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钻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70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属于夹具工装技术领域,包括一个底座和两个移动座,底座的上端设有两条导轨,两条导轨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一和后轴承座一,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一、两个移动座以及前轴承座一设有丝杠一,丝杠一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移动座的上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二和后轴承座二,移动座上还设有两个半V形块,由后到前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二、两个半V形块以及前轴承座二设有丝杠二,丝杠二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个移动座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横向设有一个放置板,另一个移动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操作方便、快捷,装卡定位可靠,且能够适用于尺寸范围更广的圆形工件。

Clamp for nut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母钻床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属于夹具工装

技术介绍
螺母是常规使用零配件,而且螺母的型号有很多种,再加工螺母是都是先根据螺母的型号下圆形的料,而后进行钻孔,最后进行六面加工和攻丝。对圆形的工件进行钻孔时,使用专用的夹具进行装卡定位,对于圆形的工件多采用一对V形块夹紧定位,而后进行钻孔,使用两个V形块对圆形工件的使用尺寸范围很有限,某一特定的一对V形块只使用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圆形工件,太大或太小的都无法使用,且在装卡定位操作不方便,需要反复矫正,保证圆形工件中心钻头在同一竖直线上,同时非常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装卡定位可靠,适用范围更广的螺母钻床夹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包括一个底座和两个移动座,底座的下端设有两个条形座,底座的上端设有两条导轨,两条导轨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一和后轴承座一,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一、两个移动座以及前轴承座一设有丝杠一,丝杠一的右端上安装有手轮一,丝杠一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移动座的上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二和后轴承座二,移动座上还设有两个半V形块,由后到前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二、两个半V形块以及前轴承座二设有丝杠二,丝杠二的后端上安装有一个手轮二,丝杠二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个移动座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横向设有一个放置板,另一个移动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本技术通过转动丝杠一对两个移动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且两个移动座的移动速度相同;通过转动两个丝杠二对每两个半V形块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快捷,装卡定位可靠,且能够适用于尺寸范围更广的圆形工件。进一步优选,每个移动座上的两个半V形块在丝杠二上是以丝杠二上的正反向螺纹分割线对称安装的。进一步优选,两个移动座在丝杠一上是以丝杠一上的正反向螺纹分割线对称安装的。进一步优选,放置板上端横向中间设有一条标记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丝杠一对两个移动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且两个移动座的移动速度相同;通过转动两个丝杠二对每两个半V形块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快捷,装卡定位可靠,且能够适用于尺寸范围更广的圆形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导轨;3、前轴承座一;4、后轴承座一;5、手轮一;6、丝杠一;7、移动座;8、前轴承座二;9、后轴承座二;10、手轮二;11、丝杠二;12、半V形块;13、放置板;14、导向槽;15、条形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包括一个底座2和两个移动座7,底座2的下端设有两个条形座15,底座2的上端设有两条导轨2,两条导轨2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一3和后轴承座一4,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一4、两个移动座7以及前轴承座一3设有丝杠一6,丝杠一6的右端上安装有手轮一5,丝杠一6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移动座7的上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二8和后轴承座二9,移动座7上还设有两个半V形块12,由后到前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二9、两个半V形块12以及前轴承座二8设有丝杠二11,丝杠二11的后端上安装有一个手轮二10,丝杠二11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个移动座7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横向设有一个放置板13,放置板13上端横向中间设有一条标记线,另一个移动座7上开设有导向槽14。每个移动座7上的两个半V形块12在丝杠二11上是以丝杠二11上的正反向螺纹分割线对称安装的;两个移动座7在丝杠一6上是以丝杠一6上的正反向螺纹分割线对称安装的。工作过程:钻床的工作台都设有两个导轨,本技术通过下端的两条条形座15安装在工作台上,将待钻孔的圆形工件放置在放置板13上,放置板13上设有一条标记线,可以作为参考,尽量把工件放在在中心位置处,操作丝杠一6和两个丝杠二11转动,两个移动座7相向移动,两对半V形块12分别也相向移动,这样就慢慢将圆形工件夹紧了,且丝杠一6、丝杠二11上的螺纹都是一样的,只是旋向向反,保证四个半V形块12最后夹紧圆形工件,圆形工件的中心与钻头的中心是在一条竖直线上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1)和两个移动座(7),底座(1)的下端设有两个条形座(15),底座(1)的上端设有两条导轨(2),两条导轨(2)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一(3)和后轴承座一(4),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一(4)、两个移动座(7)以及前轴承座一(3)设有丝杠一(6),丝杠一(6)的右端上安装有手轮一(5),丝杠一(6)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移动座(7)的上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二(8)和后轴承座二(9),移动座(7)上还设有两个半V形块(12),由后到前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二(9)、两个半V形块(12)以及前轴承座二(8)设有丝杠二(11),丝杠二(11)的后端上安装有一个手轮二(10),丝杠二(11)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个移动座(7)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横向设有一个放置板(13),另一个移动座(7)上开设有导向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钻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1)和两个移动座(7),底座(1)的下端设有两个条形座(15),底座(1)的上端设有两条导轨(2),两条导轨(2)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一(3)和后轴承座一(4),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一(4)、两个移动座(7)以及前轴承座一(3)设有丝杠一(6),丝杠一(6)的右端上安装有手轮一(5),丝杠一(6)以中间为分割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移动座(7)的上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轴承座二(8)和后轴承座二(9),移动座(7)上还设有两个半V形块(12),由后到前依次穿过后轴承座二(9)、两个半V形块(12)以及前轴承座二(8)设有丝杠二(11),丝杠二(11)的后端上安装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