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4401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其中耳机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耳机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在充电盒开盒时控制耳机开机,保证耳机开机的可靠性,使得耳机出盒时可以及时与其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提升了用户体验。

Headset and headset power on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真正无线立体声(TureWirelessStereo,TWS)蓝牙耳机的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充电盒以及耳机。充电盒的作用类似于充电宝,专门给两个耳机进行充电。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要求在耳机充电完成后,当将耳机从充电盒拿出时,耳机应该立即开机与其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现有的耳机开机控制方式是:充电盒在检测到开盖后,立即开启充电电平,耳机内设置有一个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充电盒的充电电平开启时,立即开启耳机,耳机开启后即可与其配对的终端进行回连。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耳机充满电并关机后,若充电盒发生振动导致耳机与充电盒内的充电接口脱离;或者,充电盒没电;或者,在充电盒还没来得及开启充电电平时,耳机已经离开充电接口,这些情况下都不能及时给耳机开机,这样会导致耳机出盒时无法立即与其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若充电盒发生振动导致耳机与充电盒内的充电接口脱离,或者充电盒没电,或者在充电盒还没来得及开启充电电平时,耳机已经离开充电接口,此时都不能及时给耳机开机,这样会导致耳机出盒时无法立即与其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耳机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开关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开机控制系统,包括耳机和充电盒,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内的耳机放置区,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磁铁,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盒体内的耳机放置区时,若所述充电盒开盒,则所述盒体上的磁铁远离所述耳机内的磁场传感器;所述耳机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开关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其中,所述盒体为抽屉型盒体,所述抽屉型盒体包括外盒体和具有耳机放置区的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外盒体内,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外盒体的顶部或底部。其中,所述盒体为翻盖型盒体,所述翻盖型盒体包括具有耳机放置区的底盒和与所述底盒可转动连接的翻盖,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翻盖内侧面。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及耳机开机控制系统,在耳机内设置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由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耳机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从而可以在充电盒开盒时控制耳机开机,保证耳机开机的可靠性,使得耳机出盒时可以及时与其配对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在检测到充电盒开盒时产生的感应信号、控制信号及开机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开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开机控制系统中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00,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101、逻辑电路102、控制电路103及微控制器104,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101在感应到所述耳机100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102,由所述逻辑电路102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103,再由所述控制电路103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104,由所述微控制器104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100开机。在一具体实现示例中,所述磁场传感器101为霍尔传感器。耳机100位于充电盒中时充电盒上的磁铁与耳机100中的霍尔传感器的位置重合,当充电盒开盒时,磁铁会远离霍尔传感器,此时耳机100周围磁场发生变化,霍尔传感器在检测到磁场变化后,输出对应的感应信号至逻辑电路102,由逻辑电路102对该感应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及电平转换处理后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103,再由所述控制电路103根据该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耳机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在感应到所述耳机的充电盒上的磁铁远离时,输出感应信号至所述逻辑电路,由所述逻辑电路对所述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电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开机控制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开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耳机开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开关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5.一种耳机开机控制系统,包括耳机和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和位于所述盒体内的耳机放置区,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磁铁,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盒体内的耳机放置区时,若所述充电盒开盒,则所述盒体上的磁铁远离所述耳机内的磁场传感器;
所述耳机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磁场传感器、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及微控制器;所述磁场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景孙中成高柱夏波詹昌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