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片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657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片打孔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料组件及打孔组件;下料组件用于对药片排序并下料,打孔组件用于对药片打孔。该药片打孔装置通过下料组件、打孔组件及翻转滑道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药片双面自动打孔,并实时监控,及时排出次品,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打孔效率非常高,次品率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Tablet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片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渗透泵控释片的药片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口服渗透泵控释片一种可在体内长时间零级恒速释放的控释药物。渗透泵控释片的药芯表面包裹着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上有一圆孔(在生产过程中常用激光器进行打孔)。口服后水分透过半透膜进入片芯,将药芯溶解后形成高渗透压的溶液,在渗透压的推动下药物溶液通过半透膜上的圆孔被挤出片剂,达到控制药物释放浓度、释放时间的目的。常见的渗透泵制剂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单室渗透泵制剂和双室渗透泵制剂。单室、双室渗透泵制剂的区别在于单室渗透泵片只有药物室,药片的两面完全相同,激光孔可打在任意一面;而双室渗透泵片芯分为两层,一层是药物室,另一层是可溶胀材料制成的动力室,激光孔必须打在药物室的一侧,否则药物无法释出片剂。渗透泵片的激光孔大小、形状、深度会极大程度的影响药芯释放速度,直接决定着释药速度和给药质量。在渗透泵控释剂型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激光打孔的质量和速度,如何实现不合格品的在线检测与分选,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开发研究适合工业化渗透泵制剂生产要求,可自动适应单双室渗透泵片排序、定位,激光打孔形状可控,能自动识别废品且效率较高的渗透泵激光打孔装置是渗透泵药剂制备行业的迫切需要。中国专利99103576.3描述了一种工业实用的高速渗透泵激光打孔机,采用脉冲式二氧化碳激光器固定点打孔和双室盘供料、排序和定位结构,适用于对单室渗透泵片剂的高速打孔,最高打孔速度达每秒12片。该机缺少打孔质量在线检测与不合格品分选装置。中国专利02283653.5,03270283.3和03270284.1描述了三种适用于双室渗透泵片的激光打孔设备,前两种采用直线传输带供料、排序、定位,色标传感器控制下的电磁铁推片分选反面(动力室面)或正面(药物室面);后一种采用圆盘式供料、排序、定位,色标传感器控制下的药片翻转装置用于翻转反面(动力室面)朝上的药片,打孔速度约为每秒3片;中国专利200820032033.4和200820032034.9描述了两种色标传感器控制下激光从渗透泵药片两面选择打孔的装置,前一种用一台激光器通过振镜将激光束偏转到两条通路中的一条,对药片一面或另一面打孔;后一种用两台激光器分别从药片的两面打孔,由色标传感器及计算机程序决定启用哪一台激光器。然而现有的药片打孔装置结构都较为单一,一般只能实现单面打孔,且缺乏高效率的不合格品分选机制,自动化程度较低,打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打孔效率高、次品率低的药片打孔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药片打孔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料组件及打孔组件。首先考虑的是下料问题,本技术采用常用的振动盘配合特殊结构的排序下料轨道。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斗、振动盘及排序下料轨道,所述振动盘与下料斗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下料斗内的药片,所述排序下料轨道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振动盘内的药片,排序下料轨道上开设有多条流线型的通道。为了保证下料时的准确性,避免振动盘的出料口以及排序下料轨道内出现卡死,所述振动盘底端设置有可调节其位置的调节装置,而排序下料轨道底端也设置有调节其高度的调节组件。然后考虑的就是打点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激光器打点,而如何与激光器配合,提高打点效率,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激光器配合排序盘结构。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排序盘及激光打孔器,所述排序盘对应设置在排序下料轨道的出料口,用于接收下料轨道掉落的药片,排序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用于放置药片的排序槽,各组排序槽分别与上述的排序下料轨道的通道相对应,所述驱动电机与排序盘连接并可驱动其旋转,所述激光打孔器对应设置在排序槽上方,用于对各排序槽内的药片激光打孔。由于需要对药片双面打孔,因此本技术设计了结构相似的正面打孔组件及反面打孔组件,而如何实现正面打孔组件及反面打孔组件之间药片的翻转,是本技术的难点。在设计最初,申请人设计了相关的翻转装置,通过电机等动力机构实现轨道翻转,从而带动药片翻转。然而该类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配合到本技术的正面打孔组件及反面打孔组件之间时,对于安装进度要求很高,安装非常不便,且翻转效果并不理想,经常会导致药片卡死的现象。因此,本技术在此基础上,在正面打孔组件与反面打孔组件之间设计了特殊的翻转滑道组件,不需借助其他外力,能使药片顺着滑道自行翻转。所述翻转滑道组件包括翻面块及翻转块,所述翻面块对应设置在排序槽下方,用于接收打孔后的药片,翻面块内开设有能使药片翻面的弧形轨道,所述翻转块对应设置在翻面块的出料口,翻转块上开设有能使药片翻转的翻转轨道,所述翻转轨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呈水平状的直滑道、呈渐缩状且逐渐旋转扭曲的翻转滑道、呈垂直状的垂直滑道以及呈弧形状的下料滑道。同样的,翻面块内的弧形轨道及翻转块内的翻转轨道均为多道,分别与排序盘上的各组排序槽相对应。为了实时监控打孔情况,避免次品混入成品中,本技术还设计了相机组件及排废仓结构。作为优选,正面打孔组件与反面打孔组件上分别设置相机组件,而只有反面打孔组件上设置有排废仓结构。另外,由于激光器打孔过程中会产生烟雾,为了避免污染生产环境,本技术还设计了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对应设置在激光打孔器下方,用于吸收打孔时产生的烟雾。另外,为了调整打孔深度及位置,所述激光打孔器上设置有可调节其高度的调节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药片打孔装置通过下料组件、打孔组件及翻转滑道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药片双面自动打孔,并实时监控,及时排出次品,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打孔效率非常高,次品率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药片打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药片打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药片打孔装置的另一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料组件及打孔组件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料组件及正面打孔组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排序下料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翻转滑道组件及反面打孔组件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翻转滑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翻转滑道组件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翻转滑道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3所示,一种药片打孔装置,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操作面板2、下料组件3、正面打孔组件4、翻转滑道组件6、反面打孔组件5,本技术将各机构总装到整台机架1内,而机架1设计为封闭式结构,具有多个门结构,可以保证无尘加工,从而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片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料组件及打孔组件;/n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对药片排序并下料,包括下料斗、振动盘及排序下料轨道,所述振动盘与下料斗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下料斗内的药片,所述排序下料轨道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振动盘内的药片;/n所述打孔组件用于对药片打孔,包括驱动电机、排序盘及激光打孔器,所述排序盘对应设置在排序下料轨道的出料口,用于接收排序下料轨道掉落的药片,排序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药片的排序槽,所述驱动电机与排序盘连接并可驱动其旋转,所述激光打孔器对应设置在排序槽上方,用于对各排序槽内的药片激光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片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料组件及打孔组件;
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对药片排序并下料,包括下料斗、振动盘及排序下料轨道,所述振动盘与下料斗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下料斗内的药片,所述排序下料轨道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接收振动盘内的药片;
所述打孔组件用于对药片打孔,包括驱动电机、排序盘及激光打孔器,所述排序盘对应设置在排序下料轨道的出料口,用于接收排序下料轨道掉落的药片,排序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药片的排序槽,所述驱动电机与排序盘连接并可驱动其旋转,所述激光打孔器对应设置在排序槽上方,用于对各排序槽内的药片激光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包括正面打孔组件及反面打孔组件,所述正面打孔组件与反面打孔组件之间设置有翻转滑道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滑道组件包括翻面块及翻转块,所述翻面块对应设置在排序槽下方,用于接收打孔后的药片,翻面块内开设有能使药片翻面的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孙伟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欧法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