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6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包括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电池、信号接收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遥控器、刻度线、挂钩;所述底座下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升降系统,所述支架的的上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的升降系统内部含有电池和信号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按键部、显示屏、信号发射器。其优点表现在:遥控式升降杆的设计,解决了以往医护人员在进行脑室引流术时费时费力和调节高度不精确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Remote control ventricular drainage lif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
技术介绍
脑室穿刺引流临床大面积脑出血开颅术中常用的治疗手段,是脑肿瘤压迫所致颅内高压的急救手术;通过脑室引流,将脑脊液、颅内积血引流到脑外,从而减缓脑组织受压,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颇多,且对高度要求严格,术后脑室引流悬挂的高度通常应为引流滴壶顶点距离头皮穿刺点约为15-20cm,这样即可充分引流,又可维持正常颅内压;引流速度不宜过快,伴有脑积水的病人快速引流出大量的脑脊液可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脑膜或颅骨内板之间出现负压,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有脑室肿瘤者,一侧脑室压力突然降低,引起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可致肿瘤内出血;颅后窝占位病变者,突然降低压力可致小脑幕裂孔疝;引流量每天不得超过500毫升;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的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有血性;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的无菌操作;根据上述,临床实际工作中,因缺少对引流滴壶高度调节支撑器,因此大多数医生选择目测合适位置,悬挂在输液架上或者粘贴在床头,这样不仅高度精确性差,也不利于实时调整高度,由于手动调节费时费力,护理工作繁重,与此同时,当引流瓶装满引流液后,最终极大影响了脑室引流的安全性,鉴于以上缺陷,必要设计遥控式自动自动升降杆。中国专利文献:CN207119020U,公开日:2018.03.20,公开了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杆、升降杆、底座、托盘、调节螺套、挂钩、支撑杆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顶端与升降杆底端通过调节螺套连接,所述的升降杆上设有刻度,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支撑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托盘。中国专利文献:CN108744091A,公开日:2018.11.06,公开了脑室引流用调节式高度支撑器,包括固定板、夹板、固定套、升降杆、齿条、卡套、转轴、第一齿轮、齿轮套、第二齿轮、限位板、第一弹簧、固定轴、连板、放置盒、放置槽、滑槽、导电板、绝缘压板、第二弹簧、报警器、蓄电池、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上述专利文献:CN207119020U中的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利用调节螺套与支撑杆配合实现调整升降杆高度的目的,升降杆上设置刻度,护理人员无需随身袖带皮尺等量具,可直观测量引流高度;固定在支撑杆外壁的托盘方便放置引流物品,方便护理人员使用;底座设置滑轮,可方便整体装置的移动,同时本装置设置在病床旁,不影响病人翻身。专利文献:CN108744091A中的脑室引流用调节式高度支撑器通过监测报警设计,能够在引流瓶装满引流液后及时提醒医护人员,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了患者脑室引流的安全性,其次通过升降式引流滴壶放置机构的配合效果,不仅能够达到对引流滴壶的抬高放置,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引流滴壶进行高度调节,最终通过上述,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脑室引流的稳定、安全,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利用临床的推广应用。但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用遥控控制脑室引流升降杆高度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目前还未见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用遥控控制脑室引流升降杆高度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用遥控控制脑室引流升降杆高度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所述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包括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电池、信号接收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遥控器、刻度线、挂钩;所述底座下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升降系统,在所述升降系统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流袋挂钩;所述支架的的上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的升降系统内部含有电池和信号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按键部、显示屏、信号发射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系统可以根据遥控器的指示,控制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伸缩的高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子轮上设有刹车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系统上设有扬声器。本技术优点在于:1、遥控式升降杆的设计,解决了以往医护人员在进行脑室引流术时费时费力和调节高度不精确的问题,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滚子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滚子轮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移动升降杆的位置,刹车装置可固定升降杆的位置,防止升降杆的移动,造成手术的危险。3、可充电锂电池的设计可以减少电池更换次数。4、扬声器可方便医护人员不用看着遥控器屏幕,直接听着声音就能确定高度,更加简化操作时间。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前视图。附图3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结合的示意图。附图4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挂钩结合的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另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滚轮2、底座3、支架4、升降系统5、电池6、信号接收器7、第一伸缩杆8、第二伸缩杆9、遥控器10、刻度线11、挂钩12、按键部13、显示屏14、信号发射器15、刹车装置16、扬声器17、引流袋挂钩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包括滚轮1、底座2、支架3、升降系统4、电池5、信号接收器6、第一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8、遥控器9、刻度线10、挂钩11;请参照附图3、附图4,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结合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挂钩结合的示意图。所述底座2下部设有四个滚轮1,所述底座2上部设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侧面安装有升降系统4,在所述升降系统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流袋挂钩17;所述支架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侧面设有刻度线10;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1;所述的升降系统4内部含有电池5和信号接收器6;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所述遥控器9包括按键部12、显示屏13、信号发射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包括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电池、信号接收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遥控器、刻度线、挂钩;所述底座下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升降系统,在所述升降系统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流袋挂钩;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n所述的升降系统内部含有电池和信号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按键部、显示屏、信号发射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式脑室引流升降杆包括滚轮、底座、支架、升降系统、电池、信号接收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遥控器、刻度线、挂钩;所述底座下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安装有升降系统,在所述升降系统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流袋挂钩;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所述的升降系统内部含有电池和信号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按键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施莲瑶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