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21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所述连接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杆和滑杆的配合,对悬挂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装置、转轴和伸缩气缸的配合,使电力设备吊运更加省力,通过伸缩气缸调节机箱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A transitional suspe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渡悬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维修,具体是一种过渡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通过电线杆和电线的配合来传输电力,在刮风下雨时难免电线会被刮短,为了不浪费电能,工作人员就需要快速的对电线进行维修,通常需要用升降车,在电力线路维修及改造时,需要更换和增加一些成套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体积比较大,不适合放置在升降车上,同时电力设备以及变电站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不适合在现场使用吊装车辆,因此多由人工起吊这些设备,导致工作效率低,使得电力线路维修时间长,影响电力线路的供电,而且采用人工起吊,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渡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所述连接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座与机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机箱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左侧的顶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筒和限位块,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且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钢丝。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约束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高强度金属材质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支撑杆和滑杆的配合,对悬挂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装置、转轴和伸缩气缸的配合,使电力设备吊运更加省力,通过伸缩气缸调节机箱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限位块的设计,防止机箱超出行程,保证装置的安全性,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减小扭矩力,防止应电力设备过重导致齿轮损坏,通过连接块和约束环的配合,对钢丝进行约束,防止钢丝缠绕,通过加强筋的设计,对滑杆进行支撑,提高负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约束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齿轮结构右视图。图中;1、支撑杆;2、连接节;3、滑杆;4、滑动装置;41、滑筒;42、限位块;5、机箱;6、驱动电机;7、传动装置;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8、转轴;9、挡板;10、钢丝;11、连接块;12、约束环;13、伸缩气缸;1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2,连接节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由高强度金属材质构成,通过限位块42的设计,防止机箱5超出行程,保证装置的安全性,通过主动齿轮71和从动齿轮72的配合,减小扭矩力,防止应电力设备过重导致齿轮损坏,通过连接块11和约束环12的配合,对钢丝10进行约束,防止钢丝10缠绕,通过加强筋14的设计,对滑杆3进行支撑,提高负载,连接节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4,滑动装置4包括滑筒41和限位块42,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41,滑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滑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有机箱5,机箱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7,传动装置7包括主动齿轮71和从动齿轮72,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1,主动齿轮71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72,传动装置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9,且两个挡板9之间设置有钢丝10,转轴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座与机箱5的内腔活动连接,机箱5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约束环12,机箱5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3,伸缩气缸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撑杆1和滑杆3的配合,对悬挂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通过驱动电机6、传动装置7、转轴8和伸缩气缸13的配合,使电力设备吊运更加省力,通过伸缩气缸13调节机箱5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支撑杆1固定在升降车上,通过外设控制器使伸缩气缸13工作,伸缩气缸13调节机箱5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通过外设控制器使驱动电机6工作,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71旋转,主动齿轮71通过从动齿轮72带动转轴8旋转,转轴8旋转带动钢丝10的升降,通过连接块11和约束环12的配合,对钢丝10进行约束,防止钢丝10缠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2),所述连接节(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4),所述滑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有机箱(5),所述机箱(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7),所述传动装置(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座与机箱(5)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机箱(5)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3),所述伸缩气缸(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左侧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2),所述连接节(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4),所述滑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有机箱(5),所述机箱(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7),所述传动装置(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座与机箱(5)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机箱(5)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3),所述伸缩气缸(1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左侧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4)包括滑筒(41)和限位块(42),所述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41),所述滑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婉兰何宇白亚为屈斌薛晶王刚郝娟妮吴晓娟付琳红李悦馨何班卢广超周勤杨洁刘佳韵王情郭步霄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