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所述训练器包括相互对称固定设置的支撑架,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往下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根不同高度的横杆,位于最底端的横杆上向外伸出若干条悬挂杆,位于最底端横杆上方的横杆设置有抓体,在悬挂杆的悬挂有吊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训练器可以随时且循序渐进地完成手指力量、手臂力量、腿部训练和身体其他部位训练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携带,适应范围广,适合安装在各种场地进行行训练。
A core strength training device for rock clim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运动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
技术介绍
攀岩运动是锻炼人体肌肉力量的好方式,近年来,攀岩运动虽然广为人知,攀岩运动也很容易在室外进行,而攀岩运动运动模式看似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进行的,因为攀岩运动对人体的要求的条件比一般运动更高,它要求攀岩爱好具备很大的力量和柔软性。攀岩者在进行攀岩时,需要以手指抓住(或勾住)岩石块,进而以手指和手臂的力量抵抗重力将身体撑起,所以手指、手臂肌肉等其他身体部位的强度对于能否顺利的进行攀岩运动相当重要。因此,攀岩运动的爱好者对人体核心力量进行训练是必修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才能适应攀岩运动中各种要求。而目前常见的攀岩训练器大多仅仅是训练手指的力量,只能提高手指和手臂肌肉的核心力量,而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核心力量训练强度仍然较为不足,为此需要研究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以增强人体核心力量训练,以提高人体的肌肉力量、柔软性承、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根据本技术的训练器可以随时且循序渐进地完成手指力量、手臂力量、腿部训练和身体其他部位训练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携带,适应范围广,适合安装在各种场地进行行训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所述训练器包括相互对称固定设置的支撑架,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往下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根不同高度的横杆,位于最底端的横杆上向外伸出若干条悬挂杆,位于最底端横杆上方的横杆设置有抓体,在悬挂杆的悬挂有吊圈。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圈通过吊绳与所述悬挂杆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吊绳上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上下分别通过吊绳与所述悬挂杆和吊圈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吊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筒体、设置在连接筒体内的过渡连接体和压力测量片,在连接筒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报警指示盒,该连接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封闭,在所述过渡连接体的下端截面上设置所述压力测量片,该过渡连接体的下端截面通过压力测量片与所述连接筒体的底端内壁接触,所述压力测量片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指示盒电气连接,所述连接筒体的顶端向上伸出上连接杆,该上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套圈,所述连接筒体的顶端依次通过套圈和吊绳与所述悬挂杆连接,所述过渡连接体的下端中央连接有下连接杆,该下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过渡连接体的下端铰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穿过连接筒体的底端与所述吊圈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报警指示盒内设置有电池、缓冲延时电路、发光指示电路和风鸣报警器,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缓冲延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压力测量片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缓冲延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该缓冲延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发光指示电路和风鸣报警器连接。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有两个。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或棉布垫,其厚度为6mm-12mm。从而确保了吊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意外刮伤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了训练时的安全。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抓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手指孔,所述抓体为圆球型体、锥形体、倒锥形体、圆柱型体、方型体、葫芦型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为攀岩爱好者提供一种核心力量训练器,可以随时且循序渐进地完成手指力量、手臂力量、腿部训练和身体其他部位训练的目的,其核心训练器的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携带,适应范围广,适合安装在各种场地进行行训练;(2)、本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单指或多指力量、手臂力量、腿部训练和身体其他部位训练,可以在短期能使各部位的核心力量训练得到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报警指示盒内的电气控制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缓冲延时电路原理图;附图中,支撑架1,横杆2,悬挂杆3,抓体20,吊圈30,吊绳31,连接件32,防护垫33,报警指示盒33,连接筒体320,过渡连接体321,压力测量片322,上连接杆323,套圈324,下连接杆32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所述训练器包括相互对称固定设置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至少设置有两个,从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往下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根不同高度的横杆2,位于最底端的横杆2上向外伸出若干条悬挂杆3,位于最底端横杆2上方的横杆2设置有抓体20,在所述抓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手指孔(未图示),所述抓体为圆球型体、锥形体、倒锥形体、圆柱型体、方型体、葫芦型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悬挂杆3的悬挂有吊圈30,每个吊圈30的高度相同或不相同,所述吊圈30通过吊绳31与所述悬挂杆3连接,在所述吊绳31设置有连接件32,该连接件32的上下分别通过吊绳31与所述悬挂杆3和吊圈30连接,在吊圈30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33,所述防护垫33为橡胶垫或棉布垫,其厚度为6mm-12mm;训练者可以用手抓住横杆2或抓住抓体20,然后将脚后跟挂在吊圈30内进行引体向上训练操作,从而实现手臂肌和腿部肉力量的训练,或者用手指插入所述手指孔50内进行手指力量的训练,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地完成手指力量、手臂力量和腿部训练的目的。所述连接件32包括连接筒体320、设置在连接筒体1内的过渡连接体321和压力测量片322,所述过渡连接体321为减震弹簧,在连接筒体320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报警指示盒33,该连接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封闭,在所述过渡连接体321的下端截面上设置所述压力测量片322,该过渡连接体321的下端截面通过压力测量片322与所述连接筒体320的底端内壁接触,所述压力测量片322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指示盒33电气连接,所述连接筒体1的顶端向上伸出上连接杆323,该上连接杆323的上端设置有套圈324,所述连接筒体320的顶端依次通过套圈324和吊绳31与所述悬挂杆3连接,所述过渡连接体321的下端中央连接有下连接杆325,该下连接杆325的上端与所述过渡连接体321的下端铰接,下连接杆325的下端穿过连接筒体1的底端与所述吊圈30连接;在所述报警指示盒33内设置有电池、缓冲延时电路、发光指示电路和蜂鸣器B1,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缓冲延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压力测量片322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缓冲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相互对称固定设置的支撑架,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往下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根不同高度的横杆,位于最底端的横杆上向外伸出若干条悬挂杆,位于最底端横杆上方的横杆设置有抓体,在悬挂杆的悬挂有吊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相互对称固定设置的支撑架,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往下水平固定设置有若干根不同高度的横杆,位于最底端的横杆上向外伸出若干条悬挂杆,位于最底端横杆上方的横杆设置有抓体,在悬挂杆的悬挂有吊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圈通过吊绳与所述悬挂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绳上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上下分别通过吊绳与所述悬挂杆和吊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吊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攀岩用核心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筒体、设置在连接筒体内的过渡连接体和压力测量片,在连接筒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报警指示盒,该连接筒体的顶端和底端封闭,在所述过渡连接体的下端截面上设置所述压力测量片,该过渡连接体的下端截面通过压力测量片与所述连接筒体的底端内壁接触,所述压力测量片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指示盒电气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双瑗,莫双溪,潘小珊,任桂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