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乘坐器具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乘坐器具。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外婴儿提篮和婴儿推车的设计比较单一,婴儿推车可以在步行时推动婴儿行进,婴儿提篮可以放置在汽车座椅上,还可以当做摇篮使用,但是同时购买婴儿提篮和婴儿推车,不仅需要较大空间存放婴儿提篮和婴儿推车,还会增加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乘坐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乘坐器具,该器具具备婴儿提篮和婴儿推车的功能,且可以在婴儿提篮和婴儿推车之间切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乘坐器具,包括:用于婴儿乘坐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主体上设有可转动的壳体和若干个卡接部;所述壳体上铰接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后端为卡接端,所述调节按钮的前端设有限位部,且所述调节按钮的前端或后端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伸缩杆;所述调节按钮的前端受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时,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乘坐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婴儿乘坐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主体(1)上设有可转动的壳体(9)和若干个卡接部;/n所述壳体(9)上铰接调节按钮(2),所述调节按钮(2)后端为卡接端(12),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设有限位部(10),且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或后端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9),所述壳体(9)上设有伸缩杆;/n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受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时,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按压力撤销时,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壳体(9)所处位置对应的所述卡接部配合卡接;/n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乘坐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婴儿乘坐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主体(1)上设有可转动的壳体(9)和若干个卡接部;
所述壳体(9)上铰接调节按钮(2),所述调节按钮(2)后端为卡接端(12),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设有限位部(10),且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或后端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9),所述壳体(9)上设有伸缩杆;
所述调节按钮(2)的前端受按压力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时,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卡接部脱离;所述按压力撤销时,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壳体(9)所处位置对应的所述卡接部配合卡接;
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13)和第二卡接部(14),所述第一卡接部(1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部(14)的深度;
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3)配合时,所述限位部(10)与所述伸缩杆脱离,以使所述伸缩杆处于便于推动所述主体(1)的角度;
所述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所述壳体(9)转动至便于提拉所述主体(1)的角度、且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4)配合时,所述限位部(10)与所述伸缩杆卡接以限制所述伸缩杆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乘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固定有档位轮(6),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档位轮(6)的外周上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深度,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时,所述限位部(10)与所述伸缩杆脱离,所述伸缩杆处于便于推动所述主体(1)的角度;所述伸缩杆处于缩回状态、所述壳体(9)转动至便于提拉所述主体(1)的角度、且所述卡接端(12)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配合时,所述限位部(10)与所述伸缩杆卡接以限制所述伸缩杆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乘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螺旋弹簧(1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乘坐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上铰接开关(11),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3)及嵌套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瑞伟,肖刚生,刘云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安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