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39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包括顶板、侧墙和底板,顶板、侧墙和底板构成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将矩形框架结构分为上层和下层;侧墙上设置有牛腿,牛腿分为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侧墙上设置有液压操作预留孔,侧墙外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且中隔板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在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之间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隔板可根据季节上下升降,调整上层和下层的净空高度,适用性广,施工简单,同时易加工,节约造价,便于推广使用。

A culvert structure of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区高速公路被规划、建设。高速公路给山区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封闭的特点,高速公路两侧居民往来、种地极其不方便,多次发生山区老百姓翻越高速公路防护栏横穿高速公路,给沿途老百姓和高速的安全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由于山区高速公路沟渠较多,必需修建较多的排水通道,雨季时通道经常被水淹,高速公路排水往往不畅,若为某一小沟渠抬高高速公路高程则高速公路造价增加太多,经济性较差。如何有效的解决老百姓常年通行问题,不增加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同时又保障高速公路排水畅通,这一直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者不断探索的领域。实践证明建设双层涵洞成为优先选择。传统的高速公路两侧的通道一般是单独设置天桥或通道涵,跨越沟渠采用桥梁或者排水涵洞,这不能有效的统一,并且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高速公路两侧的通道一般是单独设置天桥或通道涵,跨越沟渠采用桥梁或者排水涵洞,这不能有效的统一,并且造价较高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包括顶板、侧墙和底板,顶板、侧墙和底板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将矩形框架结构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侧墙上设置有牛腿,牛腿分为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侧墙上设置有液压操作预留孔,侧墙外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且中隔板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在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之间升降。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既可排水,又便于行人和车辆通过的涵洞结构,可通过液压系统使中隔板上升或下降,上层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过,下层作为过水通道,上下层之间的中隔板可根据季节上下升降,调整上层和下层的净空高度,中隔板可以根据季节进行升降,雨季可升高中隔板,增大下层过水断面;遇超高车辆时可降低中隔板,增高上层净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涵洞结构,适用性广,施工简单,同时易加工,节约造价,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液压系统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液压系统,为便于理解,可参考千斤顶的结构和原理,其活动端插入液压操作预留孔中,再将中隔板抬升起来,当天气好转,暴雨季节结束之后,再将中隔板下降即可。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的高度为4~5m,宽度为7~8m,下层的高度大于等于1.5m,宽度等于上层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的高度为4.5m,宽度为7.5m,下层的高度为1.5m,宽度等于上层的宽度。本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是上述数值,但不仅限于上述数值,上层或下层的净高根据实际水量和养护情况确定,下层的高度大于等于1.5m方便养护。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每15m设置一个节段,节段之间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在各个节段之间起到过渡作用,防止路面沉降。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的上下游顺接沟渠,下层设置成台阶状,达到消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中隔板为钢结构,顶板上方采用轻质材料回填,轻质材料回填位于高速公路路面下方。进一步地,所述下层过水断面两端的长度大于上层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牛腿上设置有牛腿加强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可通过液压系统使中隔板上升或下降,上层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过,下层作为过水通道,上下层之间的中隔板可根据季节上下升降,调整上层和下层的净空高度,中隔板可以根据季节进行升降,雨季可升高中隔板,增大下层过水断面;遇超高车辆时可降低中隔板,增高上层净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涵洞结构,适用性广,施工简单,同时易加工,节约造价,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涵洞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涵洞纵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顶板,2-侧墙,3-中隔板,4-底板,5-牛腿加强肋,6-液压操作预留孔,7-牛腿,8-轻质材料回填,9-高速公路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包括顶板1、侧墙2和底板4,顶板1、侧墙2和底板4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有中隔板3,中隔板3将矩形框架结构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牛腿7,牛腿7分为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侧墙2上设置有液压操作预留孔6,侧墙2外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且中隔板3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在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之间升降。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既可排水,又便于行人和车辆通过的涵洞结构,可通过液压系统使中隔板3上升或下降,上层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过,下层作为过水通道,上下层之间的中隔板可根据季节上下升降,调整上层和下层的净空高度,中隔板3可以根据季节进行升降,雨季可升高中隔板3,增大下层过水断面;遇超高车辆时可降低中隔板3,增高上层净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涵洞结构,适用性广,施工简单,同时易加工,节约造价,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液压系统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液压系统,为便于理解,可参考千斤顶的结构和原理,其活动端插入液压操作预留孔6中,再将中隔板3抬升起来,当天气好转,暴雨季节结束之后,再将中隔板3下降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所述上层的高度为4.5m,宽度为7.5m,下层的高度为1.5m,宽度等于上层的宽度。本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是上述数值,但不仅限于上述数值,上层或下层的净高根据实际水量和养护情况确定,下层的高度大于等于1.5m方便养护。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矩形框架每15m设置一个节段,节段之间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在各个节段之间起到过渡作用,防止路面沉降,所述下层的上下游顺接沟渠,下层设置成台阶状,达到消能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中隔板3为钢结构,顶板1上方采用轻质材料回填8,轻质材料回填8位于高速公路路面9下方,所述下层过水断面两端的长度大于上层的长度,所述牛腿7上设置有牛腿加强肋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包括顶板(1)、侧墙(2)和底板(4),顶板(1)、侧墙(2)和底板(4)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有中隔板(3),中隔板(3)将矩形框架结构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牛腿(7),牛腿(7)分为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侧墙(2)上设置有液压操作预留孔(6),侧墙(2)外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且中隔板(3)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在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之间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包括顶板(1)、侧墙(2)和底板(4),顶板(1)、侧墙(2)和底板(4)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有中隔板(3),中隔板(3)将矩形框架结构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牛腿(7),牛腿(7)分为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侧墙(2)上设置有液压操作预留孔(6),侧墙(2)外部设置有液压系统,且中隔板(3)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在上层牛腿和下层牛腿之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高度为4~5m,宽度为7~8m,下层的高度大于等于1.5m,宽度等于上层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高度为4.5m,宽度为7.5m,下层的高度为1.5m,宽度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邵林袁松廖沛源王希宝张廷彪郑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