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280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包括壳体、传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杆、内螺旋叶片、外螺旋叶片和底部螺旋叶片;所述内螺旋叶片围设于传动杆下部的外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设于壳体的底部,与壳体底面相邻接,所述外螺旋叶片设于壳体侧壁的内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和外螺旋叶片均通过若干连杆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内螺旋叶片和底部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底部螺旋叶片和外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该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可保证壳体内的菌液均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能量,加快光合细菌的成熟速度;搅拌装置清洗及拆卸方便,减少时间成本。

A culture vesse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ncentrate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
技术介绍
光合细菌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因其适应性强,可以在有机废水中生存,并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的分解转化能力,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工业生产中,通常的制备方法为,向透明容器中注入适量培养基,向培养基中加入光合细菌菌种,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因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容器内的菌液逐渐浑浊,所以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时对菌液进行搅拌,保证容器内的菌液均能被光源照射到,同时使菌液中的光合细菌能够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包括壳体、传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杆、内螺旋叶片、外螺旋叶片和底部螺旋叶片;>所述内螺旋叶片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包括壳体(2)、传动装置(1)和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传动杆(31)、内螺旋叶片(32)、外螺旋叶片(33)和底部螺旋叶片(34);/n所述内螺旋叶片(32)围设于传动杆(31)下部的外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设于壳体(2)的底部,与壳体(2)底面相邻接,所述外螺旋叶片(33)设于壳体(2)侧壁的内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和外螺旋叶片(33)均通过若干连杆(35)与传动杆(31)固定连接;/n所述内螺旋叶片(32)和底部螺旋叶片(34)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和外螺旋叶片(33)的螺旋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包括壳体(2)、传动装置(1)和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传动杆(31)、内螺旋叶片(32)、外螺旋叶片(33)和底部螺旋叶片(34);
所述内螺旋叶片(32)围设于传动杆(31)下部的外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设于壳体(2)的底部,与壳体(2)底面相邻接,所述外螺旋叶片(33)设于壳体(2)侧壁的内周,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和外螺旋叶片(33)均通过若干连杆(35)与传动杆(31)固定连接;
所述内螺旋叶片(32)和底部螺旋叶片(34)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和外螺旋叶片(33)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的外周与外螺旋叶片(33)的底部相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浓缩光合细菌用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螺旋叶片(34)为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荣利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