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99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手把组件;车手组件,所述手把组件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脚组件,所述前脚组件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包括第一前滚轮和第二前滚轮;后脚组件,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和前脚组件的上端均与所述后脚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包括第一后滚轮和第二后滚轮;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滚轮和第二前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后滚轮和第二后滚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婴儿车,具有折叠后长度尺寸较小的优点。

Foldable s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作为一种婴幼儿出行必备的工具,已经被广大用户所使用。目前使用者在追求婴儿推车的稳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来越重视婴儿推车的是否具备体积小、轻便和可折叠等特点。具备以上特点的婴儿推车,可以很容易地放置在汽车后备箱中,在出行的公交车或飞机以及火车上,也可以减少婴儿推车占用的体积,从而大大方便出行和携带。目前的婴儿推车一般折叠后放进汽车后备箱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法携带上飞机,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婴儿推车折叠后长度过大。因此,需要一种折叠后长度较小的婴儿车,可以方便携带登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具有折叠后长度尺寸较小的优点。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手把组件;车手组件,所述手把组件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脚组件,所述前脚组件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包括第一前脚支撑杆、第二前脚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下方的第一前滚轮和位于所述第二前脚支撑杆下方的第二前滚轮;后脚组件,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和前脚组件的上端均与所述后脚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包括第一后脚支撑杆、第二后脚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后脚支撑杆下方的第一后滚轮和位于所述第二后脚支撑杆下方的第二后滚轮;所述第一前滚轮和第二前滚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后滚轮和第二后滚轮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滚轮和第二前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后滚轮和第二后滚轮之间。优选地,还包括:T型件,所述T型件上部的一端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T型件上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转动连接,T型件下端与所述后脚组件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后脚组件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手把组件的长度,所述后脚组件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车手组件的长度,所述后脚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组件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和第二前脚支撑杆二者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手把组件的顶部到手把组件与车手组件转动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车手组件的长度尺寸。优选地,所述后脚组件还包括: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后脚支撑杆的下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脚支撑杆的下部固接。优选地,所述前脚组件靠近所述后脚组件的一侧设有内凹空间,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加固杆位于所述内凹空间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前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的正下方偏向后脚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内凹空间。优选地,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把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的中部与所述后脚组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的中部转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盛放婴儿座椅的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第一U型支架,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手把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U型支架靠近所述手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L型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U型支架,所述第二U型支架位于所述第一U型支架远离所述手把组件的一侧,其开口朝向所述手把组件,所述第二U型支架靠近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U型支架靠近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中部转动连接,下端与所述后脚组件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通过多处可折叠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折叠后长度尺寸较小的目的,从而具备方便携带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婴儿车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婴儿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把组件;2、车手组件;3、前脚组件;301、第一前脚支撑杆;302、第二前脚支撑杆;303、第一前滚轮;304、第二前滚轮;305、内凹空间;4、后脚组件;401、第一后脚支撑杆;402、第二后脚支撑杆;403、第一后滚轮;404、第二后滚轮;405、加固杆;5、支撑组件;501、L型杆;502、第一连杆;6、座椅组件;601、第一U型支架;602、第二U型支架;603、第二连杆;7、T型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手把组件1、车手组件2、前脚组件3和后脚组件4。所述手把组件1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3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3包括第一前脚支撑杆301、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位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301下方的第一前滚轮303和位于所述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下方的第二前滚轮304。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和前脚组件3的上端均与所述后脚组件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4包括第一后脚支撑杆401、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位于所述第一后脚支撑杆401下方的第一后滚轮403和位于所述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下方的第二后滚轮404;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位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把组件(1);/n车手组件(2),所述手把组件(1)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上端转动连接;/n前脚组件(3),所述前脚组件(3)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3)包括第一前脚支撑杆(301)、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位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301)下方的第一前滚轮(303)和位于所述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下方的第二前滚轮(304);/n后脚组件(4),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和前脚组件(3)的上端均与所述后脚组件(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4)包括第一后脚支撑杆(401)、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位于所述第一后脚支撑杆(401)下方的第一后滚轮(403)和位于所述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下方的第二后滚轮(404);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位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把组件(1);
车手组件(2),所述手把组件(1)的中部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上端转动连接;
前脚组件(3),所述前脚组件(3)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前脚组件(3)包括第一前脚支撑杆(301)、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位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301)下方的第一前滚轮(303)和位于所述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下方的第二前滚轮(304);
后脚组件(4),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和前脚组件(3)的上端均与所述后脚组件(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脚组件(4)包括第一后脚支撑杆(401)、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位于所述第一后脚支撑杆(401)下方的第一后滚轮(403)和位于所述第二后脚支撑杆(402)下方的第二后滚轮(404);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滚轮(303)和第二前滚轮(304)位于所述第一后滚轮(403)和第二后滚轮(40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T型件(7),所述T型件(7)上部的一端与所述车手组件(2)的下端转动连接,T型件(7)上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组件(3)转动连接,T型件(7)下端与所述后脚组件(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组件(4)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手把组件(1)的长度,所述后脚组件(4)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车手组件(2)的长度,所述后脚组件(4)的长度大于所述前脚组件(3)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脚支撑杆(301)和第二前脚支撑杆(302)二者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二者的下端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组件(1)的顶部到手把组件(1)与车手组件(2)转动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尺寸等于所述车手组件(2)的长度尺寸。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战红钟土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