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防火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现代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的耐火性较差,极易导热,在自身温度超过540摄氏度时,其机械强度几乎完全丧失。国内外多个钢结构建筑物火灾案例都已证明,发生火灾后的20分钟以内,钢结构建筑基本会被烧垮倒塌。因此,钢结构建筑的防火问题备受世人的关注。对于应用在室内的钢结构而言,为了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一般会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防火施工,防火施工主要是通过涂覆防火涂层从而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然而,在对应用在室内的钢结构进行防火涂层施工的过程中,当对钢结构的表面处理不彻底的情况下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喷装,容易影响涂层与钢结构表面的结合力和耐火极限,从而容易导致钢结构的防火层剥落,影响钢结构的防火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在喷装前能够对钢结构表面上的杂质清楚干净,有利于提高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钢结构表面清理:将需喷装部位的氧化皮、焊接飞溅物、油污以及尘土清理干净,对于角落部位,采用铲刀、砂纸等工具反复摩擦,最后再使用毛刷拭去该角落部位的杂质;/nS2、喷砂除锈:将钢结构放置在马镫上,砂罐内装满石英砂,石英砂的粒径范围在0.1-1.0mm之间,空气压缩机的压力保持在0.5-0.6Mpa,保持喷射角度在40-70°,喷嘴距离钢结构表面200-230mm之间,将石英砂均匀喷射到钢结构的表面,直至钢结构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再使用毛刷将锈尘和残余磨料清除干净;/nS3、钢结构表面预处理:采用砂轮对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结构表面清理:将需喷装部位的氧化皮、焊接飞溅物、油污以及尘土清理干净,对于角落部位,采用铲刀、砂纸等工具反复摩擦,最后再使用毛刷拭去该角落部位的杂质;
S2、喷砂除锈:将钢结构放置在马镫上,砂罐内装满石英砂,石英砂的粒径范围在0.1-1.0mm之间,空气压缩机的压力保持在0.5-0.6Mpa,保持喷射角度在40-70°,喷嘴距离钢结构表面200-230mm之间,将石英砂均匀喷射到钢结构的表面,直至钢结构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再使用毛刷将锈尘和残余磨料清除干净;
S3、钢结构表面预处理:采用砂轮对钢结构的表面打磨,使得钢结构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且表面粗糙度的范围在45-60μm之间,再使用棉纱将钢结构表面上的石英砂清除干净,并用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净表面灰尘,其中,压缩空气的压力范围在0.5-0.7MPa;
S4、防火底漆制备;
S5、钢结构防火底漆喷装:喷涂防火底漆时,保持喷枪的喷嘴与钢结构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20-230mm,然后移动喷枪实现对钢结构表面进行第一次喷装,第一次喷装后在30-35℃的环境下静置6-8h,再进行第二遍的喷装,第二遍喷装的喷涂方向要与第一遍喷涂方向垂直,完成第二遍的防火底漆喷装后在30-35℃的环境下静置6-8h;在角隅部分喷嘴与待喷涂表面之间的间距范围在150-180mm,以在钢结构表面形成底膜;
S6、钢结构防火面漆喷装:喷装前先使用毛刷对底膜进行清理灰尘,再对底膜进行第一次喷涂防火面漆,在喷装过程中保持喷嘴与底膜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00-120mm之间;待第一遍的防火面漆固化后,再进行第二次喷涂防火面漆,第二次喷涂防火面漆后,在35-38℃的环境下静置直至防火面漆自然固化,防火面漆附着在底膜上,以形成表面层,表面层与底膜组合形成防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5中,第一遍涂装的漆痕与第二遍涂装的漆痕之间搭接形成有搭接面,搭接面的面积占1/3-1/2,且第一遍涂装的漆痕与第二遍涂装的漆痕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5中,喷枪的喷嘴距离钢结构表面的间距为2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3中,表面粗糙度为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底膜的厚度范围在2.2-2.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钢结构的防火涂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4中,防火底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环氧树脂40-50份
海泡石粉8-10份
聚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国,杨小罗,彭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烨建筑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