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艮华专利>正文

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4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容易积聚灰尘造成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双面叶轮以及导风罩,所述双面叶轮包括基板、轴接部、进风叶片组、以及出风叶片组,采用弧形结构设计,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灰尘积聚的效果。

A kind of fluid pressurization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增压组件
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流体增压组件。
技术介绍
空气泵或空气压缩机作为对空气流体进行压缩和排放的一种设备,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叶轮旋转、配合导风罩实现空气流动的改变,形成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用于较多,也较为广泛,除了空气流体,另外对于水流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有了流体增压组件,也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目前通过市场上的流体增压组件的研究发现,由于叶轮的结构设计上采用的离心风机原理,风叶设计上采用后弯式叶轮、前弯式叶轮或径向式叶轮,上述接结构风压的提高效率上并不明显,而由于叶轮上的叶片相对于旋转平面呈直角,容易积累灰尘,而灰尘的堆积造成清洁的不便,不仅如此,还造成效率的降低以及叶轮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具有关键部位不易藏纳灰尘,便于清洁,有利于效率提高,简化结构满足实用性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包括双面叶轮以及导风罩,所述双面叶轮包括基板、轴接部、进风叶片组、以及出风叶片组;轴接部位于基板的中心部位并高于基板两平面,进风叶片组垂直设置于基板一面并靠近导风罩的进风口;进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一体连接在轴接部侧壁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第二叶片,两个第一叶片与轴接部之间形成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弧形凹槽的一端为弧形;出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同旋转方向一致的螺旋形的螺旋叶片。通过上述设置,空气从导风罩的进风口进入,通过进风叶片驱动,利用离心力将空气排放到导风罩的内侧壁上,通过内侧壁的间隙,进入到双面叶轮的另一面,再由出风叶片将空气从导风罩的内侧壁汇聚到中心位置,空气不断单向流动,从而实现空气的流通和增压。由于空气中带有较多的灰尘和其他悬浮微颗粒物,因此本方案设计上采用了多个弧形结构,从而降低灰尘积聚。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上,减少清洁死角,能够提高清洁便利程度。同时考虑到生产上的便利程度,结构上采用了便于成型和脱模的设计,双面叶轮采用压塑工艺即可。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螺旋叶数量为五,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数量相等,均为十个。通过上述设置,提高风压。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叶片在基板上配合一个第二叶片形成“V”形的出风槽,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口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两个相邻导风板之间形成弧底的导风槽。通过上述设置,空气进入导风槽再进入到出风槽,在此过程中空气不断被增压,并且有利于降低灰尘藏纳。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导风板数量和第一叶片数量相等,为十个。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导风罩的内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表面呈弧形。通风槽的作用是产生较大的过渡空间让空气从双面叶轮的一面进入到另一面,并且起到空气导流和增压的作用。由于其通风槽设计上采用了矩形结构,更加有利于空气流动快速过渡,便于空气由内之外,并由外之内不断改变,提高空气压力。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通风槽设置八个。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轴接部伸入导风罩的进风口并与导风罩的进风口齐平。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双面叶轮,实现空气增压;2、弧形结构设计,不易积累灰尘,减少清洁四角,降低灰尘影响,提高工作效率;3、结构简化,便于组装,后期维护保养和清洁比较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个视角的结构展开图;图2为实施例中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展开图;图3为实施例中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面的剖视图;图5a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b为图5a的B-B面的剖视图;图5c为图5a的C-C面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双面叶轮;11、基板;12、轴接部;13、进风叶片组;131、第一叶片;132、第二叶片;133、弧形凹槽;134、出风槽;14、出风叶片组;141、螺旋叶片;2、导风罩;21、导风板;22、导风槽;23、通风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参考图1所述,包括双面叶轮1以及导风罩2。双面叶轮1包括基板11、轴接部12、进风叶片组13、以及出风叶片组14。轴接部12位于基板11的中心部位并高于基板11两平面,进风叶片组13垂直设置于基板11一面并靠近导风罩2的进风口。轴接部12是供转轴安装,在具体的使用中通过花键或键槽配合实现和转轴的固定。导风罩2的进风口为图1中的实心箭头示意部位,即表示了空气的流动方向。结合图1和图2,进风叶片组13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一体连接在轴接部12侧壁的第一叶片131,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叶片131之间的第二叶片132,两个第一叶片131与轴接部12之间形成弧形凹槽133,第二叶片132靠近弧形凹槽133的一端为弧形。第一叶片131和第二叶片132厚度相同,范围为5-10mm厚。出风叶片组14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同旋转方向一致的螺旋形的螺旋叶片141。由此可见,空气从导风罩2的进风口进入,通过进风叶片驱动,利用离心力将空气排放到导风罩2的内侧壁上,通过内侧壁的间隙,进入到双面叶轮1的另一面,再由出风叶片将空气从导风罩2的内侧壁汇聚到中心位置,空气不断单向流动,从而实现空气的流通和增压。由于空气中带有较多的灰尘和其他悬浮微颗粒物,因此本方案设计上采用了多个弧形结构,从而降低灰尘积聚。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上,减少清洁死角,能够提高清洁便利程度。同时考虑到生产上的便利程度,结构上采用了便于成型和脱模的设计,双面叶轮1采用压塑工艺即可。结合图2、图4和图5,图5具体为图5a、图5b、和图5c。螺旋叶数量为五,第一叶片131和第二叶片132数量相等,均为十个。提高风压。两个相邻的第一叶片131在基板11上配合一个第二叶片132形成“V”形的出风槽134,导风罩2的进风口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导风板21,导风板21周向均匀分布多个,两个相邻导风板21之间形成弧底的导风槽22。空气进入导风槽22再进入到出风槽134,在此过程中空气不断被增压,并且有利于降低灰尘藏纳。导风板21数量和第一叶片131数量相等,为十个。导风罩2的内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槽23,通风槽23的表面呈弧形。通风槽23的作用是产生较大的过渡空间让空气从双面叶轮1的一面进入到另一面,并且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包括双面叶轮以及导风罩,其特征是,所述双面叶轮包括基板、轴接部、进风叶片组、以及出风叶片组;/n轴接部位于基板的中心部位并高于基板两平面,进风叶片组垂直设置于基板一面并靠近导风罩的进风口;/n进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一体连接在轴接部侧壁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第二叶片,两个第一叶片与轴接部之间形成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弧形凹槽的一端为弧形;/n出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同旋转方向一致的螺旋形的螺旋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增压组件,包括双面叶轮以及导风罩,其特征是,所述双面叶轮包括基板、轴接部、进风叶片组、以及出风叶片组;
轴接部位于基板的中心部位并高于基板两平面,进风叶片组垂直设置于基板一面并靠近导风罩的进风口;
进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一体连接在轴接部侧壁的第一叶片,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叶片之间的第二叶片,两个第一叶片与轴接部之间形成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叶片靠近弧形凹槽的一端为弧形;
出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均匀分布、同旋转方向一致的螺旋形的螺旋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增压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叶数量为五,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数量相等,均为十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艮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艮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