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0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该器件包括四个通道的低电容单向集成ESD保护器件,每个通道均由串联的低电容二极管D1和低电容二极管D2组成,该四个通道均与低电压二极管D3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三颗芯片,二极管D1、D2、D3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同时满足高ESD泄放电流、低电容、低残压的性能要求。

An integrated Low Capacitance ESD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工艺
,具体为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尺寸不断缩小,电路的应用环境日趋复杂,集成电路面临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频率与冲击随之加强。在消费电子应用的接口端,诸如,DVI(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VisualInterface)、VGA(视频图形阵列接口,VideoGraphicsArrayInterface)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HDMI(高清数字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等经常受到ESD的冲击。随着数据传输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静电放电过程中的冲击电流越来越高,因此对于ESD保护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保护器件具有低电容、低残压、可以承受大电流冲击的能力。ESD保护器件从设计结构上,主要有二极管结构、三极管结构、晶闸管结构等,二极管结构主要利用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的钳位保护功能进行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通道的低电容单向集成ESD保护器件,每个通道均由串联的低电容二极管D1和低电容二极管D2组成,该四个通道均与低电压二极管D3并联;低电容二极管D1包括:P+衬底区(1),N+埋层(2),N-外延层(3),P+穿通区(4),STI隔离区(5),P+扩散区(7),N+扩散区(8),氧化层区(9),正面金属区(10),背面金属区(11);低电容二极管D2包括:P+衬底区(1),N+埋层(2),N-外延层(3),STI隔离区(5),P+扩散区(7),N+扩散区(8),氧化层区(9),正面金属区(10),背面金属区(11);低电压二极管D3包括: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通道的低电容单向集成ESD保护器件,每个通道均由串联的低电容二极管D1和低电容二极管D2组成,该四个通道均与低电压二极管D3并联;低电容二极管D1包括:P+衬底区(1),N+埋层(2),N-外延层(3),P+穿通区(4),STI隔离区(5),P+扩散区(7),N+扩散区(8),氧化层区(9),正面金属区(10),背面金属区(11);低电容二极管D2包括:P+衬底区(1),N+埋层(2),N-外延层(3),STI隔离区(5),P+扩散区(7),N+扩散区(8),氧化层区(9),正面金属区(10),背面金属区(11);低电压二极管D3包括:P+衬底区(1),N+埋层(2),N-外延层(3),P+穿通区(4),STI隔离区(5),P-扩散区(6),P+扩散区(7),N+扩散区(8),氧化层区(9),正面金属区(10),背面金属区(11)、N++扩散区(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的低电容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容二极管D1的阳极区由P+扩散区(7)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吉莱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