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549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编织层和抗菌涂覆层,所述的编织层设于芯纱外侧,抗菌涂覆层设于编织层外侧,所述芯纱包括所述缝合线一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碳纤维、纯天然胶原蛋白;所述编织层包括缝合线二,所述缝合线二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碳纤维、纯天然胶原蛋白、甘露醇、香草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适于工业生产,极具应用前景;抗张强度大,不容易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用于缝合后可被吸收,无需拆线。

A kind of absorbable medical suture with good degradation resistance and compatibilit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缝合线制备

技术介绍
医用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和组织缝合的特殊医用线,分为可吸收缝合线和不可吸收缝合线两种。缝合线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天然材质阶段,使用肌腱、亚麻、头发皮革、棉线、皮革等作为缝合线。第二阶段、人工合成材质阶段,作为高物理性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尼龙和丝线等替代材料被开发并广泛使用,其中,丝线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外科缝合线,但是这些材料在人体内不可分解性和不可生理性相容,因此在手术之后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应通过追加手术去除,存在使用的不方便性,因此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编织层和抗菌涂覆层,所述的编织层设于芯纱外侧,抗菌涂覆层设于编织层外侧,所述芯纱包括所述缝合线一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所述编织层包括缝合线二,所述缝合线二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甘露醇2-4份、香草醛3-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纱的制作:S11,按需要称取原料,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得第一混合物;S12,将透明质酸加入第一混合物中,150-200rpm的速度搅拌5-8min后,再消泡得涂布溶液;S13,用所述涂布溶液涂布缝合线一之后进行干燥,得芯纱;S2:编织层的制作:S21,按需要称取原料,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得第一混合物;S22,将透明质酸加入第一混合物中,150-200rpm的速度搅拌5-8min后,再消泡得涂布溶液;S23,用所述涂布溶液涂布缝合线二之后进行干燥,得编织层的单股绳;S3:将步骤一所得芯纱和将步骤二所得编织层的单股绳编织在一起:S31,取多根编织层的单股绳和芯纱,并将芯纱首末两端连接以构成环形引导件;其中,编织层的单股绳设置为螺旋结构;S32,将芯纱首末两端连接,以构成环形引导件,将编织层的单股绳缠绕在环形引导件上,以将环形引导件设置于编织层的单股绳的螺旋结构中央位置;S33,多根编织层的单股绳均设置为缠绕在环形引导件外侧,并紧贴设置,得到编织层;S4:抗菌涂覆层的制作:取步骤二制得的涂布溶液,用所述涂布溶液涂布步骤三所得芯纱与编织层的组合体之后进行干燥,得具有抗菌涂覆层的医用手术缝合线。优选地,所述编织层为六根单股绳构成的缠绕结构,分别是第一股绳、第二股绳、第三股绳、第四股绳、第五股绳、第六股绳。优选地,所述第一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第二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并压紧第一股绳;第三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并压紧第二股绳;第四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并压紧第三股绳;第五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并压紧第四股绳;第六股绳螺旋缠绕在芯纱上,并压紧第五股绳。优选地,所述缝合线为吸收性缝合线。优选地,所述步骤S11和S12在配料设备中进行,所述配料设备为配料罐,包括包括配料罐体,所述配料罐体的上部设有多个用于进料的入料口,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物料投入到配料罐体内进行混合配料,配料罐体的顶部固定有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输出轴与混合轴固定连接,混合轴伸入到配料罐体内部,所述混合轴的底部固定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桨,所述配料罐体的底部为半球形结构,且配料罐体的底部最低点位置处固定有用于出料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为液体泵,出料装置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管,配料罐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柱脚;所述混合电机为变频电机,混合电机连接至380V工业电。优选地,所述涂布溶液是由下述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加入到搅拌釜中并经配料罐搅拌均匀后得到:壳聚糖10-30:透明质酸0.6-0.9;乙酸溶液的浓度为0.6-5.0mmol/L。优选地,所述涂布溶液是由下述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加入到搅拌釜中并经配料罐搅拌均匀后得到:壳聚糖26:透明质酸0.8;乙酸溶液的浓度为3.6mmol/L。优选地,所述干燥在干燥箱中进行,所述干燥箱包括外箱,外箱内置有内箱,内箱顶板为可拆卸结构,顶板上设置有排气口,外箱与内箱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为环形内腔,腔体内安装有加热丝,环形内腔的顶部具有环形的上封板,上封板上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外界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环形内腔相连通,内箱的内部放置有置物板,内箱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通过进风口将内箱的内腔与环形内腔相连通。一种可降解吸收医用缝合线,由上述的方法制成,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编织层和抗菌涂覆层,所述的编织层设于芯纱外侧,抗菌涂覆层设于编织层外侧。优选地,所述缝合线线材的长度为35厘米,截面为圆形,直径为宽度为5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以及能耗低,适于工业生产,极具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能够有效提高了纤维以及最终制得的医用缝合线的力学性能及载药性能,抗张强度大,不容易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可保持缝合线的外观与机械性物理性质的同时可增进生物相容性与人体内各种生理活性效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用于缝合后可被吸收,无需拆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过程图;图3为配料罐的结构图;图4为烘干箱的结构图。图中:1、芯纱2、编织层3、抗菌涂覆层4、配料罐体5、入料口6、混合电机7、混合轴8、搅拌桨9、出料装置10、出料管11、支撑柱脚12、外箱13、内箱14、加热丝15、上封板16、风机17、进风口18、排气口19、置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1、编织层2和抗菌涂覆层3,所述的编织层2设于芯纱1外侧,抗菌涂覆层3设于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1)、编织层(2)和抗菌涂覆层(3),所述的编织层(2)设于芯纱(1)外侧,抗菌涂覆层(3)设于编织层(2)外侧,所述芯纱(1)包括缝合线一,所述缝合线一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所述编织层(2)包括缝合线二,所述缝合线二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甘露醇2-4份、香草醛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线材为多股编织线,包括芯纱(1)、编织层(2)和抗菌涂覆层(3),所述的编织层(2)设于芯纱(1)外侧,抗菌涂覆层(3)设于编织层(2)外侧,所述芯纱(1)包括缝合线一,所述缝合线一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所述编织层(2)包括缝合线二,所述缝合线二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乙交酯50-70份、碳纤维15-35份、纯天然胶原蛋白5-15份、甘露醇2-4份、香草醛3-5份。


2.一种耐降解相容性好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芯纱(1)的制作:
S11,按需要称取原料,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得第一混合物;
S12,将透明质酸加入第一混合物中,150-200rpm的速度搅拌5-8min后,再消泡得涂布溶液;
S13,用所述涂布溶液涂布缝合线一之后进行干燥,得芯纱(1);
S2:编织层(2)的制作:
S21,按需要称取原料,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搅拌得第一混合物;
S22,将透明质酸加入第一混合物中,150-200rpm的速度搅拌5-8min后,再消泡得涂布溶液;
S23,用所述涂布溶液涂布缝合线二之后进行干燥,得编织层(2)的单股绳;
S3:将步骤一所得芯纱(1)和将步骤二所得编织层(2)的单股绳编织在一起:
S31,取多根编织层(2)的单股绳和芯纱(1),并将芯纱(1)首末两端连接以构成环形引导件;其中,编织层(2)的单股绳设置为螺旋结构;
S32,将芯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成朱坤福薛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