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设置为供蓝牙耳机放置并可与蓝牙耳机电连接,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电路板,设置于容置腔内;以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和充电接头,连接线可收纳于容置腔内,充电接头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连接线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可以收纳连接线的盒体,避免了连接线的杂乱无章,通过连接线、充电接头与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板配合,实现盒体直接与移动终端插接即可为蓝牙耳机充电,省去了电源适配器,有利于携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蓝牙耳机充电装置的充电配件多,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牙耳机充电盒
本技术属于充电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目前,蓝牙耳机充电装置通常包括充电座、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等充电配件,当需要为蓝牙耳机充电时,首先需要分别取出充电座、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接着通过连接线将充电座和电源适配器连接起来,然后将蓝牙耳机插在充电座上,将电源适配器连通电源才能实现蓝牙耳机充电;充电完毕后又需要将所有充电配件收拾起来。这样不但导致蓝牙耳机的充电操作繁复,而且使得蓝牙耳机充电装置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但不限于解决蓝牙耳机充电装置的充电配件多,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设置为供蓝牙耳机放置并可与所述蓝牙耳机电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和充电接头,所述连接线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收纳组件,包括转轴和旋钮,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紧固连接,设置为驱使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包括轴本体和伸出部,所述轴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轴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紧固连接,所述伸出部从所述轴本体的表面沿所述轴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为拨动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头露出于所述容置腔外。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充电接头可卡固于所述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顶部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外轮廓与所述蓝牙耳机的外轮廓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凸设有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并伸入于所述充电槽内,设置为与所述蓝牙耳机的电极对接。进一步地,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盖体,与所述盒体铰接,并可封盖所述充电槽。进一步地,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盒还包括:镜子,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盒体上,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可以收纳连接线的盒体,避免了连接线的杂乱无章,通过连接线、充电接头与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板配合,实现盒体直接与移动终端插接即可为蓝牙耳机充电,省去了电源适配器,有利于携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蓝牙耳机充电装置的充电配件多,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便携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右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仰视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蓝牙耳机充电盒、2—蓝牙耳机、11—盒体、12—连接组件、14—盖体、15—指示灯、16—镜子、111—卡槽、112—充电槽、113—充电触点、121—连接线、122—充电接头、131—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进行说明。该蓝牙耳机充电盒1包括盒体11、电路板(未图示)以及连接组件12,其中,盒体11用于供蓝牙耳机2放置并且可以与蓝牙耳机2电连接,即在盒体11上具有为蓝牙耳机2的电池充电的供电结构,在盒体11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未图示);电路板设置在盒体11的容置腔内;连接组件12包括连接线121和充电接头122,该连接线121可以收纳在盒体11的容置腔内,该充电接头122用于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并且连接线121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连接线121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122连接。此处,电路板具有本领域中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结构;连接线121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一个充电接头122,也可以连接两个或者多个充电接头122,充电接头122上开设有MicroUSB接口或者USBType-C接口或者Lightning接口等。蓝牙耳机2需要充电时,将蓝牙耳机充电盒1取出,将蓝牙耳机2放置在盒体11上,并且将连接线121从容置腔内拉出,将充电接头122与手机的充电接口插接,即可实现为蓝牙耳机2充电;蓝牙耳机2充电完毕后,从手机的充电接口拔出充电接头122,并且将连接线121收纳进容置腔内,即可完成蓝牙耳机充电盒1收纳。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1,采用了可以收纳连接线121的盒体11,避免了连接线121的杂乱无章,通过连接线121、充电接头122与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作为供电电源的电路板配合,实现盒体11直接与移动终端插接即可为蓝牙耳机2充电,省去了电源适配器,有利于携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蓝牙耳机充电装置的充电配件多,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便携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蓝牙耳机充电盒1还包括收纳组件,该收纳组件包括转轴(未标注)和旋钮131,其中,转轴设置在盒体11的容置腔内,旋钮131设置在盒体11的底部,并且旋钮131与转轴的一端紧固连接,用于驱使转轴转动以使连接线121缠绕在转轴上。具体地,旋钮131可转动地连接在盒体11的底部,并且旋钮131的内端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设置为供蓝牙耳机放置并可与所述蓝牙耳机电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n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n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和充电接头,所述连接线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设置为供蓝牙耳机放置并可与所述蓝牙耳机电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置腔;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线和充电接头,所述连接线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为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纳组件,包括转轴和旋钮,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紧固连接,设置为驱使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轴本体和伸出部,所述轴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轴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紧固连接,所述伸出部从所述轴本体的表面沿所述轴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为拨动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桂晓,吴海全,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