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408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包括盆架,盆架上设置有至少4个支撑板及承载体,承载体上表面设置有弹性垫,在盆架上设置有至少2个U型导磁轭、磁体、磁极芯、带引线音圈、定位支片以及承载圈组成的驱动磁路,盆架还设置有接线柱。当接线柱接入信号后,带引线音圈可推动承载圈振动,当将承载圈紧密连接设置在任意平面薄板时,弹性垫同时附着于该平面薄板,推动平面板在空气中辐射声音。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显著增强音圈推动承载圈及其上的平面薄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平面薄板垂直设置时,激励器自身重量通过承载圈与承载体上的弹性垫作用于平面薄板,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谐振频率,改善音质。

A multi driving point sound exc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
,具体地说是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大尺寸LCD电视机的音箱,要求声压级高、音质好、声场均匀度好,一般采用多个扬声器组成音箱的声学结构设计以满足电视整机要求。传统的电动式扬声器由于锥形音盆必须工作与半敞开的空间内,在音盆正前方保留一定的空间以推动空气振动,使得应用该扬声器的电视机结构较厚。随着OLED、ULED等屏幕更薄型化电视的技术发展,将扬声器设置在电视屏幕四周的传统方式已不再适用,亟需一种可以直接安装在屏幕背面发声的电声换能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其谐振频率Fo低,音质优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较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分案,所述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包括一盆架,盆架的两侧边延伸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端部设置有承载体,在承载体的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盆架内对称安装有U型导磁轭,U型导磁轭与盆架之间过盈配合相互结合,各U型导磁轭2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磁体,在磁体的顶部设置有磁极芯,带引线音圈悬浮设置在磁体和磁极芯外壁与U型导磁轭内壁组成的磁间隙内,带引线音圈的内壁与磁体和磁极芯的外壁留出空隙带引线音圈的外壁与U型导磁轭的内壁保持有间隙;在U型导磁轭的正上方设置有定位支片,定位支片的外沿一端下表面与盆架的台阶上表面紧密连接,定位支片的外沿另一端则与带引线音圈的外壁紧密连接;在带引线音圈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圈,所述承载圈的顶部与承载体的正上方的弹性垫的顶部齐平。进一步地,支撑板及承载体的数量至少为4个,所述支撑板与承载体两者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磁极芯、带引线音圈和承载圈的各自的数量至少为2个。进一步地,多个支撑板沿盆架的长轴和短轴中心都对称分布,支撑板的截面为波浪形薄片。进一步地,承载体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且弹性垫上表面均涂有胶黏剂。进一步地,承载圈嵌套在带引线音圈的正上方,且承载圈7的上表面涂有胶黏剂。进一步地,带引线音圈与接线柱既可串联又可并联。进一步地,接线柱分别沿盆架短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定位支片之间的盆架上表面,且分布在短轴两侧的接线柱相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贯穿盆架的上下表面,且接线柱的底部与盆架的下表面之前留有间隔。进一步地,盆架、支撑板及承载体均采用高韧性塑料制成;所述弹性垫采用弹性海绵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巧妙合理,安装方便,谐振频率Fo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好。通过支撑板与承载体、弹性垫的设计,增强了带引线音圈推动承载圈及其上的平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当该激励器垂直设置时,能够利用自身重量作用于平面薄板,降低系统的谐振频率Fo,提高音质。同时由多个承载圈(至少2个)推动平面薄板(可以是OLED屏幕)时,多个支撑板(至少4个)与承载体(至少4个)紧密连接平面薄板时,能够增强连接强度,并驱动平面薄板的振动时更加线性,改善音质,适用于平面影音设备等特殊应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包括一盆架1,盆架1的两侧边延伸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端部设置有承载体10,在承载体10的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9;盆架1内对称安装有U型导磁轭2,此例中,U型导磁轭2数量至少为两个,此图中采用两个为例,其他数量也对称依次排列设置;两个U型导磁轭2与盆架1之间过盈配合相互结合,各U型导磁轭2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磁体3,在磁体3的顶部设置有磁极芯4,带引线音圈5悬浮设置在磁体3和磁极芯4外壁与U型导磁轭2内壁组成的磁间隙内,带引线音圈5的内壁与磁体3和磁极芯4的外壁留出空隙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与U型导磁轭2的内壁保持有间隙;在U型导磁轭2的正上方设置有定位支片6,定位支片6的外沿一端下表面与盆架1的台阶上表面紧密连接,定位支片6的外沿另一端则与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紧密连接;在带引线音圈5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圈7,所述承载圈7的顶部与承载体10的正上方的弹性垫9的顶部齐平。当实施例激励器通电工作时,承载圈7与弹性垫9的顶部紧贴平面薄板,共同推动平面薄板(可以是OLED屏幕)振动辐射声音。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板11及承载体10数量至少为4个,所述支撑板11与承载体10两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板11沿盆架1的长轴和短轴中心都对称分布,支撑板11的截面为波浪形薄片。本图中以4个为例,其他数量也是沿着盆架的长轴和短轴对称设置。进一步地,磁极芯4、带引线音圈5和承载圈7的各自的数量至少为2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10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9,且弹性垫9上表面均涂有胶黏剂。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圈7嵌套在带引线音圈5的正上方,且承载圈7的上表面涂有胶黏剂。实施例中带引线音圈5与接线柱8既可串联又可并联。实施例中接线柱8分别沿盆架1短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定位支片之间的盆架上表面,且分布在短轴两侧的接线柱8相邻设置。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8贯穿盆架1的上下表面,且接线柱8的底部与盆架1的下表面之前留有间隔。实施例中盆架1、支撑板11及承载体10采用高韧性塑料制成;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盆架(1),/n所述盆架(1)的两侧边延伸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端部设置有承载体(10),在承载体(10)的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9);/n盆架(1)内对称安装有U型导磁轭(2),U型导磁轭(2)与盆架(1)之间过盈配合相互结合,各U型导磁轭(2)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磁体(3),在磁体(3)的顶部设置有磁极芯(4),带引线音圈(5)悬浮设置在磁体(3)和磁极芯(4)外壁与U型导磁轭(2)内壁组成的磁间隙内,带引线音圈(5)的内壁与磁体(3)和磁极芯(4)的外壁留出空隙,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与U型导磁轭(2)的内壁保持有间隙;/n在U型导磁轭(2)的正上方设置有定位支片(6),定位支片(6)的外沿一端下表面与盆架(1)的台阶上表面紧密连接,定位支片(6)的外沿另一端则与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紧密连接;/n在带引线音圈(5)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圈(7),所述承载圈(7)的顶部与承载体(10)的正上方的弹性垫(9)的顶部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盆架(1),
所述盆架(1)的两侧边延伸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端部设置有承载体(10),在承载体(10)的正上方设置有弹性垫(9);
盆架(1)内对称安装有U型导磁轭(2),U型导磁轭(2)与盆架(1)之间过盈配合相互结合,各U型导磁轭(2)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磁体(3),在磁体(3)的顶部设置有磁极芯(4),带引线音圈(5)悬浮设置在磁体(3)和磁极芯(4)外壁与U型导磁轭(2)内壁组成的磁间隙内,带引线音圈(5)的内壁与磁体(3)和磁极芯(4)的外壁留出空隙,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与U型导磁轭(2)的内壁保持有间隙;
在U型导磁轭(2)的正上方设置有定位支片(6),定位支片(6)的外沿一端下表面与盆架(1)的台阶上表面紧密连接,定位支片(6)的外沿另一端则与带引线音圈(5)的外壁紧密连接;
在带引线音圈(5)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圈(7),所述承载圈(7)的顶部与承载体(10)的正上方的弹性垫(9)的顶部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及承载体(10)的数量至少为4个,所述支撑板(11)与承载体(10)两者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芯(4)、带引线音圈(5)和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加星吴晓军蔡禄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