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铭辉专利>正文

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458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26
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所述溜槽包括主槽(1)、沿主槽长度设置的位于主槽内中部的一条或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低于主槽的槽底;在主槽槽底沿槽长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或人字形阻砂条(3b),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选矿能力大、选矿效果好、选矿效率高。

A kind of chute equipped with gravity benefici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
本技术属于选矿设备
,具体涉及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上选矿的溜槽结构。
技术介绍
重力选矿是利用金属矿物的比重差,将经机械磨矿后的矿物制作成矿浆,再经重力选矿设备分选得到精矿。重力选矿的主要设备是溜槽,现有的溜槽多为进料端大出料端小的梯形槽,槽底均为平底,这种平底溜槽选矿时富集比较小,尾矿残留金属矿物较多,产量小,选矿效率也较低,并且出料口容易积料堵塞。本申请人专利技术的专利号为ZL201620604177.7的带有下沉式辅槽的重力选矿设备,设计了一种带下沉式辅槽的溜槽,具有富集比大、出料口不易堵塞、产量大、选矿效果好、选矿效率高等优点,很好地弥补了原有技术的不足。但是这种溜槽的下沉式辅槽只设置于主槽内一侧,选矿能力有限,当选矿量特别大时,难以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选矿能力大、选矿效果好、选矿效率高的能满足较大选矿量要求的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所述溜槽包括主槽、沿主槽长度设置的位于主槽内中部的一条或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低于主槽的槽底;在主槽槽底沿槽长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或人字形阻砂条,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本技术所述主槽和/或下沉式辅槽为直槽或者头宽尾窄的梯型槽。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为平面底或者下凹的弧形底或者尖角底。在下沉式辅槽槽尾的精矿出料口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辅槽挡板。r>本技术在主槽内中间位置设置一条下沉式辅槽,在位于辅槽两边顶部的主槽槽底上分别顺序设置有一组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设置于辅槽两边顶部主槽槽底的斜向阻砂条呈八字形相对对称设置或者交错设置。本技术还可以在主槽内并行设置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在相邻的两条辅槽之间的主槽槽底上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同时向两边辅槽导料的人字形阻砂条,人字形阻砂条的两边分别与相衔接的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在主槽内并行设置三条以上下沉式辅槽,其中有两条下沉式辅槽分别靠边设置于主槽内的两侧边。本技术还可以在主槽内位于中部并行设置三条以上下沉式辅槽,在相邻的两条辅槽之间的主槽槽底上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同时向两边辅槽导料的人字形阻砂条,在位于两条外侧辅槽顶部靠外的主槽槽底上分别顺序设置一组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本技术安装于重力选矿设备上,当矿浆流入前后往复运动的溜槽后,金属粒子很快沉淀下来,并在主槽槽底阻砂条的作用下将沉淀物引向下沉的辅槽内,使落在辅槽内的金属粒子只能顺着辅槽向前运动而不再有浮起的机会。本技术设置一条下沉式辅槽时,设置于辅槽两边的阻砂条可以将矿浆沉淀物均衡地导入辅槽中,进料均衡,不仅可以提高选矿效率和选矿效果,还能改善溜槽的工况。当设置多条下沉式辅槽时,多条下沉式辅槽配合矿浆沉淀物均衡地进入各条辅槽中,可以大幅提高矿浆及沉淀物处理能力,并提升处理效果。辅槽进料端宽而出料端窄,落入辅槽中的金属粒子和砂粒随着逐渐收窄的槽体往出料口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相互碰撞,重物质将轻物质推挤向上,起到了提高富集金属品位的作用。再通过上下调节尾端的辅槽挡板,将辅槽底层聚集的金属粒子排出,得到品位大幅提高的精矿。被推挤到辅槽上层的轻物质会同主槽内的废余矿浆从设置于主槽尾部的排浆管排出,进行后续处理。本技术相比现有的侧边下沉式辅槽溜槽,选矿能力大幅提升,选矿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大提高了选矿效率,可有效解决现有大型矿山大量尾矿待处理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3a和图3b是下沉式辅槽两种槽底形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右视图;图7a是多个辅槽的辅槽挡板制作成一块整体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安装于一种重力选矿设备上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8的B-B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包括主槽1、沿主槽长度设置的位于主槽内中部的一条或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低于主槽的槽底;在主槽槽底沿槽长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或人字形阻砂条3b,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所述下沉式辅槽可以采用直槽或者头宽尾窄的梯型槽,主槽同样可以采用直槽或者头宽尾窄的梯型槽,但是头宽尾窄的梯型槽选矿效果更好。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平面底,也可为图3a所示的下凹的弧形底或图3b所示的尖角底,对应地,辅槽挡板2的底边也要制作成与槽底对应的形状。本技术的下沉式辅槽在主槽中的设置方式可以有以下多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如图1~图3所示,在主槽1内中间位置设置一条下沉式辅槽2,在位于辅槽两边顶部的主槽槽底上分别顺序设置有一组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设置于辅槽两边顶部主槽槽底的斜向阻砂条可以呈八字形相对对称设置,也可以相互交错设置。第二种方式如图4、图5所示,在主槽1内并行设置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本实施例为设置3条下沉式辅槽,其中有两条下沉式辅槽2分别紧靠边设置于主槽内的两侧边。在相邻的两条辅槽之间的主槽槽底上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同时向两边辅槽导料的人字形阻砂条3b,人字形阻砂条的两边分别与相衔接的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第三种方式如图6、图7所示,在主槽1内位于中部并行设置三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本实施例为设置3条下沉式辅槽,在相邻的两条辅槽之间的主槽槽底上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同时向两边辅槽导料的人字形阻砂条3b,在位于两条外侧辅槽顶部靠外的主槽槽底上分别顺序设置一组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本技术的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的导料锐角的角度和人字形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的导料锐角的角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本技术在下沉式辅槽槽尾的精矿出料口设置可上下调节的辅槽挡板2,辅槽挡板上安装扶手或转轮5,将辅槽挡板提起或压下。各个辅槽挡板可以分别设置,分别调整高度,如图5所示,也可以如图7所示采用一个连接梁4a将各个辅槽挡板连接在一起,实现联动。还可以如图7a所示,紧贴主槽尾端端板外壁面制作一块整体的辅槽挡板4,同步挡住所有辅槽的精矿出料口。本技术可安装在如图8~图10所示的重力选矿设备上,该重力选矿设备包括有机架7,本技术所述溜槽安装于机架上。溜槽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置于安装在机架上的滑轮上,前端滑轮9a承载面高于后端滑轮9b承载面,使得溜槽整体呈前高后低的斜置状态,利于槽底沉淀物的流动。溜槽的两侧夹持于安装在机架上的一组定位轮8之间。夹持各层溜槽的定位轮8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包括主槽(1)、沿主槽长度设置的位于主槽内中部的一条或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低于主槽的槽底;在主槽槽底沿槽长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或人字形阻砂条(3b),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包括主槽(1)、沿主槽长度设置的位于主槽内中部的一条或两条以上下沉式辅槽(2),所述下沉式辅槽的槽底低于主槽的槽底;在主槽槽底沿槽长顺序设置有一组可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或人字形阻砂条(3b),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和/或下沉式辅槽为直槽或者头宽尾窄的梯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在下沉式辅槽槽尾的精矿出料口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辅槽挡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在主槽内中间位置设置一条下沉式辅槽(2),在位于辅槽两边顶部的主槽槽底上分别顺序设置有一组向辅槽导料的斜向阻砂条(3a),斜向阻砂条与辅槽槽边形成导料锐角(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装于重力选矿设备的溜槽,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辅槽两边顶部主槽槽底的斜向阻砂条呈八字形相对对称设置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铭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