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铜线灯,特指一种车载铜线灯,包括铜线组和设置在铜线组上的若干个发光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和发光体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所述铜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所述铜线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每个发光体发出相同颜色或者不同颜色的光,控制装置对发光体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光线柔和,无炫目,增加驾驶乐趣,同时,方便在光线较暗的车内或者夜晚找寻充电中的数据线及手机等数码设备,完成更换数据线类型等操作,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推广。
A vehicle copper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铜线灯
本技术属于灯具
,涉及一种铜线灯,特指一种车载铜线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出行越来越频繁,长途驾驶时,人们使用的手机等数码设备需要进行充电,现有的车载铜线灯只有发光的效果,功能比较单一,现有的数据线通常只包括导线及设置于导线外的绝缘层,只有充电和传输功能,在光线较暗的车内不利于找寻充电中的数据线及数码设备,而且现有的数据线美观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铜线灯,具有八种模式的发光效果和充电功能,增加驾驶乐趣,同时,方便在光线较暗的车内找寻充电中的数据线及手机等数码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包括铜线组和设置在铜线组上的若干个发光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和发光体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所述铜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所述铜线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罩盖包括上罩盖和下罩盖,所述上罩盖上设置有扣槽,所述下罩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扣槽配合的扣柱,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上罩盖、下罩盖相互拼接后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罩盖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方的限位柱,所述下罩盖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承托部,所述限位柱和承托部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罩盖内。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罩盖内。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轻触开关,轻触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罩盖上设置有用于轻触开关伸出的通孔,所述轻触开关上套设有方便手动按压的按压套,按压套的顶部伸出所述通孔。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通孔的周侧成型有方便手指按压的凹槽。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铜线组包括至少三根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和两根用于导电的电源线,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信号线之间电连接有电阻元件。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透光绝缘保护层的两端分别套设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上,并在两端端口处设置有连接部。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发光体为LED灯珠,所述透光绝缘保护层为圆管,所述铜线组位于所述圆管内,并与所述透光绝缘保护层的内管壁之间存在空隙。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透光绝缘保护层的内壁面设置有光散射颗粒层。在上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中,所述输入接口为USB插头或与汽车点烟器相适配的插头;所述输出接口为Micro-USB接口、LightningDock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包括铜线组和设置在铜线组上的若干个发光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和发光体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所述铜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所述铜线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每个发光体发出相同颜色或者不同颜色的光,控制装置对发光体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具有波浪前进后退、星星闪烁跑马变化、单灯渐明渐暗、跑马闪烁、双灯渐明渐暗、星星闪烁/爆闪、常亮和合并从波浪前进后退到常亮依次变化八种模式的发光效果和充电功能,光线柔和,无炫目,并且在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轻触开关,每按一下轻触开关,变化一种模式的发光效果,增加驾驶乐趣,在不需要发光体发光时,可以按压轻触开关关闭发光体,同时,方便在光线较暗的车内或者夜晚找寻充电中的数据线及手机等数码设备,方便找到充电中数码设备的充电接口,完成更换数据线类型等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发光模式示意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1-铜线组;2-发光体;3-透光绝缘保护层;4-控制装置;5-输入接口;6-罩盖;7-上罩盖;8-下罩盖;9-空腔;10-轻触开关;12-按压套;13-凹槽;14-信号线;15-电源线;16-电阻元件;17-输出接口;18-扣槽;19-扣柱;20-限位柱;21-承托部;22-内螺纹柱;23-螺钉;24-光散射颗粒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车载铜线灯,包括铜线组1和设置在铜线组1上的若干个发光体2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1和发光体2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3,所述铜线组1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17,所述铜线组1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2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5,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6,输入接口5设置在所述罩盖6上。所述上罩盖7、下罩盖8均由透明塑料加工而成,更加时尚精致,上罩盖7和下罩盖8在电路板的外侧相互拼接后形成立体形状,将电路板和铜线组1的连接处、电阻元件16包覆在上罩盖7和下罩盖8形成的空腔9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元器件粘附灰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铜线灯的使用寿命,当输入接口5通电后,每个发光体2发出颜色相同或不同的光,使用者通过透光绝缘保护层3观察发光体2发出的光,透光绝缘保护层3使得发光体2透出的光线不刺眼,让人感觉柔和、无炫目和美观,控制装置4的电路板对发光体2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具有波浪前进后退、星星闪烁跑马变化、单灯渐明渐暗、跑马闪烁、双灯渐明渐暗、星星闪烁/爆闪、常亮和合并从波浪前进后退到常亮依次变化八种模式的发光效果和充电的功能,增加驾驶乐趣,同时,方便在光线较暗的车内或者夜晚找寻充电中的数据线及手机,方便找到充电中数码设备的充电接口,完成更换数据线类型等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推广应用。进一步地,所述罩盖6包括上罩盖7和下罩盖8,所述上罩盖7上设置有扣槽18,所述下罩盖8上设置有与所述扣槽18配合的扣柱19,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上罩盖7、下罩盖8相互拼接后形成的空腔9内,所述上罩盖7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方的限位柱20,所述下罩盖8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承托部21,所述限位柱20和承托部21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罩盖6内。扣槽18和扣柱19使得罩盖6的拆装更加方便,且相互拼接后十分牢固,限位柱20和承托部21对电路板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同时,扣槽18的边沿也对电路板有限位作用,使得电路板在空腔9内不晃动。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23固定在罩盖6内。可以在所述上罩盖7或上罩盖8成型有内螺纹柱22,所述电路板上穿设有与内螺纹柱22配合的螺钉23,使得电路板更加稳固地固定在罩盖6内。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轻触开关10,轻触开关1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罩盖6上设置有用于轻触开关10伸出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铜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线组和设置在铜线组上的若干个发光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和发光体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所述铜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所述铜线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铜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线组和设置在铜线组上的若干个发光体以及包覆在所述铜线组和发光体外部的透光绝缘保护层,所述铜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出接口,所述铜线组的另一端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发光状态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有输入接口,所述电路板外设置有罩盖,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罩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包括上罩盖和下罩盖,所述上罩盖上设置有扣槽,所述下罩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扣槽配合的扣柱,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上罩盖、下罩盖相互拼接后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罩盖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方的限位柱,所述下罩盖上成型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承托部,所述限位柱和承托部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罩盖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罩盖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铜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轻触开关,轻触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罩盖上设置有用于轻触开关伸出的通孔,所述轻触开关上套设有方便手动按压的按压套,按压套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镇健,
申请(专利权)人:彭镇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