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
,尤其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一般依赖手机进行实时导航,手机通过车载手机支架固定于车辆前部的操作面板处。而目前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多样,为保证支架对手机的夹紧力,避免在紧急刹车或突发状况时手机脱离支架而飞出,现有的手机支架具有对称设置的夹块对手机进行夹紧,夹块伸出支架外,造成手机支架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不够小巧精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支架过大、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壳体,所述支架壳体的侧部设有可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平行设置且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相对设置且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三支臂,以及与所述第二支臂相对设置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的侧部设有可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平行设置且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相对设置且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三支臂,以及与所述第二支臂相对设置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第一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与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向外旋转伸出时,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及第四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的侧部设有可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平行设置且向外旋转伸出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相对设置且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三支臂,以及与所述第二支臂相对设置可向外旋转打开向内旋转收纳的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第一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与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向外旋转伸出时,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及第四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的一端部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旁侧分别设有第一啮合齿及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第二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分别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啮合齿、第二啮合齿啮合的第一齿圈及第二齿圈;所述支架壳体的另一端部相对设置有第三定位柱与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的旁侧分别设有第三啮合齿及第四啮合齿,所述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第二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第二端部分别设有可与所述第三啮合齿、第四啮合齿啮合的第三齿圈及第四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及第四齿圈部分裸露于所述支架壳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一端两侧部平行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朝外呈开口状,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端部,所述第一啮合齿、第二啮合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分别由所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