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212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包括底座、立柱、起吊梁和液压千斤顶;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起吊梁铰接在所述立柱顶面;所述液压千斤顶支撑在立柱和起吊梁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实现起吊梁的升降,当液压千斤顶收回到最低位时,此时起吊梁能够完全落下,以此实现对起吊梁的折叠;所述底座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其中,所述竖杆由前杆、后杆铰接构成,且前杆可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通过对起吊梁和竖杆的折叠实现对起重小车的收起功能。该移动起重小车设计精巧,占用空间小,在井下变电所检修吊运开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A simple mobile lift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
本技术涉及煤矿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
技术介绍
我矿井下在用的12所变电所共安装有防爆高压开关共计200余台,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机电一队的维修人员就要定期对这些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在更换高压开关动静触头、检查检修通讯连接端子、核相、更换开关本体等工作时,需要搬移高爆开关本体,而每个高爆开关的单体重量在220公斤左右,由于现场缺少合适的起重吊运装置,搬移高爆开关本体往往需要三个人配合完成。由于高爆前门打开后,左侧门盖距离本体不足300mm,空间比较狭小,人员搬抬比较困难,另外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本体下方滑道与本体只有20mm间隙,搬抬时需要将手伸进去,一旦放置不准错位将会切伤手,搬抬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工作室与机一队技术人员特研制一款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井下变电所高压防爆开关本体单体重量大,检修空间狭小,人工搬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研制出一款灵便的可移动吊运起重小车,利用该工具能够轻松安全地将开关本体安全转移至指定地点。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包括底座、立柱、起吊梁和液压千斤顶;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起吊梁铰接在所述立柱顶面;所述液压千斤顶支撑在立柱和起吊梁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实现起吊梁的升降,当液压千斤顶收回到最低位时,此时起吊梁能够完全落下,以此实现对起吊梁的折叠;所述底座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其中,所述竖杆由前杆、后杆铰接构成,且前杆可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通过对起吊梁和竖杆的折叠实现对起重小车的收起功能。进一步,所述后杆的尾端与横杆相连,后杆的前部设为凹槽型结构,所述前杆的后部插入在后杆的凹槽中,并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后杆的凹槽前端设有销孔Ⅰ,所述前杆上设有与销孔Ⅰ同心的销孔Ⅱ,通过插销Ⅰ插入在销孔Ⅰ、销孔Ⅱ中实现对前杆和后杆的固定。进一步,在两根后杆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杆;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中间支撑杆上;在立柱与两侧的后杆之间各连接有一根辅助支撑杆。进一步,所述起吊梁包括前吊梁、后吊梁和吊环,所述前吊梁插入在后吊梁中,且前吊梁和后吊梁上均设有多个销孔Ⅲ,当前吊梁在后吊梁中移动后,通过插销Ⅱ实现前吊梁和后吊梁的固定;所述吊环安装在前吊梁上。进一步,在所述后吊梁上设有辅助拉撑结构;所述辅助拉撑结构包括支座、拉板Ⅰ和拉板Ⅱ,所述支座固定在后吊梁顶面,拉板Ⅰ一端与支座顶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吊梁前端相连;拉板Ⅱ一端与支座顶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吊梁尾端相连。进一步,在所述立柱上设有推车手柄。进一步,所述推车手柄为Y型结构,该Y型结构的推车手柄一端与立柱相连,Y型结构的推车手柄另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环Ⅰ,在该圆环Ⅰ内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S型安全拌销;所述前杆的内侧面上设有圆环Ⅱ,当前杆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后,通过安全拌销插入在圆环Ⅱ内实现将推车手柄和前杆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滚轮,用以实现对起重小车的移动。本技术有益效果:该移动起重小车设计精巧,占用空间小,在井下变电所检修吊运开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该移动起重小车在井下高压防爆开关检修中使用以来,不但消除了原人工抬移开关本体存在的安全风险,而且大大降低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变电所都现为无人值守,检修人员和巡检人员也相应减少,特别是中夜班,一旦高爆本体出现问题需要搬移,以往都是需要从新城派人下井,耽误时间较长。现在用我们的简易起重车只需有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即可,从而节约检修时间,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投入产出比:研制该移动起重小车投入总费用约1200元,按照机一队目前所维修井下的防爆高压开关数量计算,每年大约可节约人工46个。检修人员按200元/班计算,每年节约的人工费用大约为=46×200=92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00:9600=1:8。若从该小车投用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开关搬移安全性和节约检修事件而言,其价值意义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立体图(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主视图(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俯视图(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4为技术的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折叠收放时的状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包括底座1、立柱2、起吊梁3和液压千斤顶4;立柱2底面安装在底座1上,起吊梁3铰接在立柱2顶面;液压千斤顶4支撑在立柱2和起吊梁3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4的伸缩实现起吊梁3的升降,当液压千斤顶4收回到最低位时,此时起吊梁3能够完全落下,以此实现对起吊梁3的折叠;底座1包括一根横杆11和两根竖杆12,其中,竖杆由前杆1a、后杆1b铰接构成,且前杆1a可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通过对起吊梁3和竖杆12的折叠实现对起重小车的收起功能。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底座具体连接方式:后杆1b的尾端与横杆11相连,后杆1b的前部设为凹槽型结构,前杆1a的后部插入在后杆1b的凹槽中,并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后杆1b的凹槽前端设有销孔Ⅰ,前杆1a上设有与销孔Ⅰ同心的销孔Ⅱ,通过插销Ⅰ13插入在销孔Ⅰ、销孔Ⅱ中实现对前杆1a和后杆1b的固定。进一步方案:在两根后杆1b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杆14;立柱2底面安装在中间支撑杆14上;在立柱2与两侧的后杆1b之间各连接有一根辅助支撑杆5。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中关于起吊梁具体连接方式:起吊梁3包括前吊梁31、后吊梁32和吊环33,前吊梁31插入在后吊梁32中,且前吊梁31和后吊梁32上均设有多个销孔Ⅲ,当前吊梁31在后吊梁32中移动后,通过插销Ⅱ34实现前吊梁31和后吊梁32的固定;吊环32安装在前吊梁31上。进一步方案:在后吊梁32上设有辅助拉撑结构6;辅助拉撑结构6包括支座61、拉板Ⅰ62和拉板Ⅱ63,支座61固定在后吊梁32顶面,拉板Ⅰ62一端与支座61顶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吊梁32前端相连;拉板Ⅱ63一端与支座61顶面相连,另一端与后吊梁32尾端相连。更进一步方案:在立柱2上设有推车手柄7。推车手柄7为Y型结构,该Y型结构的推车手柄7一端与立柱2相连,Y型结构的推车手柄7另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环Ⅰ,在该圆环Ⅰ内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S型安全拌销8;前杆1a的内侧面上设有圆环Ⅱ,当前杆1a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后,通过安全拌销8插入在圆环Ⅱ内实现将推车手柄7和前杆1a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上设有滚轮9,用以实现对起重小车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起吊梁和液压千斤顶;/n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起吊梁铰接在所述立柱顶面;所述液压千斤顶支撑在立柱和起吊梁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实现起吊梁的升降,当液压千斤顶收回到最低位时,此时起吊梁能够完全落下,以此实现对起吊梁的折叠;/n所述底座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其中,所述竖杆由前杆、后杆铰接构成,且前杆可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n通过对起吊梁和竖杆的折叠实现对起重小车的收起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起吊梁和液压千斤顶;
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起吊梁铰接在所述立柱顶面;所述液压千斤顶支撑在立柱和起吊梁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实现起吊梁的升降,当液压千斤顶收回到最低位时,此时起吊梁能够完全落下,以此实现对起吊梁的折叠;
所述底座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竖杆,其中,所述竖杆由前杆、后杆铰接构成,且前杆可绕铰接点向后方折叠;
通过对起吊梁和竖杆的折叠实现对起重小车的收起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杆的尾端与横杆相连,后杆的前部设为凹槽型结构,所述前杆的后部插入在后杆的凹槽中,并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杆的凹槽前端设有销孔Ⅰ,所述前杆上设有与销孔Ⅰ同心的销孔Ⅱ,通过插销Ⅰ插入在销孔Ⅰ、销孔Ⅱ中实现对前杆和后杆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移动式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后杆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杆;
所述立柱底面安装在中间支撑杆上;在立柱与两侧的后杆之间各连接有一根辅助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黄玉冬毛宝霞游弋
申请(专利权)人: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