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尤其是一种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非接触的无线充电技术具有自动化、便捷、安全等特点,采用无线充电可以解决电动汽车接触式有线充电方式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现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一般采用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将高频交流电施加到安装在地面上的发射线圈上产生交变磁场,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动汽车上安装的接收线圈感应产生高频交流电流,后经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传送到汽车蓄电池充电;磁场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具有传输功率较大,传输距离较远,效率较高等优点;但磁场耦合的无线充电系统常存在以下不足,阻碍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比如:①需要采用金属利兹线和铁氧体材料制作发射和接收线圈,导致线圈的体积大、重量重,也增加了投资成本;②发射线圈的安装埋设需要对停车位进行一定的土建施工,接收线圈的安装需要改造电动汽车,甚至一般都需要将整车重新设计,而安装了接收线圈也增大了汽车的载重负荷;③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大功率的传输可能 ...
【技术保护点】
1.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发射平台和车载接收设备;/n所述充电发射平台包括:发射单元、发射电源柜、机械臂和移动底盘;所述机械臂的末端安装在所述发射电源柜的上方;所述发射电源柜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的上方;所述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前端,所述发射单元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射频阅读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两片发射极板;所述发射电源柜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供电电源、PFC单元、逆变单元、发射谐振单元、补偿网络和发射通信控制器;/n所述车载接收设备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包括:接收谐振单元、整流单元、动力电池、直流变换器、蓄电池、接收通信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发射平台和车载接收设备;
所述充电发射平台包括:发射单元、发射电源柜、机械臂和移动底盘;所述机械臂的末端安装在所述发射电源柜的上方;所述发射电源柜安装在所述移动底盘的上方;所述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前端,所述发射单元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射频阅读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两片发射极板;所述发射电源柜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供电电源、PFC单元、逆变单元、发射谐振单元、补偿网络和发射通信控制器;
所述车载接收设备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包括:接收谐振单元、整流单元、动力电池、直流变换器、蓄电池、接收通信控制器以及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上安装有光电开关接收器、四个有源射频标签和两片接收极板,所述四个有源射频标签分别安装在接收单元的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四角;所述接收通信控制器与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汽车的信息指令;
所述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间通过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对准而形成了一个耦合电容,两片发射极板和两片接收极板形成的两个耦合电容连通了相当于单相交流回路里的火线和零线,在高频高压交流电作用下,交流电通过发射极板传输到接收极板上,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
所述接收通信控制器与发射通信控制器均内置有一个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单元和一个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发射通信控制器与接收通信控制器可以通过自身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进行数据间的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耦合式电动汽车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为多自由度的协作机器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陆钧,贺凡波,葛俊杰,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