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6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包括光催化室、位于光催化室两端的进风室和出风室,还包括:间隔设置于光催化室内的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将光催化室分成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置有两个分别邻近腔室两侧设置的UV光源组件;沿垂直于废气流向的方向,每一个UV光源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UV光源组,两个UV光源组之间具有供废气流通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活性炭滤网用以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UV光源组件可以对活性炭滤网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充分光解、催化氧化,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处理,使废气达标排放,并能使活性炭再生,延长活性炭滤网的使用寿命。

Activated carbon photocatalytic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
技术介绍
实验室内存在的废气主要含有苯系物、甲醛、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以及恶臭气体成分,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实验室的有机废气的处理方式多为活性炭吸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活性炭吸附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气流流速快,处理效率不高;(二)、活性炭易饱和,影响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可以充分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并对有机物进行充分光解、催化氧化,以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并能使活性炭滤网再生。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包括光催化室、位于所述光催化室两端的进风室和出风室,还包括: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催化室内的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所述进风室与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与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与所述出风室之间形成第三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一UV光源组件和第二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一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进风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三UV光源组件和第四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三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四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五UV光源组件和第六UV光源组件,所述第五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六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出风室的连接处;沿垂直于废气流向的方向,每一个所述UV光源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UV光源组,两个UV光源组之间具有供废气流通的通道。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上下两端和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光催化室的顶部和底部抵接,所述UV光源组的上端与所述光催化室的顶部之间具有供废气流通的通道。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沿废气的流向所述光催化室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六个光源安装支架,所述UV光源组包括若干个UV光源和与所述UV光源电连接的镇流器,所述UV光源安装于所述光源安装支架上。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催化室的顶部具有一开口和用以选择性封堵该开口的封板。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板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光催化室的开口处卡接。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室和所述出风室均为锥形结构,所述进风室远离所述光催化室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进风室与所述光催化室连接的一端的尺寸,所述出风室远离所述光催化室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出风室与所述光催化室连接的一端的尺寸。作为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催化室、所述进风室和所述出风室均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用以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每个活性炭滤网的两侧均安装有UV光源组件,UV光源组件可以对活性炭滤网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充分光解、催化氧化,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处理,使废气达标排放,并能使活性炭再生,延长活性炭滤网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不包括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UV光源与镇流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催化室;2、进风室;3、出风室;4、第一活性炭滤网;5、第二活性炭滤网;61、第一UV光源组件;62、第二UV光源组件;63、第三UV光源组件;64、第四UV光源组件;65、第五UV光源组件;66、第六UV光源组件;610、UV光源组;611、UV光源;612、镇流器;7、光源安装支架;8、封板;8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包括光催化室1、位于光催化室1两端的进风室2和出风室3,还包括: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于光催化室1内的第一活性炭滤网4和第二活性炭滤网5,进风室2与第一活性炭滤网4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第一活性炭滤网4与第二活性炭滤网5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第二活性炭滤网5与出风室3之间形成第三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一UV光源组件61和第二UV光源组件62,第一UV光源组件61安装于光催化室1与进风室2的连接处,第二UV光源组件62邻近第一活性炭滤网4的侧壁安装;位于第二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三UV光源组件63和第四UV光源组件64,第三UV光源组件63邻近第一活性炭滤网4的侧壁安装,第四UV光源组件64邻近第二活性炭滤网5的侧壁安装;位于第三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包括光催化室、位于所述光催化室两端的进风室和出风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催化室内的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所述进风室与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与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与所述出风室之间形成第三腔室;/n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一UV光源组件和第二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一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进风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n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三UV光源组件和第四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三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四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n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五UV光源组件和第六UV光源组件,所述第五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六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出风室的连接处;/n沿垂直于废气流向的方向,每一个所述UV光源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UV光源组,两个UV光源组之间具有供废气流通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光催化处理器,包括光催化室、位于所述光催化室两端的进风室和出风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催化室内的第一活性炭滤网和第二活性炭滤网,所述进风室与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与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与所述出风室之间形成第三腔室;
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一UV光源组件和第二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一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进风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
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三UV光源组件和第四UV光源组件,所述第三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四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
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且沿废气的流向间隔设置的两个UV光源组件,分别为第五UV光源组件和第六UV光源组件,所述第五UV光源组件邻近所述第二活性炭滤网的侧壁安装,所述第六UV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光催化室与所述出风室的连接处;
沿垂直于废气流向的方向,每一个所述UV光源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UV光源组,两个UV光源组之间具有供废气流通的通道。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鑫周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东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