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料架、料辊、第一压辊、辊刷和承重架,所述料架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一侧设置第二压辊,所述料辊由材料膜卷设而成,所述材料膜一端位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所述材料膜之间设置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之间通过转轴安装辊刷,所述焊接片一端焊接内杆,所述内杆一端套设套杆,所述套杆一端设置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一侧焊接L型焊接板,所述L型焊接板一侧设置液压杆。使得复合型膜料在加工压合时更高效便利,提高材料生产的效率。
A feeding devi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复合膜料进行加工加工时,普遍为人员取料铺设,由人力进行涂胶工作,浪费大量人力,材料的生产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人员通过胶泵将胶箱内胶液通过胶管送至出胶头,实现对辊刷表面进行喷胶工作,人员可对材料膜进行涂胶工作,便于多组料辊的材料膜进行同步涂胶出料工作,使得复合型膜料在加工压合时更高效便利,提高材料生产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料架、料辊、第一压辊、辊刷和承重架,所述料架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一侧设置第二压辊,所述料辊由材料膜卷设而成,所述材料膜一端位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所述材料膜之间设置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之间通过转轴安装辊刷,所述焊接片一端焊接内杆,所述内杆一端套设套杆,所述套杆一端设置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一侧焊接L型焊接板,所述L型焊接板一侧设置液压杆。进一步地,所述L型焊接板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胶箱,所述胶箱通过螺栓安装胶泵,所述承重架顶部通过螺栓安装分液管,所述胶泵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胶泵连接,所述胶泵的出液端与分液管连接,所述焊接片内一侧安装与辊刷对应的出胶头,所述分液管的出液口通过胶管与出胶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L型焊接板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架内一侧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套杆焊接连接,所述套杆的抽拉口一侧设置与内杆对应的扭紧旋钮,所述滑槽一侧设置与滑块对应的扭紧螺杆,所述滑槽两侧开设与扭紧螺杆对应的移动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料架用于支撑料辊,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设置,可压设调节料辊上材料膜的出料高度,人员通过胶泵将胶箱内胶液通过胶管送至出胶头,实现对辊刷表面进行喷胶工作,人员可对材料膜进行涂胶工作,便于多组料辊的材料膜进行同步涂胶出料工作,使得复合型膜料在加工压合时更高效便利,提高材料生产的效率。2.通过滑槽的设置,人员可通过滑块对套杆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且人员利用套杆和内杆调节辊刷的使用距离,进而适用与多组料辊的材料膜进行刷胶,液压杆的设置用于使辊刷进行伸出和回收工作,进而便于人员选择是否进行刷胶工作,增加材料出料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的料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的液压杆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的承重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的焊接片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架;2、料辊;3、第一压辊;4、第二压辊;5、辊刷;6、焊接片;7、材料膜;8、承重架;9、滑槽;10、滑块;11、液压杆;12、胶箱;13、胶泵;14、L型焊接板;15、分液管;16、胶管;17、出胶头;18、内杆;19、移动槽;20、套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料架1、料辊2、第一压辊3、辊刷5和承重架8,所述料架1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第一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3一侧设置第二压辊4,所述料辊2由材料膜7卷设而成,所述材料膜7一端位于第一压辊3和第二压辊4之间,所述材料膜7之间设置焊接片6,所述焊接片6之间通过转轴安装辊刷5,所述焊接片6一端焊接内杆18,所述内杆18一端套设套杆20,所述套杆20一端设置承重架8,所述承重架8一侧焊接L型焊接板14,所述L型焊接板14一侧设置液压杆11。其中,所述L型焊接板14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胶箱12,所述胶箱12通过螺栓安装胶泵13,所述承重架8顶部通过螺栓安装分液管15,所述胶泵13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胶泵13连接,所述胶泵13的出液端与分液管15连接,所述焊接片6内一侧安装与辊刷5对应的出胶头17,所述分液管15的出液口通过胶管16与出胶头17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胶头17用于对辊刷5上进行喷胶工作。其中,所述液压杆11的输出端与L型焊接板14焊接连接,所述胶管16上安装电磁阀。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液压杆11用于调节L型焊接板14的工作位置。其中,所述承重架8内一侧开设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动连接滑块10,所述滑块10一端与套杆20焊接连接,所述套杆20的抽拉口一侧设置与内杆18对应的扭紧旋钮,所述滑槽9一侧设置与滑块10对应的扭紧螺杆,所述滑槽9两侧开设与扭紧螺杆对应的移动槽19。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滑块10和滑槽9便于调节套杆20的工作高度,有效适用与不同高度的材料膜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工作时,人员通过胶泵13将胶箱12内胶液通过胶管16送至出胶头17,实现对辊刷5表面进行喷胶工作,人员可对材料膜7进行涂胶工作,便于多组料辊2的材料膜7进行同步涂胶出料工作,使得复合型膜料在加工压合时更高效便利,提高材料生产的效率;通过滑槽9的设置,人员可通过滑块10对套杆20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且人员利用套杆20和内杆18调节辊刷5的使用距离,进而适用与多组料辊2的材料膜7进行刷胶,液压杆11的设置用于使辊刷5进行伸出和回收工作,进而便于人员选择是否进行刷胶工作,增加材料出料的多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料架(1)、料辊(2)、第一压辊(3)、辊刷(5)和承重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1)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第一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3)一侧设置第二压辊(4),所述料辊(2)由材料膜(7)卷设而成,所述材料膜(7)一端位于第一压辊(3)和第二压辊(4)之间,所述材料膜(7)之间设置焊接片(6),所述焊接片(6)之间通过转轴安装辊刷(5),所述焊接片(6)一端焊接内杆(18),所述内杆(18)一端套设套杆(20),所述套杆(20)一端设置承重架(8),所述承重架(8)一侧焊接L型焊接板(14),所述L型焊接板(14)一侧设置液压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料架(1)、料辊(2)、第一压辊(3)、辊刷(5)和承重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1)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第一压辊(3),所述第一压辊(3)一侧设置第二压辊(4),所述料辊(2)由材料膜(7)卷设而成,所述材料膜(7)一端位于第一压辊(3)和第二压辊(4)之间,所述材料膜(7)之间设置焊接片(6),所述焊接片(6)之间通过转轴安装辊刷(5),所述焊接片(6)一端焊接内杆(18),所述内杆(18)一端套设套杆(20),所述套杆(20)一端设置承重架(8),所述承重架(8)一侧焊接L型焊接板(14),所述L型焊接板(14)一侧设置液压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焊接板(14)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胶箱(12),所述胶箱(12)通过螺栓安装胶泵(13),所述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瀚,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莱宝利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