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避空区,还包括:辊轮组件,所述辊轮组件通过固定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部、锁止部以及触发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安装于底座的下表面,锁止部安装与底座的侧表面,触发部通过驱动部与锁止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降低零部件存储空间面积限制。
A roller type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式样台车
本技术涉及台车改进,特别是一种滚筒式样台车。
技术介绍
常规工厂内物流运转台车均为纯承载式设定,零部件放置与取下须由人工或者叉车进行对应装卸。由于零件体积和品质条件要求,需要整体或者框架器具承载,运搬与更换过程需要叉车对应,区域内空间的制约造成叉车作业条件的不允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避空区,还包括:辊轮组件,所述辊轮组件通过固定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部、锁止部以及触发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安装于底座的下表面,锁止部安装与底座的侧表面,触发部通过驱动部与锁止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为联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锁止部包括一对挡板,一对所述挡板位于辊轮组件的同侧。作为优选,所述辊轮组件包括第一辊轮组以及第二辊轮组,所述第一辊轮组以及第二辊轮组分别通过固定机构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牵引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牵引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防护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防护板。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辊轮组件,有效降低零部件存储空间面积限制,占用面积小,即停即离;第二、限位组件,大体积零部件配套人工车辆递减;第三、零部件运搬快捷,作业区域面积压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滚筒式样台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滚筒式样台车的俯视图;图中,101、第一支撑板102、第二支撑板201、第一辊轮组202、第二辊轮组3、螺栓4、安装座501、外套502、内轴601、第一连杆602、第二连杆603、第三连杆604、第四连杆605、第五连杆606、卡槽607、卡舌608、开启踏板609、关闭踏板610、挡板11、万向脚轮8、牵引组件9、第二防护板10、把手12、第一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方案中,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辊轮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的一对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活动端位于辊轮组件的同侧,限位组件的活动端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限位组件的活动端与辊轮组件相对垂直,阻挡放置于辊轮组件上的放置物移位;第二个工作状态:限位组件的活动端与辊轮组件相对平行,辊轮组件与工作台对接,移动台车上的放置物。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01以及第二支撑板102,第一支撑板101与第二支撑板102连接形成底座主体,第一支撑板101与第二支撑板102之间形成避空区,减小台车重量。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辊轮组件包括第一辊轮组201和第二辊轮组202,第一辊轮组201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1上,第二辊轮组202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02上,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辊轮组201和第二辊轮组202的辊轮排列方向与台车的行进方向相垂直。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位组件包括驱动部、一对锁止部以及触发部,驱动部的第一活动端与锁止部相连接,驱动部的第二活动端与触发部相连接,触发部通过操作人员踩踏进行旋转,带动驱动部旋转,联动锁止部进行旋转,实现锁合或解锁。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锁止部包括挡板610和卡舌607,挡板610的边缘处形成用于卡住卡舌607的卡槽606,其中一个挡板610通过轴与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侧表面活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挡板610通过轴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侧表面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侧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侧表面位于同侧。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驱动部包括一对第一连杆601、一对第二连杆602、一对第三连杆603、以及第四连杆604、第五连杆605,一对第一连杆601的前端分别通过轴与一对挡板610活动连接,第一连杆601的末端通过轴与第二连杆602的前端相连接,第二连杆602的末端通过轴与第三连杆603的前端相连接,一对第三立杆603的末端通过轴分别与第四连杆604的两端相连接,第五连杆605的前端与第四连杆604的中心相连接,第五连杆605的末端与触发部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触发部包括开启踏板608以及关闭踏板609,开启踏板608通过固定杆与关闭踏板609相连接,第五连杆605的末端与固定杆的中心相连接,操作人员踩踏开启踏板608,启踏板608逆时针旋转,驱动第五连杆605逆时针旋转,实现驱动部的轴向联动。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防护板12;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防护板9,第一防护板12可以抵御与第一支撑板发成碰撞的物体对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设备的碰撞;同理,第二防护板9可以抵御与第二支撑板发成碰撞的物体对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设备的碰撞。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第一牵引组件8包括的安装座、连接架、一对连接螺栓,其中,安装座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安装座上设有一对连接螺栓,连接架的连接部插入安装座与连接螺栓之间形成的避空区,连接架上设有对接前牵引机构的牵引孔,牵引孔内设有静音橡胶圈。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双臂脚踏以及牵引销,其中,第二支撑板102的后部表面安装双臂脚踏,双臂脚踏的活动端安装牵引销,踩下双臂脚踏的踏板,牵引销下降至双臂脚踏内部,用于对接安装后牵引机构,抬起双臂脚踏的踏板,牵引销向上伸出双臂脚踏外,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形成避空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辊轮组件,所述辊轮组件通过固定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上;/n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部、锁止部以及触发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安装于底座的下表面,锁止部安装与底座的侧表面,触发部通过驱动部与锁止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形成避空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辊轮组件,所述辊轮组件通过固定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驱动部、锁止部以及触发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安装于底座的下表面,锁止部安装与底座的侧表面,触发部通过驱动部与锁止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联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式样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包括一对挡板(610),一对所述挡板(610)位于辊轮组件的同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