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6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包括主套管和若干从套管,若干从套管的直径依次减小,若干从套管分别插设在比之直径大一级的从套管内,直径最大的从套管设为副套管,从套管插设在主套管内,主套管的一侧设有一条沿主套管长度方向的凹槽一,若干从套管的一侧均设有沿从套管长度方向的凹槽二,相邻两根套管的相接处设有扳手扣,扳手扣包括扳手套和扳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直径较小的从套管从直径较大的从套管内拔出,调整整根杆子的长度,将杆子的长度调整好后,转动扳手片,使扳手套将两根套管的连接处固定,从而实现对伸缩杆长度的调节。

A single groove expansion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凹槽伸缩杆
本技术涉及连接杆
,特别涉及一种单凹槽伸缩杆。
技术介绍
伸缩杆就是一种可自由伸缩的杆状物件,其用途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作为自拍神器的伸缩杆使用,作为平板电脑固定支架的连接杆使用,作为可拉伸的晾衣杆使用等等,其一般包括多节依次伸缩连接的套管及设置于每节相应套管的连接端的锁紧件。一般的伸缩杆都是呈圆柱形的,多根管子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转动,使伸缩杆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普通的伸缩杆在使用时,只能够伸长到指定的长度,不能任意的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伸缩杆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具有能够使伸缩杆固定在任意长度,且使伸缩杆的各根管子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使伸缩杆的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主套管和若干从套管,若干所述从套管的直径依次减小,若干所述从套管分别插设在比之直径大一级的从套管内,直径最大的所述从套管设为副套管,所述从套管插设在主套管内,所述主套管的一侧设有一条沿主套管长度方向的凹槽一,若干所述从套管的一侧均设有沿从套管长度方向的凹槽二,若干所述凹槽二之间均滑动配合,所述凹槽一的一侧位于副套管的凹槽二内,且与凹槽二滑动配合,相邻两根所述套管的相接处设有扳手扣,所述扳手扣包括扳手套和扳手片,所述扳手套包括两片固定块,两片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铰连接,其中一块所述固定块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移动槽,另一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设有移动片,所述移动片位于移动槽内且与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道,所述安装道上设有小转杆,所述扳手片的一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套设在小转杆上且与小转杆转动配合,所述扳手片的靠近转孔的一侧与移动片的一侧的侧壁铰连接,所述扳手套的一侧套设在直径较大的套管上,并与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扳手套的另一侧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上,且与该套管滑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直径较小的从套管从直径较大的从套管的一端拉出,使两根从套管组成的总长度变长,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将若干根从套管均从主套管内拉出,使若干从套管和主套管之间组成的长度能够符合人们所需要的长度,从套管在移动时,其中一个凹槽二会沿着另一个凹槽二内滑动,使两根从套管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副套管从主套管内拔出时,凹槽二会沿着凹槽一移动,使副套管与主套管之间不会发生相随转动,从而使多根套管在使用时,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伸缩杆的稳定性,调整好两根套管之间的长度之后,转动扳手片,扳手片绕着小转杆转动,带动移动片向移动槽深处移动,移动片带动其中一块固定块的一侧移动,该固定块绕着铰接处转动,使两块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两块固定块将两根套管的连接处固定,使两根套管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实现对两根套管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使若干根从套管之间固定,副套管与主套管之间固定,实现对各套管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对伸缩杆长度的固定。作为优选,其中一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扳手片配合,所述扳手片的一侧固设有卡块,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扳手片,使扳手片进入到连接槽内,扳手片会带动卡块移动,使卡块能够插入到卡槽内,实现对扳手片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根半圆形的固定杆,所述卡槽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半圆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插入到卡槽内后,两根固定杆会分别进入到两个固定槽内,使卡块固定在卡槽内,实现对卡块和卡槽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扳手套的内壁上固设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有弹性,所述摩擦垫的表面粗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能够增大扳手套与从套管之间的摩擦,使两块固定块能够更好的将从套挂固定。作为优选,直径最小的所述从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直径大于主套管的直径,所述连接头远离从套管的一侧固设有螺纹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卡在主套管的一端,使若干从套管能够方便的从主套管内拔出,螺纹柱让外接的功能部件能够更方便的与伸缩杆固定,实现对外界设备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主套管的一端设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的一端插入到主套管一端的内部,且与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主套管上套设有防滑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塞的一端插在主套管的一端,使从套管不会从主套管的一端移出,防滑套套设在人手握的位置,使人在使用时,能够握在防滑套上,使人能够更方便的使用伸缩杆。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主套管;11、凹槽一;2、从套管;21、凹槽二;3、副套管;4、扳手扣;5、扳手套;51、固定块;52、移动片;53、摩擦垫;6、扳手片;61、小转杆;62、卡块;63、固定杆;7、连接头;71、螺纹柱;8、固定塞;81、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包括套管,套管包括主套管1和若干从套管2。主套管1的一端设有固定塞8,固定塞8的一端插入到主套管1一端的内部,且与主套管1固定连接,主套管1上套设有防滑套81。固定塞8将主套管1的下端堵住,使若干从套管2不会从主套管1的下端漏出。工作人员的一只手握在固定塞8上,另一只手握在防滑套81上,使主套管1与人手之间不会打滑,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将主套管1握持住,便于对伸缩杆的使用。如图1所示,若干从套管2的直径依次减小,若干从套管2分别插设在比之直径大一级的从套管2内。直径最大的从套管2设为副套管3,从套管2插设在主套管1内。直径最小的从套管2的一端设有连接头7,连接头7的直径大于主套管1的直径,连接头7远离从套管2的一侧固设有螺纹柱71。直径较小的从套管2的一端可以在直径较大从套管2内移动,从而使两根从套管2组成的长度可以调整;副套管3的一端可以在主套管1内移动,使副套管3与主套管1之间的长度可以调整,从而使伸缩杆的整体长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调整。从套管2最多可以有六节,使主套管1和从套管2做多可以做到七级伸缩,使伸缩杆能够有非常大的调节范围,扩大伸缩杆的适用性。连接头7的直径大于主套管1的直径,使连接头7能够卡在主套管1的一端,从而使从套管2不会完全进入到主套管1内,便于将从套管2从主套管1内移出。连接头7上的螺纹柱71能够方便的与外接的设备固定,使伸缩杆的使用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主套管1的一侧设有一条沿主套管1长度方向的凹槽一11,若干从套管2的一侧均设有沿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主套管(1)和若干从套管(2),若干所述从套管(2)的直径依次减小,若干所述从套管(2)分别插设在比之直径大一级的从套管(2)内,直径最大的所述从套管(2)设为副套管(3),所述从套管(2)插设在主套管(1)内,所述主套管(1)的一侧设有一条沿主套管(1)长度方向的凹槽一(11),若干所述从套管(2)的一侧均设有沿从套管(2)长度方向的凹槽二(21),若干所述凹槽二(21)之间均滑动配合,所述凹槽一(11)的一侧位于副套管(3)的凹槽二(21)内,且与凹槽二(21)滑动配合,相邻两根所述套管的相接处设有扳手扣(4),所述扳手扣(4)包括扳手套(5)和扳手片(6),所述扳手套(5)包括两片固定块(51),两片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铰连接,其中一块所述固定块(51)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移动槽,另一块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固设有移动片(52),所述移动片(52)位于移动槽内且与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道,所述安装道上设有小转杆(61),所述扳手片(6)的一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套设在小转杆(61)上且与小转杆(61)转动配合,所述扳手片(6)的靠近转孔的一侧与移动片(52)的一侧的侧壁铰连接,所述扳手套(5)的一侧套设在直径较大的套管上,并与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扳手套(5)的另一侧套设在直径较小的套管上,且与该套管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凹槽伸缩杆,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主套管(1)和若干从套管(2),若干所述从套管(2)的直径依次减小,若干所述从套管(2)分别插设在比之直径大一级的从套管(2)内,直径最大的所述从套管(2)设为副套管(3),所述从套管(2)插设在主套管(1)内,所述主套管(1)的一侧设有一条沿主套管(1)长度方向的凹槽一(11),若干所述从套管(2)的一侧均设有沿从套管(2)长度方向的凹槽二(21),若干所述凹槽二(21)之间均滑动配合,所述凹槽一(11)的一侧位于副套管(3)的凹槽二(21)内,且与凹槽二(21)滑动配合,相邻两根所述套管的相接处设有扳手扣(4),所述扳手扣(4)包括扳手套(5)和扳手片(6),所述扳手套(5)包括两片固定块(51),两片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铰连接,其中一块所述固定块(51)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移动槽,另一块所述固定块(51)的一侧固设有移动片(52),所述移动片(52)位于移动槽内且与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道,所述安装道上设有小转杆(61),所述扳手片(6)的一侧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套设在小转杆(61)上且与小转杆(61)转动配合,所述扳手片(6)的靠近转孔的一侧与移动片(52)的一侧的侧壁铰连接,所述扳手套(5)的一侧套设在直径较大的套管上,并与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扳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一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