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74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研磨装置以及装夹装置;所述机架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轨道I;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和环形的围板;所述围板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伸缩杆I、伸缩杆II、夹持板I和夹持板II;所述伸缩杆I的底端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所述伸缩杆II的顶端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所述夹持板II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便于同时加工多个工件。

Fluid abrasive multi station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磨粒流体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流体磨料加工是通过以粘弹性聚合物为载体、以弹性硬质流动磨粒为加工介质的流体研磨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流过被加工表面来达到加工目的,流动中的磨粒相当于一个个的小刀具,与传统切削加工不同的是,刀具前角、后角无法预知,可能是正的、负的或零。挤压研磨抛光中的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与加工压力相关,压力过小,则磨粒只与工件表面接触使工件表面材料发生弹性变形而不产生切削作用;增大加工压力,使磨粒与工件表面凸起的接触应力达到工件材料的断裂极限,则被加工工件表面凸起就会被磨粒去除,形成切削被磨粒流带走。磨粒流加工通过磨粒去除工件表面的微突起来改善表面质量,属于超精密加工。现有的流体磨料加工只有一个工位,不能同时加工多个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便于同时加工多个工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研磨装置以及装夹装置;所述机架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轨道I;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和环形的围板;所述支撑板I位于围板内,并密闭围板内的空间;所述围板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使围板、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形成密闭的研磨腔;所述围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一软管与料箱连通;所述料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一可滑动的活塞;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伸缩杆I、伸缩杆II、夹持板I和夹持板II;所述伸缩杆I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上滑动;所述伸缩杆II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I上滑动;所述夹持板I和夹持板II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II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可选地,还包括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支架、电钻以及轨道II;所述轨道II安装在机架上,并与轨道I垂直;所述支架安装在轨道II上,并可沿轨道II滑动;所述电钻安装在支架上,并可沿支架滑动,且所述电钻的钻头指向夹持板I和夹持板II之间的空间。可选地,所述轨道II倾斜设置;所述支架位于轨道II上较低的一端。可选地,所述支撑板II上设置有沟槽;所述夹持板II嵌入沟槽内,使夹持板II的上表面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共面。可选地,所述夹持体包括限位板II和限位板III;所述限位板II固定在夹持板II的一端,所述限位板III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夹持板II的另一端。可选地,所述所述夹持板I的下表面上安装有限位板I;所述限位板I靠近电钻的一侧与限位板II靠近电钻的一侧共面。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研磨装置以及装夹装置;所述机架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轨道I;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和环形的围板;所述围板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伸缩杆I、伸缩杆II、夹持板I和夹持板II;所述伸缩杆I的底端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所述伸缩杆II的顶端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所述夹持板II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本技术提供的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便于同时加工多个工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研磨装置、3-装夹装置、4-钻孔装置、5-流体磨料、6-工件、11-支撑板I、12-支撑板II、13-轨道I、21-料箱、22-围板、31-伸缩杆I、32-伸缩杆II、33-夹持板I、34-夹持板II、41-支架、42-电钻、43-轨道II、121-沟槽、211-活塞、221-出料口、331-限位板I、341-限位板II、342-限位板I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研磨装置2以及装夹装置3;所述机架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11,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12;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轨道I13;所述支撑板I11通过立柱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研磨装置2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21和环形的围板22;所述支撑板I11位于围板内,并密闭围板内的空间;所述围板22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使围板、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形成密闭的研磨腔;所述围板22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221;所述出料口221通过一软管与料箱连通;所述料箱2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一可滑动的活塞211;所述装夹装置3包括伸缩杆I31、伸缩杆II32、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所述伸缩杆I3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上滑动;所述伸缩杆II3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I上滑动;所述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II34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料箱21内填充有流体磨料5;所述围板22位于轨道I的顶端,所述围板22与支撑板II分离。使用时,通过夹持体将工件6夹持固定在夹持板II34上,所述伸缩杆I31向靠近夹持板II34的一侧滑动,从而推动夹持板I33向靠近夹持板II34的一侧滑动,直到所述夹持板I33抵接在工件上,将工件锁紧。然后所述围板22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使围板、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形成密闭的研磨腔。所述活塞211向下滑动,将流体磨料5沿出料口221挤入到研磨腔内。此时,所述伸缩杆I31和伸缩杆II32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同步滑动,从而使工件在研磨腔内往复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研磨腔内的流体磨料5对工件进行打磨。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便于同时加工多个工件,便于同时打磨多个工件,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钻孔装置4;所述钻孔装置4包括支架41、电钻42以及轨道II43;所述轨道II43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研磨装置(2)以及装夹装置(3);所述机架(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11),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12);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轨道I(13);/n所述研磨装置(2)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21)和环形的围板(22);所述支撑板I(11)位于围板内,并密闭围板内的空间;所述围板(22)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使围板、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形成密闭的研磨腔;所述围板(22)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221);所述出料口(221)通过一软管与料箱连通;所述料箱(2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一可滑动的活塞(211);/n所述装夹装置(3)包括伸缩杆I(31)、伸缩杆II(32)、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所述伸缩杆I(3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上滑动;所述伸缩杆II(3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I上滑动;所述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II(34)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磨料多工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研磨装置(2)以及装夹装置(3);所述机架(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支撑板I(11),机架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板II(12);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轨道I(13);
所述研磨装置(2)包括用以存储流体磨料的料箱(21)和环形的围板(22);所述支撑板I(11)位于围板内,并密闭围板内的空间;所述围板(22)安装在轨道I上,并可沿轨道I滑动至与支撑板II的上表面抵接,使围板、支撑板I和支撑板II之间形成密闭的研磨腔;所述围板(22)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221);所述出料口(221)通过一软管与料箱连通;所述料箱(2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一可滑动的活塞(211);
所述装夹装置(3)包括伸缩杆I(31)、伸缩杆II(32)、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所述伸缩杆I(3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的下方与夹持板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上滑动;所述伸缩杆II(32)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II的上方与夹持板II垂直固定,且所述伸缩杆II可沿轨道I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板II上滑动;所述夹持板I(33)和夹持板II(34)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II(34)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用以夹持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锐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