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74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一号回转臂;一号回转臂通过一号连接板与二号回转臂相连接;一号连接板通过二号回转臂与二号连接板相连接;二号连接板上设置有操作机构;底座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柱;底座通过连接柱与一号回转臂旋转相接;一号回转臂与底座互相平行;一号回转臂通过回转轴与一号连接板相连接;一号连接板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气弹簧;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气动卡盘、可拆卸式卡爪;气动卡盘固定设置于二号连接板的下端;气动卡盘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操作手柄、下端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式卡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抓取牢固,提高了打磨精度,而且避免出现危险,杜绝了安全隐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A semi-automatic auxiliary abrasive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料机械臂,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
技术介绍
在铸铁生产过程中,需要事先对铁水进行检测,当铁水中的各成分含量达到所需要的数值时,才能进一步的进行生产制造。生产过程中,铁水的体积很大,液体状态不利于分析,通常会取一点铁水先做成倒T型的试块,但是做出来的倒T型试块表面比较粗糙,需要将倒T型试块的下端通过砂纸打磨后再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现有的试块一般都采用人工抓取的方式进行打磨,人工抓取不牢固,影响打磨精度,而且在打磨过程中,砂轮转速过快,偶尔会出现误操作,很容易误伤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一号回转臂;一号回转臂通过一号连接板与二号回转臂相连接;一号连接板通过二号回转臂与二号连接板相连接;二号连接板上设置有操作机构;底座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柱;底座通过连接柱与一号回转臂旋转相接;一号回转臂与底座互相平行;一号回转臂的左端、右端均开设有圆孔;一号回转臂的左端圆孔套置于连接柱外、右端圆孔内竖直设置有回转轴;一号回转臂通过回转轴与一号连接板相连接;一号连接板的一端套置于回转轴外、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槽;二号连接板的一端对应设置有U型槽、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操作机构相连接;二号回转臂的一端设置于一号连接板的U型槽内、另一端设置于二号连接板的U型槽内;一号连接板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二号回转臂固定相接;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气动卡盘、可拆卸式卡爪;气动卡盘固定设置于二号连接板的下端;气动卡盘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操作手柄、下端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式卡爪。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置有电磁阀;操作手柄上对应设置有开关;开关与电磁阀相连接;操作手柄通过电磁阀与气动卡盘相连接。一号回转臂的左端设置有螺栓;一号回转臂通过螺栓与连接柱活动相接;一号回转臂沿连接柱向上、向下移动。可拆卸式卡爪均通过螺丝与气动卡盘相连接。本技术不仅抓取牢固,提高了打磨精度,而且避免了出现危险,杜绝了安全隐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一号回转臂;3、回转轴;4、一号连接板;5、二号回转臂;6、气弹簧;7、二号连接板;8、气动卡盘;9、操作手柄;10、可拆卸式卡爪;11、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一号回转臂2;一号回转臂2通过一号连接板4与二号回转臂5相连接;一号连接板4通过二号回转臂5与二号连接板7相连接;二号连接板7上设置有操作机构;底座1可固定于墙壁、工作台等场所,也可固定于可移动的基座上;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通过螺丝将底座1固定,工作方式灵活,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底座1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柱11;底座1通过连接柱11与一号回转臂2旋转相接;一号回转臂2与底座1互相平行;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右端均开设有圆孔;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圆孔套置于连接柱11外、右端圆孔内竖直设置有回转轴3;一号回转臂2通过回转轴3与一号连接板4相连接;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设置有螺栓;一号回转臂2通过螺栓与连接柱11活动相接;一号回转臂2沿连接柱11向上、向下移动。一号回转臂2可绕底座1进行360°回转,到位后可通过一号回转臂2尾端处的锁紧机构固定;一号回转臂2可沿底座1上下移动,高度调整结束后可通过一号回转臂2尾端处的锁紧机构固定;锁紧机构为螺栓。需要调节一号回转臂2的高度或角度时,打开螺栓,待调整至指定位置后,通过螺栓固定住一号回转臂2即可。一号连接板4的一端套置于回转轴3外、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槽;一号连接板4可绕回转轴3进行360°回转;二号连接板7的一端对应设置有U型槽、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操作机构相连接;二号回转臂5的一端设置于一号连接板4的U型槽内、另一端设置于二号连接板7的U型槽内;一号连接板4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气弹簧6;气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二号回转臂5固定相接;一号连接板4、二号回转臂5、二号连接板7组成一个整体,二号连接板7通过二号回转臂5绕一号连接板4回转,方便调整打磨角度;气弹簧6固定在一号连接板4和二号回转臂5上,限制二号连接板7的回转角度;气弹簧6起到一部分自动平衡的功能,使操作过程更加轻松、省力;气弹簧6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9、气动卡盘8、可拆卸式卡爪10;气动卡盘8固定设置于二号连接板7的下端;气动卡盘8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操作手柄9、下端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式卡爪10。可拆卸式卡爪10均通过螺丝与气动卡盘8相连接。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操作手柄9上对应设置有开关;开关与电磁阀相连接;操作手柄9通过电磁阀与气动卡盘8相连接。卡盘是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的机械装置。利用均布在卡盘体上的活动卡爪的径向移动,把工件夹紧和定位的机床附件。气动卡盘8只需按一下按钮,瞬间即可自动定心,夹紧工件,且夹持力稳定可调,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手柄9上集成了气动卡盘8的控制开关,便于操作者控制气动卡盘8的松开和夹紧;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操作手柄9,可以实现机械臂半自动运转至动作位置;操作人员操作气动卡盘8夹紧圆柱状试块并移动至试块打磨区域后,通过按压操作手柄9,对试块进行打磨;可拆卸式卡爪10的工作部位加工有锯齿,利于牢固抓取试块;可拆卸式卡爪10均固定在气动卡盘8的移动部位上,磨损或损坏后,可随时进行更换;可拆卸式卡爪10可加工成不同中心距的卡爪,便于对不同尺寸的试块进行抓取。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首先根据使用需求,将底座1固定,然后再通过锁紧机构调节一号回转臂2的高度或角度,调整好后,通过螺栓固定住一号回转臂2;通过操作手柄9的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实现控制气动卡盘8的松开和夹紧;松开气动卡盘8,夹紧试块后,再夹紧气动卡盘8,通过操作手柄9将试块移动至打磨区域后,向下按压操作手柄9,操作手柄9通过二号连接板7向下拉动二号回转臂5,即可对试块进行打磨。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动卡盘与操作手柄,不仅杜绝了操作人员徒手抓取试块进行打磨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利于牢固抓取试块,打磨更精准,同时可根据生产需求对不同尺寸的试块进行抓取,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广泛适用于各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一号回转臂(2);所述一号回转臂(2)通过一号连接板(4)与二号回转臂(5)相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板(4)通过二号回转臂(5)与二号连接板(7)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板(7)上设置有操作机构;/n所述底座(1)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柱(11);底座(1)通过连接柱(11)与一号回转臂(2)旋转相接;所述一号回转臂(2)与底座(1)互相平行;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右端均开设有圆孔;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圆孔套置于连接柱(11)外、右端圆孔内竖直设置有回转轴(3);一号回转臂(2)通过回转轴(3)与一号连接板(4)相连接;/n所述一号连接板(4)的一端套置于回转轴(3)外、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槽;所述二号连接板(7)的一端对应设置有U型槽、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操作机构相连接;所述二号回转臂(5)的一端设置于一号连接板(4)的U型槽内、另一端设置于二号连接板(7)的U型槽内;所述一号连接板(4)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气弹簧(6);所述气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与二号回转臂(5)固定相接;/n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9)、气动卡盘(8)、可拆卸式卡爪(10);所述气动卡盘(8)固定设置于二号连接板(7)的下端;气动卡盘(8)的上端竖直设置有操作手柄(9)、下端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式卡爪(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辅助磨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一号回转臂(2);所述一号回转臂(2)通过一号连接板(4)与二号回转臂(5)相连接;所述一号连接板(4)通过二号回转臂(5)与二号连接板(7)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板(7)上设置有操作机构;
所述底座(1)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柱(11);底座(1)通过连接柱(11)与一号回转臂(2)旋转相接;所述一号回转臂(2)与底座(1)互相平行;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右端均开设有圆孔;一号回转臂(2)的左端圆孔套置于连接柱(11)外、右端圆孔内竖直设置有回转轴(3);一号回转臂(2)通过回转轴(3)与一号连接板(4)相连接;
所述一号连接板(4)的一端套置于回转轴(3)外、另一端竖直设置有U型槽;所述二号连接板(7)的一端对应设置有U型槽、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操作机构相连接;所述二号回转臂(5)的一端设置于一号连接板(4)的U型槽内、另一端设置于二号连接板(7)的U型槽内;所述一号连接板(4)的前侧面、后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虹冈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