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第一立柱和器材主体,第一立柱上端与扶手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能够相对器材主体前后转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扶手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扶手上连接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跑步机扶手展开、折叠便捷灵活,展开后稳定可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
Folding fitnes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健身器材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是折叠式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健身器材是用于锻炼身体的一种工具,如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健身器材,它能够使使用者在进行跑步或者行走运动的同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跑步机的立柱通常为永久固定的,在不使用时,跑步机依旧占用较大空间,设计不合理,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款扶手方便折叠的跑步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折叠式健身器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第一立柱和器材主体,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与所述扶手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扶手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所述扶手上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扶手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的三个端点构成三角形机构。对扶手进行三角定位,保证扶手不会前后转动或摆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所述扶手、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器材主体之间连接的四个端点构成四边形机构。第二立柱与支撑杆配合,将扶手进行定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器材主体两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左右对称设置两套,提升扶手被定位后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一立柱上端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立柱前后转动。折叠时扶手翻转有助于提升折叠的便捷性。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二立柱上端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立柱前后转动。折叠时扶手翻转有助于提升折叠的便捷性。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前后分布于所述器材主体的侧边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对应的位置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扶手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一连接件的设计降低了与第一立柱以及与第二立柱的连接难度,便于加工。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第一立柱和器材主体,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与所述扶手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所述扶手上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跑步机扶手展开、折叠便捷灵活,展开后稳定可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支撑杆4和器材主体5,优选的,在扶手与器材主体两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立柱。左右对称设置两套,提升扶手被定位后的稳定性与牢固性。所述支撑杆为任意能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的部件均可。所述第一立柱2上端与所述扶手1相连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立柱2前后转动,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5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2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5前后转动,优选的,所述扶手1与所述第一立柱2上端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立柱2前后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2连接在所述扶手1底面上。所述第二立柱3上端与所述扶手1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5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3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5前后转动,优选的,所述扶手1与所述第二立柱3上端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立柱3前后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3连接在所述扶手1底面上。所述支撑杆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2以及所述扶手1相连,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在支撑杆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时,支撑杆4一端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另一端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包括支撑杆与第一立柱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与扶手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以及支撑杆与扶手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与第一立柱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通过任意能够将支撑杆该端固定且可拆卸分离的部件均可,如螺栓。其中,所述第一立柱2、所述扶手1和所述支撑杆4之间连接的三个端点构成三角形机构,所述第二立柱3、所述扶手1、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器材主体5之间连接的四个端点构成四边形机构。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第二立柱3前后分布于所述器材主体5的侧边处。优选的,所述扶手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第二立柱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相连,优选的,第一立柱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立柱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第一连接件的设计降低了与第一立柱以及与第二立柱的连接难度,便于加工。优选的,所述器材主体5侧边处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1,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第二立柱3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1相连,优选的,第一立柱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立柱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第二连接件的设计降低了与第一立柱以及与第二立柱的连接难度,便于加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立柱相连,其余均相同。参见图2,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支撑杆4和器材主体5,所述第一立柱2上端与所述扶手1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5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2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5前后转动,所述第二立柱3上端与所述扶手1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5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3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5前后转动,所述支撑杆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2以及所述第二立柱3相连,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第一立柱和器材主体,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与所述扶手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扶手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所述扶手上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健身器材,包括扶手、第一立柱和器材主体,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与所述扶手相连,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扶手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所述扶手上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与所述器材主体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柱能够相对所述器材主体前后转动,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固定后,所述扶手被定位,当所述支撑杆中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一端拆卸后,所述扶手可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扶手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的三个端点构成三角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扶手、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器材主体之间连接的四个端点构成四边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材主体两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一立柱上端活动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立柱前后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玉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