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
本技术属于雨水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
技术介绍
河岸带通过过滤和截留沉积物、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等来协调河流横向(河岸边高地到河流水体)和纵向(河流上游到下游)的物质和能量流,因而在与之相关的土壤侵蚀程度降低、渠道稳定化、生物栖息地保护以及水质改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景观湖泊河流岸带技术由于其具有很好的雨水净化功能与观赏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岸带技术虽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立体多层次植物岸带研究则较少。而且在很多城市垂直岸带与硬质水泥岸上,多采用填土的方式建立植物岸带,而这种方法工程量大、对于较窄河流不适用、岸带宽度有限、净化能力弱、对湖泊河流的生态影响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解决了垂直或硬质边坡无法建立植物岸带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包括至少两级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之间为垂直方向排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级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之间为垂直方向排列,相邻两级过滤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40cm;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覆土层(1)、折流板(3)和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在生态岸带(6)上,支撑板(4)的顶端与折流板(3)的顶端连接,并形成水平面(7);支撑板(4)上设有覆土层(1),支撑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折流板(3)的底部固定在生态岸带(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级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之间为垂直方向排列,相邻两级过滤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0-40cm;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覆土层(1)、折流板(3)和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在生态岸带(6)上,支撑板(4)的顶端与折流板(3)的顶端连接,并形成水平面(7);支撑板(4)上设有覆土层(1),支撑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折流板(3)的底部固定在生态岸带(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挡土板(2),所述挡土板(2)为透水挡土材质,高度比覆土层(1)高1-2cm,宽度与支撑板(4)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雨水净化植物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1)上填充有裹入丝状纤维的粘性土壤;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坦,吴梅玲,柴夏,董万成,陈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