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6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漆料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和伸缩片,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下搅拌叶片通过伸缩片连接内筒,电机通过固定轴连接内筒;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调节杆和连接杆,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固定轴,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和调节杆,旋转把手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且固定轴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固定孔和固定槽内插接有固定销。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搅拌叶片长度进行调节,提供不同的上料速度,进而满足各种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漆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涂料是用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依据涂料中粘合剂类别,水性涂料被分为两大类:天然物质或矿物质(如硅酸钾)的天然水性涂料和人工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的石油化工水性涂料。人工合成树脂类的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涂料、水稀释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乳胶涂料)3种。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树脂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种改性物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水溶醇酸树脂、水溶环氧树脂及无机高分子水性树脂等。在上料时,需要将原料混合均匀后送至后续生产设备,目前的搅拌主要是依靠人工或者搅拌机,而搅拌机只是利用一个搅拌杆为倒U字形的搅拌机进行,效率低,而且搅拌的效果不好,不能将原料很好地混合,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申请号为CN201720040449.X的文件提供了一种水性环保涂料上料系统,通过设置内筒,使得物料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只是在一个筒内循环,而是分成了多个内循环和局部循环,但是在对漆料进行上料过程中,由于外部的弧形搅拌叶片位置、长度弧度一致,在对上料速度进行调节时,只能调节电机的转速对其上料速度进行控制,电机速度低于上料速度时,会影响工作进度,进而造成额外的工作时长,降低工作效率。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其可以通过旋转叶片长度的调节,实现不同速度的上料,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和伸缩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所述下搅拌叶片通过伸缩片连接内筒,所述电机通过固定轴连接内筒;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固定轴,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和调节杆,所述旋转把手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孔和固定槽内插接有固定销。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外筒上设有活动的挡片,且所述外筒上设有移动槽,所述挡片通过活动销连接移动槽。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挡片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扰流条,所述扰流条呈波浪形设置。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外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材质为钢丝网。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内筒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杆活动于该限位槽内。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固定槽上下排列,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防滑凸起。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旋转把手套接固定轴,且所述旋转把手为梅花状。根据本技术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所述伸缩片由若干片钢片组成,且所述伸缩片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和伸缩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所述下搅拌叶片通过伸缩片连接内筒,所述电机通过固定轴连接内筒,利用电机和固定轴带动内筒实现旋转,利用内筒外侧的搅拌叶片对外筒内的漆料进行搅拌和上料,提高上料过程中的漆料均匀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固定轴,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和调节杆,所述旋转把手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孔和固定槽内插接有固定销,利用旋转把手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杆和与之连接的下搅拌叶片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对搅拌叶片长度的调节,便于针对不同上料速度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调节装置对搅拌叶片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在电机调速发生改变的同时实现二次调节,针对不同的上料要求实现不同的上料速度,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旋转把手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内筒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搅拌叶片与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固定轴和旋转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伸缩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1-外筒,12-内筒,121-限位槽,21-电机,22-固定轴,221-固定槽,23-搅拌叶片,231-上搅拌叶片,232-下搅拌叶片,24-伸缩片,241-固定环,31-旋转把手,311-固定孔,32-调节杆,33-连接杆,34-轴承,41-挡片,42-活动销,43-扰流条,51-进料口,52-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外筒11和内筒1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1、固定轴22、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23和伸缩片24,所述搅拌叶片23包括上搅拌叶片231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232,所述下搅拌叶片232通过伸缩片24连接内筒12,所述电机21通过固定轴22连接内筒12,利用电机21和固定轴22带动内筒12实现旋转,利用内筒12外侧的搅拌叶片23对外筒11内的漆料进行搅拌和上料,提高上料过程中的漆料均匀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31、调节杆32和连接杆33,所述调节杆31通过轴承34连接固定轴22,所述连接杆33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232和调节杆32,所述旋转把手31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311,且所述固定轴22上设有与固定孔311相匹配的固定槽221,所述固定孔311和固定槽221内插接有固定销,利用旋转把手31对调节杆32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杆33和与之连接的下搅拌叶片232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对搅拌叶片23长度的调节,便于针对不同上料速度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优选的是,本技术的外筒11上设有活动的挡片41,且所述外筒11上设有移动槽,所述挡片41通过活动销42连接移动槽,利用移动槽对挡片41的移动方向及移动位置进行限定,使其能够实现有效移动的同时,保证其不会出现掉落现象。移动槽为凸型结构,活动销42活动于凸型结构的移动槽内部。另外,本技术的挡片4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扰流条43,所述扰流条43呈波浪形设置,利用扰流条43对搅拌过程中的漆料流动实现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和伸缩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所述下搅拌叶片通过伸缩片连接内筒,所述电机通过固定轴连接内筒;/n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固定轴,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和调节杆,所述旋转把手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孔和固定槽内插接有固定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若干个环设的搅拌叶片和伸缩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与之套接的下搅拌叶片,所述下搅拌叶片通过伸缩片连接内筒,所述电机通过固定轴连接内筒;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调节杆和连接杆,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固定轴,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下搅拌叶片和调节杆,所述旋转把手上环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孔和固定槽内插接有固定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设有活动的挡片,且所述外筒上设有移动槽,所述挡片通过活动销连接移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漆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斌王树升刘波潘月龙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万众福利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