皮采用聚丙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舱的前端加装与控制舱外形平滑过渡的锥形架。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器采用采用对转螺旋桨。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拉力计、电滑环、浮力调节器、推进器和阻尼伞布置在调节装置轴线方向上,调节装置轴线与拖缆接头轴线重合,通过调节浮力调节器,改变其体积,进而改变整个拖曳调节装置的俯仰,牵引拖缆上升和下沉,从而调节水下拖缆的深度;同时,采用阻尼伞海流阻力和推进器混合动力,长时间、全天候、广水深为拖缆提供沿缆长方向拉力,使水下线列阵探测系统正常工作和正常收放。2、本专利技术前端的锥形架和后端的阻尼伞均为锥型架结构,能够方便水下回收捕捉;整个装置外形平滑过渡,主要的功能型元器件均在框架内部布置,避免水下发生缠绕。3、本专利技术的推进器采用对转螺旋桨,消除转矩对整个拖曳调节装置的影响,避免拖曳调节装置拖动拖缆做圆周运动产生缠绕风险;整个拖曳调节装置,垂直方向浮心位于重心之上,提高装置整体的抗倾覆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拖缆拖曳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浮力调节器结构图;图3为阻尼伞结构图;图4为水平拉力对拖缆深度影响示意图。其中,1-拉力计、2-电滑环、3-控制舱、4-浮力调节器、5-推进器、6-阻尼伞、11-油囊、12-盖板、13-阀、14-驱动器、15-电机、16-流量计、21-框架、22-推进器安装座、23-阻尼蒙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装置包括拉力计1、电滑环2、控制舱3、浮力调节器4、推进器5和阻尼伞6。其中浮力调节器4和阻尼伞6结构分别见图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拉力计1、浮力调节器4油囊、推进器5和阻尼伞6沿控制舱3轴线布置,拉力计1接头中心与拖缆接头中心连接,保证阻尼伞阻力和推进器推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保证阻尼伞6阻力和推进器5推力作用在拖缆轴线方向上。浮力调节器4如图2所示,浮力调节器4由油囊11、阀站13、驱动器14、电机15、流量计16、循环油路和油箱组成。油囊11布置在控制舱3外,为防腐橡胶材料开模加工而成,表面与控制舱3盖板12紧密贴合,控制舱3内用紧固件将油囊11与盖板12锁紧,实现密封,循环油路连通油囊11和油箱;阀13、驱动器14、电机15、流量计16和油箱密封布置在控制舱3内。阀13、驱动器14和电机15组成的驱动模块将油箱内的油液通过油路注入油囊或者返回油箱,流量计16安装在油路上监测油量的变化。油囊11中心对称设计,布置在整个拖曳调节装置轴线的尾部,驱动模块将油箱内的油液通过油路注入油囊或者返回油箱,改变油囊内油量即改变油囊体积,进而改变拖曳调节装置的俯仰状态。阻尼伞6的结构见图3,阻尼伞由框架21、推进器安装座22和阻尼蒙皮23组成。框架21的外形呈圆锥台框架结构,框架21的小端与控制舱固定连接,框架21的大端沿径向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拉力计、电滑环、控制舱、浮力调节器、推进器和阻尼伞;所述浮力调节器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尾部,所述阻尼伞共轴安装在控制舱尾部外侧端面上,所述推进器固定安装在阻尼伞内部;充油拖缆通过所述拉力计和电滑环接入控制舱内部;所述推进器和阻尼伞分别产生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充油拖缆并牵引充油拖缆展开;所述调节浮力调节器改变控制舱的俯仰,俯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上升,仰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下沉,从而具备调节水下充油拖缆深度的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拉力计、电滑环、控制舱、浮力调节器、推进器和阻尼伞;所述浮力调节器安装在控制舱内的尾部,所述阻尼伞共轴安装在控制舱尾部外侧端面上,所述推进器固定安装在阻尼伞内部;充油拖缆通过所述拉力计和电滑环接入控制舱内部;所述推进器和阻尼伞分别产生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于充油拖缆并牵引充油拖缆展开;所述调节浮力调节器改变控制舱的俯仰,俯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上升,仰首时,拖动充油拖缆下沉,从而具备调节水下充油拖缆深度的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海流流速大于设定值时,利用阻尼伞自身阻力为充油拖缆提供拉力,在海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依靠推进器和阻尼伞混合动力为拖缆提供拉力,所述推进器的启停信号由拉力计测得的拉力值向控制系统反馈后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提前对整个拖曳调节装置配重或添加浮力材料方式改变拖曳调节装置的初始状态,满足对不同密度充油拖缆的深度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内装有深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监控拖曳调节装置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充油拖缆拖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平赵存成刘金勇唐宗勇刘金标余靖张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