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迪专利>正文

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63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其结构包括第一撑脚、第二撑脚、踏板、橡胶套、限位绳、第一转动轴、连接件、支撑板和调节装置,通过在梯子顶端设置了调节装置,检修工可以坐在调节装置上进行检修,且调节装置可进行高度调节,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装置上的转动把手,即可对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检修工坐下时可根据检修电路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检修工对电路的检修,使得检修工的检修更加轻松。

A ladder for power gri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
本技术涉及梯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
技术介绍
电网检修是电网中时常会发生的,检修的时候会用到梯子,梯子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目前的电网维修用梯子高度固定,在电网检修中,由于电路线路较为复杂时,需要长时间进行检修,检修工通过坐在梯子上,避免长时间站立造成体能消耗大,但由于电网维修用梯子高度固定,使得检修工坐下时造成对检修电路的高度偏差,无法进行检修,使得检修工需要进行站立检修,造成体能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解决了由于电网维修用梯子高度固定,使得检修工坐下时造成对检修电路的高度偏差,无法进行检修,使得检修工需要进行站立检修,造成体能消耗大的问题,达到了检修工坐下时可根据检修电路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检修工对电路的检修,使得检修工的检修更加轻松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包括第一撑脚、第二撑脚、踏板、橡胶套、限位绳、第一转动轴、连接件、支撑板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内部均与踏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底端均套接有橡胶套,所述限位绳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进行捆绑,所述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且连接件顶端与支撑板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调节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由顶板、外框、齿轮换向器、丝杆、固定块和转动把手组成,所述顶板底端与外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内部顶端与齿轮换向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底端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底端与固定块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后端与转动把手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底端与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由外壳、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联轴器组成,所述转动把手前端贯穿外壳且与第一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圆心处设置有一枢杆,且该枢杆通过联轴器与丝杆顶端圆心进行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把手由第二转动轴、连杆、轴承和握把组成,所述第二转动轴后端底部与连杆进行焊接,所述连杆内部底端与轴承进行焊接,所述握把前端与轴承圆心进行插接,且握把通过轴承与连杆进行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顶端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内的踏板均设置有两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外侧左右两端与外框内部左右两侧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长度与丝杆的长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握把外侧设置有一橡胶套,且橡胶套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采用锥齿轮。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和固定块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由于电网维修用梯子高度固定,使得检修工坐下时造成对检修电路的高度偏差,无法进行检修,使得检修工需要进行站立检修,造成体能消耗大的问题,通过在梯子顶端设置了调节装置,检修工可以坐在调节装置上进行检修,且调节装置可进行高度调节,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装置上的转动把手,即可对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检修工坐下时可根据检修电路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检修工对电路的检修,使得检修工的检修更加轻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板与第一撑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齿轮换向器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把手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撑脚-1、第二撑脚-2、踏板-3、橡胶套-4、限位绳-5、第一转动轴-6、连接件-7、支撑板-8、调节装置-9、顶板-91、外框-92、齿轮换向器-93、丝杆-94、固定块-95、转动把手-96、外壳-931、第一齿轮-932、第二齿轮-933、联轴器-934、第二转动轴-961、连杆-962、轴承-963、握把-96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包括第一撑脚1、第二撑脚2、踏板3、橡胶套4、限位绳5、第一转动轴6、连接件7、支撑板8和调节装置9,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内部均与踏板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底端均套接有橡胶套4,限位绳5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进行捆绑,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6与连接件7进行转动连接,且连接件7顶端与支撑板8进行焊接,支撑板8顶端与调节装置9进行螺栓连接,调节装置9由顶板91、外框92、齿轮换向器93、丝杆94、固定块95和转动把手96组成,顶板91底端与外框92进行螺栓连接,外框92内部顶端与齿轮换向器93进行螺栓连接,齿轮换向器93底端与丝杆94进行转动连接,丝杆94底端与固定块95内部进行螺纹连接,齿轮换向器93后端与转动把手96进行转动连接,固定块95底端与支撑板8进行螺栓连接,齿轮换向器93由外壳931、第一齿轮932、第二齿轮933和联轴器934组成,转动把手96前端贯穿外壳931且与第一齿轮93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932底端与第二齿轮933啮合,第二齿轮933底端圆心处设置有一枢杆,且该枢杆通过联轴器934与丝杆94顶端圆心进行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动把手96由第二转动轴961、连杆962、轴承963和握把964组成,所述第二转动轴961后端底部与连杆962进行焊接,所述连杆962内部底端与轴承963进行焊接,所述握把964前端与轴承963圆心进行插接,且握把964通过轴承963与连杆962进行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顶板91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顶端设置有防滑纹路,有利于增加顶板91的柔软性。其中,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内的踏板3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有利于对进行攀登。其中,所述固定块95外侧左右两端与外框92内部左右两侧贴合,有利于对固定块95的转动进行限制,避免外框92跟随丝杆94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外框92的长度与丝杆94的长度一致,有利于使外框92跟随丝杆94的移动进行对固定块95进行转动进行限制。其中,所述握把964外侧设置有一橡胶套,且橡胶套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有利于对握把964进行防滑,方便握把964进行转动。其中,所述第一齿轮932和第二齿轮933均采用锥齿轮,有利于通过第一齿轮932和第二齿轮933均采用锥齿轮啮合进行旋转角度的转换。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包括第一撑脚(1)、第二撑脚(2)、踏板(3)、橡胶套(4)、限位绳(5)、第一转动轴(6)、连接件(7)和支撑板(8),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内部均与踏板(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底端均套接有橡胶套(4),所述限位绳(5)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进行捆绑,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6)与连接件(7)进行转动连接,且连接件(7)顶端与支撑板(8)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8)顶端与调节装置(9)进行螺栓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9),所述调节装置(9)由顶板(91)、外框(92)、齿轮换向器(93)、丝杆(94)、固定块(95)和转动把手(96)组成,所述顶板(91)底端与外框(9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92)内部顶端与齿轮换向器(9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底端与丝杆(9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4)底端与固定块(95)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后端与转动把手(9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95)底端与支撑板(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由外壳(931)、第一齿轮(932)、第二齿轮(933)和联轴器(934)组成,所述转动把手(96)前端贯穿外壳(931)且与第一齿轮(93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932)底端与第二齿轮(93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33)底端圆心处设置有一枢杆,且该枢杆通过联轴器(934)与丝杆(94)顶端圆心进行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维修用梯子,包括第一撑脚(1)、第二撑脚(2)、踏板(3)、橡胶套(4)、限位绳(5)、第一转动轴(6)、连接件(7)和支撑板(8),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内部均与踏板(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底端均套接有橡胶套(4),所述限位绳(5)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进行捆绑,所述第一撑脚(1)和第二撑脚(2)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6)与连接件(7)进行转动连接,且连接件(7)顶端与支撑板(8)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8)顶端与调节装置(9)进行螺栓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9),所述调节装置(9)由顶板(91)、外框(92)、齿轮换向器(93)、丝杆(94)、固定块(95)和转动把手(96)组成,所述顶板(91)底端与外框(9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框(92)内部顶端与齿轮换向器(9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底端与丝杆(9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4)底端与固定块(95)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后端与转动把手(9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95)底端与支撑板(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齿轮换向器(93)由外壳(931)、第一齿轮(932)、第二齿轮(933)和联轴器(934)组成,所述转动把手(96)前端贯穿外壳(931)且与第一齿轮(932)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932)底端与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魏悦
申请(专利权)人:吴迪魏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