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包括固定座、调节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和支脚,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角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支脚,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夹持过程中,当挤压杆的球囊的产品接触时,会停止移动且对产品产生一定挤压力,而其他挤压杆会继续移动,当全部挤压杆的球囊都与产品接触时,继续转动螺杆二使得多个挤压杆的球囊对产品产生一定挤压,夹持时,与产品多个点接触夹持,可减小夹持力度,由于活塞一与活塞二之间介质为液压油,使得每个挤压杆的球囊对产品的挤压力都均匀,提高夹持的稳定性,且防止了产品发生形变。
A kind of anti deformation fixture for two color products of automobile interi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
本技术涉及防变形夹具
,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Automotive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我们国内所说的汽车内饰,其实就是在英文的InteriorsSystem。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目前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但是从英文“Interiors”,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在对汽车内饰双色产品进行加工时,需要将汽车内饰双色产品进行夹持,现有的夹具在对汽车内饰双色产品进行夹持时,由于汽车内饰双色产品的种类较多,且形状不规则,夹具与产品接触点为单点接触,夹持时,需要较大的夹持力,但是这样会导致产品发生变形,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包括固定座、调节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和支脚,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角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支脚,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两侧的底板上对称倾斜贯穿设置有导斜槽;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撑板、螺杆一、滑块二、放置板、伸缩杆和滑块一,所述滑槽两端的底板底部皆垂直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上设置有滑块二,且滑块二的一侧贯穿滑槽延伸至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滑块二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输出端倾斜设置有滑块一,且滑块一的一端贯穿导斜槽延伸至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矩形夹持块、液压腔一、活塞二、螺杆二、液压腔二、活塞一、挤压杆、球囊和液压通道,所述矩形夹持块与滑块一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夹持块内部远离滑槽的一侧设置有液压腔一,所述液压腔一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二,且活塞二远离滑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二,且螺杆二远离活塞二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的一侧,所述液压腔一内部靠近滑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液压腔二,所述液压腔二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一,所述活塞一靠近滑槽的一侧垂直设置有挤压杆,且挤压杆远离活塞一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的一侧,所述液压腔二与液压腔一之间的矩形夹持块内部设置有液压通道。优选的,所述螺杆一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优选的,所述导斜槽与滑槽之间的夹角为60~70°。优选的,所述螺杆二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固定有球囊。3.有益效果1、本技术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滑槽,滑槽两侧的底板上对称倾斜贯穿设置导斜槽,滑槽两端的底板底部皆垂直设置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螺杆一,螺杆一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螺杆一上设置滑块二,且滑块二的一侧贯穿滑槽延伸至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放置板,滑块二的两侧皆设置伸缩杆,且伸缩杆的输出端倾斜设置滑块一,且滑块一的一端贯穿导斜槽延伸至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夹持部件,应用时,将汽车内饰双色产品放置在放置板上,根据汽车内饰双色产品的尺寸,转动旋转把手驱动螺杆一转动,而螺杆一转动使其外侧的滑块二发生移动带动放置板上的汽车内饰双色产品移动,同时滑块二移动通过两个伸缩杆带动了两个滑块一移动,进而使得两个滑块一沿着导斜槽移动使得伸缩杆长度发生改变且带动夹持部件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夹持部件向中间靠拢,对产品进行夹持,便于对不同尺寸的产品进行夹持,并且夹持时,使得产品位于中心位置处,使用方便,2、本技术矩形夹持块与滑块一顶部固定连接,矩形夹持块内部远离滑槽的一侧设置液压腔一,液压腔一的内部滑动设置活塞二,且活塞二远离滑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设置螺杆二,且螺杆二远离活塞二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的一侧,螺杆二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液压腔一内部靠近滑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液压腔二,液压腔二的内部滑动设置活塞一,活塞一靠近滑槽的一侧垂直设置挤压杆,且挤压杆远离活塞一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的一侧,挤压杆的一端固定球囊,液压腔二与液压腔一之间的矩形夹持块内部设置液压通道,应用时,汽车内饰双色产品为不规则体,活塞一与活塞二初始时都分别位于液压腔二与液压腔一的最左端,这时液压腔一与液压通道内部都充满液压油,当两个夹持部件的相互靠近夹持汽车内饰双色产品时,某个挤压杆的球囊与产品接触时,停止转动旋转把手,转动螺杆二使得活塞二向右移动挤压液压腔一内部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通道进入多个液压腔二内部,使得其活塞一向右侧移动带动挤压杆的球囊向产品靠拢,在这一过程中,当挤压杆的球囊的产品接触时,会停止移动且对产品产生一定挤压力,而其他挤压杆会继续移动,当全部挤压杆的球囊都与产品接触时,继续转动螺杆二使得多个挤压杆的球囊对产品产生一定挤压,夹持时,与产品多个点接触夹持,可减小夹持力度,由于活塞一与活塞二之间介质为液压油,使得每个挤压杆的球囊对产品的挤压力都均匀,提高夹持的稳定性,且防止了产品发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杆,2-导斜槽,3-活塞一,4-球囊,5-滑槽,6-底板,7-放置板,8-液压腔一,9-活塞二,10-矩形夹持块,11-液压通道,12-液压腔二,13-旋转把手,14-螺杆,15-挤压杆,16-滑块一,17-支脚,18-支撑板,19-滑块二,20-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包括固定座、调节部件和夹持部件,固定座包括底板6和支脚17,底板6的底部四个角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支脚17,底板6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有滑槽5,滑槽5两侧的底板6上对称倾斜贯穿设置有导斜槽2,导斜槽2与滑槽5之间的夹角为60~70°;调节部件包括支撑板18、螺杆一14、滑块二19、放置板7、伸缩杆20和滑块一16,滑槽5两端的底板6底部皆垂直设置有支撑板18,两个支撑板18之间设置有螺杆一14,螺杆一14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3,螺杆一14上设置有滑块二19,且滑块二19的一侧贯穿滑槽5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滑块二19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20,且伸缩杆20的输出端倾斜设置有滑块一16,且滑块一16的一端贯穿导斜槽2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包括矩形夹持块10、液压腔一8、活塞二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调节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6)和支脚(17),所述底板(6)的底部四个角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支脚(17),所述底板(6)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两侧的底板(6)上对称倾斜贯穿设置有导斜槽(2);/n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撑板(18)、螺杆一(14)、滑块二(19)、放置板(7)、伸缩杆(20)和滑块一(16),所述滑槽(5)两端的底板(6)底部皆垂直设置有支撑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8)之间设置有螺杆一(14),所述螺杆一(14)上设置有滑块二(19),且滑块二(19)的一侧贯穿滑槽(5)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滑块二(19)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20),且伸缩杆(20)的输出端倾斜设置有滑块一(16),且滑块一(16)的一端贯穿导斜槽(2)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件;/n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矩形夹持块(10)、液压腔一(8)、活塞二(9)、螺杆二(1)、液压腔二(12)、活塞一(3)、挤压杆(15)、球囊(4)和液压通道(11),所述矩形夹持块(10)与滑块一(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夹持块(10)内部远离滑槽(5)的一侧设置有液压腔一(8),所述液压腔一(8)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二(9),且活塞二(9)远离滑槽(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二(1),且螺杆二(1)远离活塞二(9)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10)的一侧,所述液压腔一(8)内部靠近滑槽(5)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液压腔二(12),所述液压腔二(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一(3),所述活塞一(3)靠近滑槽(5)的一侧垂直设置有挤压杆(15),且挤压杆(15)远离活塞一(3)的一端延伸至矩形夹持块(10)的一侧,所述液压腔二(12)与液压腔一(8)之间的矩形夹持块(10)内部设置有液压通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双色产品防变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调节部件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6)和支脚(17),所述底板(6)的底部四个角位置处皆垂直设置有支脚(17),所述底板(6)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贯穿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两侧的底板(6)上对称倾斜贯穿设置有导斜槽(2);
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支撑板(18)、螺杆一(14)、滑块二(19)、放置板(7)、伸缩杆(20)和滑块一(16),所述滑槽(5)两端的底板(6)底部皆垂直设置有支撑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8)之间设置有螺杆一(14),所述螺杆一(14)上设置有滑块二(19),且滑块二(19)的一侧贯穿滑槽(5)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滑块二(19)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20),且伸缩杆(20)的输出端倾斜设置有滑块一(16),且滑块一(16)的一端贯穿导斜槽(2)延伸至底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件;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矩形夹持块(10)、液压腔一(8)、活塞二(9)、螺杆二(1)、液压腔二(12)、活塞一(3)、挤压杆(15)、球囊(4)和液压通道(11),所述矩形夹持块(10)与滑块一(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夹持块(10)内部远离滑槽(5)的一侧设置有液压腔一(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博文,黄华杰,张建奎,李贻栋,董国联,任吉乾,黄雪峰,王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锦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