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及电池注液静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2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及电池注液静置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包括用于供注液后电池进行静置的仓体以及用于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的传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通过内部传送单元对分次注液后的电池进行传动,使得电池在传动的状态下完成静置,进而加速了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浸润和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解决了现有电池浸润不均匀的问题,缩短电池高温静置的时间。

High temperature static device for battery liquid injection and static system for battery liquid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及电池注液静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及电池注液静置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和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新一代绿色环保、可循环新能源之一,因其能量比较高、使用储存寿命长、额定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工作范围宽、高功率承受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航天航空、电子通讯、军事、民用小型电器等方面。但随其在各个领域的大量应用,相应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电池性能不完善,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减少、安全性能降低、容量不达标日益突出,而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浸润效果直接影响着电池性能。锂离子电池注液时主要是让电解液在电池内流动,排出空气占据空间体积,这些空间主要为:外壳内自由空隙、正负极片及隔膜层间隙、正负极片及隔膜内孔隙。由于电解液注液量远大于电池壳体自由空隙体积,且随着锂离子电池注液时间的缩短,电池在注液结束后,往往电解液仍未全部占据空间体积,因此需要采用注液后的静置来配合完成电解液的浸润。现有的静置普遍在专门的静置厂房内进行,经长时间(10~20h)静置工序达到电解液完全浸润的效果,但是,这种注液后的静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投资成本、人工成本、厂房建设成本和电池制作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加速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浸润和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解决现有电池浸润不均匀问题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及电池注液静置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包括用于供注液后电池进行静置的仓体以及用于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的传送单元。可选地,所述仓体内部设有用于将仓体内温度控制在45-65度之间的温控单元。可选地,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第三传送带,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将电池从所述第一传送带推动至所述第三传送带以继续传动的推动单元。可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顺次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传送。可选地,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电池是否运动至所述第三传送带位置处的感应单元。可选地,所述推动单元包括能够沿往复直线运动的电机推杆。可选地,所述仓体的一侧开设有便于电池进出的开口,所述仓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输出注液完成的电池的出口。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注液静置系统,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注液的注液单元和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所述传送单元设置为能够带动经所述注液单元注液后的电池运动并将所述电池传送回至所述注液单元以进行后续注液。可选地,所述电池注液静置系统包括过渡单元,所述过渡单元包括能够将注液后的电池移动到所述仓体并将所述仓体中的电池移动到所述注液单元的堆垛机。可选地,所述注液单元包括用于在每次注液前对电池内部进行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通过内部传送单元对分次注液后的电池进行传动,使得电池在传动的状态下完成静置,进而加速了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浸润和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解决了现有电池浸润不均匀的问题,缩短电池高温静置的时间。另外,本技术的高温静置装置,相对于传统的静置厂房来说,显著减少了占地空间,设备成本低,还能够将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将注液与高温静置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浸润效果,提升电池性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注液静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仓体、2—传送单元、3—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第三传送带、6—推动单元、7—堆垛机、8—注液工位、9—周转单元、10—第一过渡仓、11—第二过渡仓、12—上料机械手、13—注液机械手、14—下料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包括用于供注液后电池进行静置的仓体1以及用于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的传送单元2,如图1和图2中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能够与用于给电池进行注液的注液单元相配合,通过仓体1内部传送单元2对注液后的电池进行传动,使得电池在传动的状态下完成静置,解决了现有电池浸润不均匀的问题,缩短了电池高温静置的时间。另外,本技术的高温静置装置,相对于传统的专设的静置厂房来说,显著减少了占地空间,设备成本低,本装置中的传送单元2设置为能够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可以理解为,传送单元2的设置路径是曲折的,由此可以减少容纳有传送单元2的仓体1占用空间,且由于传送单元2能够将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使得本装置能够与后文提及的分次注液过程的相匹配,使得电解液进入到电池内部之后产生变化,加速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浸润和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当然,本装置还可与传统的注液单元相结合,均能达到加速电解液在电池内部浸润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优化浸润效果,需要对高温静置装置内部温度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所述仓体1内部设有用于将仓体内温度控制在45-65度之间的温控单元。在该温度下,配合传送单元2对电池的运送,能够有效缩短静置时间,实现最佳浸润效果。传送单元2的设置路径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只要能够满足能够将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的要求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上文记载的曲折传送,所述传送单元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3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的第三传送带5,所述仓体1内设有用于将电池从所述第一传送带3推动至所述第三传送带5以继续传动的推动单元6。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三传送带5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顺次设置,以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传送。当然,传送带设置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固定架支撑,此处不作过多赘述。注液后的电池先到达第一传送带3,经第一传送带3依次传送至第三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4,最终回到注液单元以根据需要进行后续注液。当然,若无需后续注液,也可经第一传送带3传送后直接从仓体1排出,从而得到静置完成后的电池。结合图2,为方便传送过程顺利进行,优选将第一传送带3、第三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4设置为不同高度,详细来说,第一传送带3、第三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的设置高度依次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注液后电池进行静置的仓体(1)以及用于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的传送单元(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注液后电池进行静置的仓体(1)以及用于带动注液后的电池运动且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回注液单元进行后续注液的传送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内部设有用于将仓体内温度控制在45-65度之间的温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3)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的第三传送带(5),所述仓体(1)内设有用于将电池从所述第一传送带(3)推动至所述第三传送带(5)以继续传动的推动单元(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三传送带(5)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顺次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传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注液高温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带(3)上电池是否运动至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伟孙新乐陆贵权侯月朋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