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03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包括整理提升模块和装袋模块;所述的整理提升模块包括由若干个提升料仓模组构的提升模组以及上水平输送带、下水平输送带、N对N输送带、上推送、下推送和追位推送组件;所述的装袋模块包括分组输送带、汇集分组模组、堆叠模组、PUSH模组和旋转落料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枕式袋上料自动化,减少生产环节,去除枕式袋生产的过多周转,节约人工和生产时间;提升了枕式袋的指定高度,满足不同后段装袋高度需求,可根据装袋数量进行分组分层及自动补袋,保证装袋数量的准确性;可前端承接枕包机,后端搭载大袋机,无需人工参与便可完成灌装作业,便于自立袋封口,避免了人工接触枕式袋容易对其外表产生划痕、褶皱等伤害,从而保持产出枕式袋的外形美观。

A finishing and lifting bag loader for pillow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袋设备,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将枕式包装机生产的枕式袋批量整理、汇聚并装入自立袋等包装袋内的装袋机,以适应医药、食品等行业用枕式袋类产品灌装大包装袋的生产需求。
技术介绍
目前,药品、食品等行业枕式袋类产品通常通过批量装盒或装袋进行销售,在生产环节,枕式袋装盒的工艺流程可使用技术成熟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盒机完成,而在灌装自立袋等包装袋时,由于包装袋的材质较软,因而在撑开袋口时其外观形态不甚稳定,所以,多由人工对枕式袋进行顺序的数量清点、撑开袋口、灌装、热封机封口等整理工作,也就是说,工艺流程的所有工作基本都由人工完成,从而导致装袋、热封效果参差不齐,既影响产品质量,又生产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市场上已然出现成熟的大袋机提供自立袋等包装袋的撑袋工艺,但与其配套的枕式袋整理设备多为半自动或工装形式,仍需人工预先准备相应数量的枕式袋并手动放入再由设备进行灌装,因此,设备的运行速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样是整体生产速度较低,而在生产过程中,人工接触枕式袋还容易对其外表造成伤害。综上所述,现有的枕式袋灌装自立袋等包装袋工艺存在以下缺点与不足:(1)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多个环节需要人工参与;(2)枕式袋原料的供应、整理、数量清点、汇聚等工艺脱节,存在物料转移过程,浪费时间;(3)人工接触枕式袋容易对其外表产生划痕、褶皱等伤害,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包括由若干部件构成的整理提升模块和装袋模块;所述的整理提升模块包括框架结构的提升模组,所述的提升模组由若干个提升料仓模组构成,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下水平输送带,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外侧安装下推送,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和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料仓;最上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内侧设置有由N对N输送带动力驱动的N对N输送带以及与所述的N对N输送带平行设置且由上水平输送带动力驱动的上水平输送带,最上一层所述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上推送,所述的上水平输送带上设置追位推送组件;所述的装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水平输送带后段的汇集分组模组和由分组输送带动力驱动的分组输送带,所述的分组输送带末端后侧设置有由堆叠模组动力驱动的堆叠模组,所述的分组输送带和堆叠模组之间设置有由PUSH模组动力驱动的PUSH模组,所述堆叠模组的后侧设置有旋转落料模组;所述的汇集分组模组包括汇集盘和连接所述汇集盘的循环刮板;所述的堆叠模组包括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上层料仓,所述的PUSH模组包括自下而上的三层PUSH刮板,三层所述的PUSH刮板分别对应于所述堆叠模组的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上层料仓,所述堆叠模组的三层料仓后侧设置有挡袋气缸。所述的旋转落料模组包括旋转盘以及所述旋转盘上圆周均布的4组落袋料仓,所述旋转盘的一侧相邻所述的堆叠模组,所述旋转盘的下方设置落袋料斗,在所述的堆叠模组与落袋料斗之间以及4组所述落袋料仓的外围设置有侧方护板,所述的旋转盘与落袋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由门控气缸控制的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与右开门的外侧边缘承接安装在所述落袋料仓外缘的侧方护板。在上述设置中:所述提升模组中提升料仓模组的数量根据所述下水平输送带的提升高度确定。所述的提升料仓模组以及上水平输送带、下水平输送带、N对N输送带和分组输送带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独立料仓。所述的落袋料仓包括由高度调节板、底板以及连接在高度调节板和底板之间的4根料仓导向轴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底板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压袋气缸,所述压袋气缸上部的框状空间为料仓,所述料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板的上压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枕包机衔接,使枕式袋上料自动化,从而减少生产环节,去除枕式袋生产的过多周转,节约人工和生产时间;(2)枕式袋指定高度提升,可满足不同后段装袋高度需求,可根据装袋数量进行分组分层及自动补袋,保证装袋数量的准确性;(3)枕式袋分层堆叠装入自立袋等包装袋,保证枕式袋在装袋过程中批量同时落入并避免叠加情况的产生,便于自立袋封口;(4)可前端承接枕包机,后端搭载大袋机,无需人工参与便可完成灌装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接触枕式袋容易对其外表产生划痕、褶皱等伤害,从而保持产出枕式袋的外形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整理提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装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下水平输送带1传递药袋的工作状态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向提升料仓模组转移的工作状态俯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料仓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提升的工作状态左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向N对N输送带转移的工作状态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现N对N追位推送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现汇集分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图15是图13的俯视图;图16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分组输送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堆叠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实现枕式袋堆叠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19是图3中旋转落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旋转落料模组中落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中落袋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01-整理提升模块,02-装袋模块,1-下水平输送带,101-枕包机,102-理袋机,2-下推送,3-提升料仓模组,4-提升模组,5-上推送,6-N对N输送带,7-追位推送组件,8-上水平输送带,9-汇集分组模组,10-分组输送带,11-PUSH模组,12-堆叠模组,13-旋转落料模组,14-第一导向轴,15-第一刮板,16-第一气缸,17-第一过渡料仓,18-N对N输送带动力,19-第二过渡料仓,20-第二刮板,21-第二气缸,22-药袋挡板,23-第三过渡料仓,24-上水平输送带动力,25-第二导向轴,26-第三气缸,27-挂版本提升气缸,28-第三刮板,29-汇集盘,30-循环刮板,31-分组输送带动力,32-堆叠模组动力,33-PUSH模组动力,34-PUSH刮板,35-挡袋气缸,36-上层料仓,37-中层料仓,38-下层料仓,39-侧方护板,40-门控气缸,41-落袋料斗,42-旋转盘,43-落袋料仓,44-左开门,45-右开门,46-压袋气缸,47-导向轴,49-高度调节板,5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包括由若干部件构成的整理提升模块和装袋模块,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整理提升模块包括框架结构的提升模组,所述的提升模组由若干个提升料仓模组构成,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下水平输送带,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外侧安装下推送,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和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料仓;最上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内侧设置有由N对N输送带动力驱动的N对N输送带以及与所述的N对N输送带平行设置且由上水平输送带动力驱动的上水平输送带,最上一层所述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上推送,所述的上水平输送带上设置追位推送组件;/n所述的装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水平输送带后段的汇集分组模组和由分组输送带动力驱动的分组输送带,所述的分组输送带末端后侧设置有由堆叠模组动力驱动的堆叠模组,所述的分组输送带和堆叠模组之间设置有由PUSH模组动力驱动的PUSH模组,所述堆叠模组的后侧设置有旋转落料模组;/n所述的汇集分组模组包括汇集盘和连接所述汇集盘的循环刮板;所述的堆叠模组包括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上层料仓,所述的PUSH模组包括自下而上的三层PUSH刮板,三层所述的PUSH刮板分别对应于所述堆叠模组的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上层料仓,所述堆叠模组的三层料仓后侧设置有挡袋气缸;/n所述的旋转落料模组包括旋转盘以及所述旋转盘上圆周均布的4组落袋料仓,所述旋转盘的一侧相邻所述的堆叠模组,所述旋转盘的下方设置落袋料斗,在所述的堆叠模组与落袋料斗之间以及4组所述落袋料仓的外围设置有侧方护板,所述的旋转盘与落袋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由门控气缸控制的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与右开门的外侧边缘承接安装在所述落袋料仓外缘的侧方护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枕式袋的整理提升装袋机,包括由若干部件构成的整理提升模块和装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整理提升模块包括框架结构的提升模组,所述的提升模组由若干个提升料仓模组构成,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下水平输送带,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外侧安装下推送,所述的下水平输送带和最下一层提升料仓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料仓;最上一层提升料仓模组的内侧设置有由N对N输送带动力驱动的N对N输送带以及与所述的N对N输送带平行设置且由上水平输送带动力驱动的上水平输送带,最上一层所述提升料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上推送,所述的上水平输送带上设置追位推送组件;
所述的装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水平输送带后段的汇集分组模组和由分组输送带动力驱动的分组输送带,所述的分组输送带末端后侧设置有由堆叠模组动力驱动的堆叠模组,所述的分组输送带和堆叠模组之间设置有由PUSH模组动力驱动的PUSH模组,所述堆叠模组的后侧设置有旋转落料模组;
所述的汇集分组模组包括汇集盘和连接所述汇集盘的循环刮板;所述的堆叠模组包括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上层料仓,所述的PUSH模组包括自下而上的三层PUSH刮板,三层所述的PUSH刮板分别对应于所述堆叠模组的下层料仓、中层料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发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