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5490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7
一种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以含有硅酸锌且掺杂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具有长期除臭的功效,尤其是对胺类、醋酸等气体具有较佳的除臭性效果。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以分子式为M

A deodorizing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分中利用跨族元素共掺杂以提高胺类、醋酸等气体除臭性能的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且具有简化制造过程步骤以及降低制作成本的优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天然植物为除臭剂。例如,中国公开号CN1121834A揭示一种除臭剂,使用天然植物为原料,取酒精(体积浓度90-95%):桔皮:青竹叶按重量比为2.5~7.5:0.5~1.5:0.1~0.3的比例混合,经浸泡在密封瓶内制得液体除臭剂。使用时,只需将瓶内的除臭剂喷晒在公共场所中的需要除臭的地方,臭气马上清除。除了除臭效果好外,还兼具杀菌、消毒作用,不但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且对人体无毒、无害及无副作用。不过,基于使用天然植物为原料,其缺点为不耐久放,不仅制造过程步骤复杂且制造成本昂贵。例如,中国公开号第CN102475898A揭示一种纯天然植物制成的空气洁净剂,主要成分由银花、菊花、侧柏壳、薄荷叶、安息香、冰片、麝香、苏合香、苍术、艾叶、大青叶、玫瑰花、檀香木、佩兰、石菖蒲等按一定的配比组成。在环境中喷洒这种空气洁净剂,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除了使用天然植物为除臭剂外,也广泛使用由金属氧化物与天然植物搭配混合制成的除臭剂。例如,中国公开号第CN102888155A揭示一种净味环保调湿抗菌涂料的配方,按重量比,由乳液12%~40%、钛白粉5%~20%、硅藻土12%~20%、凹凸棒土2%~6%、竹炭粉4%~8%、纳米TiO2/负离子粉添加剂3%~10%、轻质碳酸钙5%~10%、高岭土5%~10%、丙二醇1%~5%、助剂2%~5%及去离子水10%~30%调制而成。应用于居室、教室、办公室、医院等内墙的涂装,具有清鲜空气、净味除臭及杀菌防霉等功效。例如,中国公开号CN101378788A揭示一种醛类气体除臭剂,使用无机粉体与氨基胍盐调制而成,可以抑制醛类气体的散发。不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混合装置调制及混合无机粉体与氨基胍盐,制造成本昂贵。中国公开号CN1370806A揭示一种纳米抗菌塑料,在塑料树脂基体中加入纳米级无机氧化物选自钛、锌、钙、镁或银中的至少两种氧化物组成,其总量为塑料树脂基体重量的0.5~5%。所制得的纳米抗菌塑料本身具有抗菌、抑菌、防腐、防霉的功能,能够延长食品的贮存期限,并能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硬度和使用寿命。不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混合装置混合纳米级无机氧化物,制造成本昂贵。另外,中国公开号CN106714850A揭示一种包含结晶质氧化锌的除臭剂,包含氧化锌和氧化铝,且氧化锌和氧化铝(ZnO/Al2O3)的摩尔比为40~80,对硫系气体和酸性气体具有高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材料,特别是以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脱臭剂,对胺类、醋酸等气体具有高度除臭效果,且制造过程步骤简单,可降低制造过程中的温度,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含有硅酸锌且掺杂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具有长期除臭的功效,尤其是对胺类、醋酸等气体具有较佳的除臭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分子式为MxNyZn2SiO4表示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其中,M与N为不同金属元素,且M为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N为锆(Zr)、锡(Sn)、锑(Sb)或铋(Bi)中的一种金属元素,Si为硅,O为氧,x、y均为正数,且0<x≦1.0,0≦y≦1.0,0≦y/x≦1.0。尤其是,当N与Zn共存且N︰Al的摩尔比率小于或等于1.0,可以发挥除臭相乘效果。当第三跨族元素对锆(Zr)的掺杂比率介于0.01~1.0时,在适当高温炉热处理条件下,其掺杂比率愈高,抗菌的效果愈高。因此,业者可依抗菌、除臭程度的需求,甚至根据成本考虑,调整适当的铝、锆、锡、锑、铋的添加量,从而生产一种可调式的除臭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锌的前驱物溶于乙醇中配制成A溶液;(b)取硅酸乙酯(TEOS)溶于乙醇中或溶于含有铝金属及锆金属元素的二氧化硅中以配制成B溶液;(c)根据除臭材料的成分,若需要配制C溶液,以NaCl为矿化剂以及将含有铝(Al)、锆(Zr)、锡(Sn)、锑(Sb)或铋(Bi)中的一种以上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分别以适当比例与水相混合得到C溶液;(d)在室温下,使A溶液及B溶液均匀搅拌10分钟后,根据除臭材料的成分,选择加入C溶液或不需加入C溶液,再置于110℃油浴锅中回流加热12小时得到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前驱物;(e)经过干燥处理后,将所述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前驱物置入高温炉中煅烧,以每分钟2~10℃的升温速率,在高温炉升温至650~1000℃下进行煅烧热处理,制得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粉末;(f)对制得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粉末研磨至粒径小于3微米,再与黏结剂混合形成浆料,借由喷雾造粒制成粒径小于80纳米的微米级复合硅酸锌微粒子粉末,作为除臭材料的主成分。此制造过程,不但可促进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化学组成的安定性,让变异性缩小,并且不会生成成分中的元素比例不当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以确保制得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粉末对于氨系气体或硫系气体具有优异脱臭特性。优选地,步骤(a)中的锌的前驱物,选自氯化锌、硝酸锌或醋酸锌。优选地,步骤(e)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前驱物是在高温炉升温至800~1000℃下进行煅烧热处理。优选地,步骤(e)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前驱物置入高温炉煅烧的过程中,在高温炉升温至300~450℃下进行第一段预烧热处理,再升温至650~1000℃下进行第二段煅烧热处理。优选地,在步骤(e)进行煅烧热处理过程中,是在通入氢气及氩气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本专利技术制备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的制法,是在热处理制造过程步骤中通入一定比例混合的氢气及氩气,以避免部份复合硅酸锆化物还原成氧化锆,减弱对氨气与醋酸吸收特性,而且同时通氢气及氩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亦即耐候性佳。优选地,在步骤(e)进行煅烧热处理的时间为1至2小时。本专利技术的除臭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下列的有益效果:1.除臭材料的制造过程简单,成本低廉。2.除臭材料借由Zn与Al元素共存且引发对氨气与醋酸具备优异除臭效果。3.除臭材料借由Zn与Zr元素共存且引发具备优异抗菌特性。4.除臭材料具有优良质量稳定性及具有长期除臭的功效。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掺杂铝的复合硅酸锌的制作步骤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含有硅酸锌且掺杂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7 TW 1071341611.一种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含有硅酸锌且掺杂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


2.一种除臭材料,具吸收氨气与醋酸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以分子式为MxNyZn2SiO4表示的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为主成分,其中,M与N为不同金属元素,且M为铝(Al)或锆(Zr)金属元素,N为锆(Zr)、锡(Sn)、锑(Sb)或铋(Bi)中的一种金属元素,Si为硅,O为氧,x、y均为正数,且0<x≦1.0,0≦y≦1.0,0≦y/x≦1.0。


3.一种除臭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锌的前驱物溶于乙醇中配制成A溶液;
(b)取硅酸乙酯(TEOS)溶于乙醇中或溶于含有铝金属及锆金属元素的二氧化硅中以配制成B溶液;
(c)根据除臭材料的成分,若需要配制C溶液,以NaCl为矿化剂以及将含有铝(Al)、锆(Zr)、锡(Sn)、锑(Sb)或铋(Bi)中的一种以上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分别以适当比例与水相混合得到C溶液;
(d)在室温下,使所述A溶液及所述B溶液均匀搅拌10分钟后,根据除臭材料的成分,选择加入所述C溶液或不需加入所述C溶液,再置于110℃油浴锅中回流加热12小时得到复合金属硅酸锌化合物前驱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徐森煌郑维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