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装置本体,改性装置本体包括搅拌箱,搅拌箱两侧分别设有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改性剂储存箱,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上端设有第一导管延伸进入搅拌箱内腔,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引风机,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侧面设有第二导管延伸进入搅拌箱内腔,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二引风机,改性剂储存箱上端设有第三导管延伸进入搅拌箱内腔,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三引风机,改性剂储存箱侧面设有第四导管延伸进入搅拌箱内腔,第四导管上设有第四引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性均匀,增加了超细重质碳酸钙与改性剂的接触面积,接触充分,延长了反应时间。
A surface modification device of superfine heavy calcium carbo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细重质碳酸钙的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
技术介绍
超细重质碳酸钙,简称超细重钙,是由天然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磨碎而成。是常用的粉状无机填料,具有化学纯度高、惰性大、不易化学反应、热稳定性好、在400℃以下不会分解、白度高、吸油率低、折光率低、质软、干燥、不含结晶水、硬度低磨耗值小、无毒、无味、无臭、等优点。重质碳酸钙是由天然碳酸盐矿物粉磨而成,在破碎与粉磨过程中暴露出不饱和质点,使其颗粒表面亲水疏油,很难在有机高分子基质中均匀分散,容易板结、耦合性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改性均匀,增加了超细重质碳酸钙与改性剂的接触面积,接触充分,延长了反应时间。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装置本体,所述改性装置本体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两侧分别设有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改性剂储存箱,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上端设有第一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内腔,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引风机,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侧面设有第二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内腔,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第二引风机,所述改性剂储存箱上端设有第三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内腔,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第三引风机,所述改性剂储存箱侧面设有第四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内腔,所述第四导管上设有第四引风机。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与所述第四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第四导管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的位置为上下两层,并成平面垂直分布。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顶端设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一侧设有电源适配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改性装置本体包括搅拌箱、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改性剂储存箱,通过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将超细重质碳酸钙、改性剂导入搅拌箱内,形成搅拌箱内壁上部两个处风口,下部两个出风口,使得搅拌箱内形成搅拌漩涡,超细重质碳酸钙与改性剂得到充分接触,延长了反应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图。图中,1-改性装置本体,2-搅拌箱,3-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4-改性剂储存箱,5-第一导管,6-第一引风机,7-第二导管,8-第二引风机,9-第三导管,10-第三引风机,11-第四导管,12-第四引风机,13-出料口,14-电源适配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装置本体1,改性装置本体1包括搅拌箱2,搅拌箱2两侧分别设有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改性剂储存箱4,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上端设有第一导管5延伸进入搅拌箱2内腔,第一导管5上设有第一引风机6,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侧面设有第二导管7延伸进入搅拌箱2内腔,第二导管7上设有第二引风机8,改性剂储存箱4上端设有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搅拌箱2内腔,第三导管9上设有第三引风机10,改性剂储存箱4侧面设有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搅拌箱2内腔,第四导管11上设有第四引风机12。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5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与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管7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与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5与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位于第二导管7与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为上下两层,并成平面垂直分布。特别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导管5与第三导管9、第二导管7与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为上下两层,并成平面垂直分布,在输料时可以形成对流进而形成搅拌漩涡。本实施例中,搅拌箱2的顶端设有出料口13。本实施例中,搅拌箱2一侧设有电源适配器14。本技术在作业时,将电源适配器14接上电源,改性装置本体1进行通电,第一引风机6将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内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导入到搅拌箱2内,第三引风机10将改性剂储存箱4内的改性剂导入到搅拌箱2内,第二引风机8和第四引风机12重复上面的步骤作业,由于第一导管5与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位于第二导管7与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搅拌箱2的位置为上下两层,并成平面垂直分布,气流流出产生搅拌漩涡,超细重质碳酸钙与改性剂得到充分接触,延长了反应时间。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装置本体(1)包括搅拌箱(2),所述搅拌箱(2)两侧分别设有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改性剂储存箱(4),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上端设有第一导管(5)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一导管(5)上设有第一引风机(6),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侧面设有第二导管(7)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二导管(7)上设有第二引风机(8),所述改性剂储存箱(4)上端设有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三导管(9)上设有第三引风机(10),所述改性剂储存箱(4)侧面设有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四导管(11)上设有第四引风机(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装置本体(1)包括搅拌箱(2),所述搅拌箱(2)两侧分别设有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改性剂储存箱(4),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上端设有第一导管(5)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一导管(5)上设有第一引风机(6),所述超细重质碳酸钙储存箱(3)侧面设有第二导管(7)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二导管(7)上设有第二引风机(8),所述改性剂储存箱(4)上端设有第三导管(9)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三导管(9)上设有第三引风机(10),所述改性剂储存箱(4)侧面设有第四导管(11)延伸进入所述搅拌箱(2)内腔,所述第四导管(11)上设有第四引风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5)延伸进入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豪源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