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47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2
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竖向构件;竖向构件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水管托架和燃气管托架,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其中,电线托架位于水管托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且扣板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且一组扣板单元沿纵向拼接连接;其中,前侧的扣板单元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与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电气管线安装方式存在的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施工过程繁琐以及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
本技术属于安装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安装工程中对电气管线的安装通常采用开槽隐蔽式或者吊顶隐蔽式;其中,开槽隐蔽式为:在地面或者墙壁开槽,把水、电、气管线、水路管线埋设在墙面或地面内,再进行封堵;吊顶隐蔽式为:将水、电、气管线预埋在天花板或者吊顶上面。这些安装线路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2)施工过程中交叉施工,工序繁琐;3)不能准确定位线路故障位置,需要大面积拆除地面或者墙面或者顶面,逐步排除故障,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要解决传统的电气管线安装方式存在的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施工过程繁琐以及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所述竖向构件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水管托架和燃气管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2)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3)位于水管托架(4)的上方;所述安装槽(2)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6),且扣板(6)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6)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6.1),且一组扣板单元(6.1)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6.1)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6.1)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2)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3)位于水管托架(4)的上方;所述安装槽(2)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6),且扣板(6)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6)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6.1),且一组扣板单元(6.1)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6.1)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6.1)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6.1)与安装槽(2)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为剪力墙或者为结构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的深度为不小于50mm;安装槽(2)的高度为200mm~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的外表面颜色各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托架(3)水平安装在安装槽(2)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电线托架(3)的内侧边与安装槽(2)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堂王维国戴开元卢赟钦王晓伟戴嘉强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