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5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3
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2)和定子(1);定子1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定子齿(11)和定子槽(12),定子齿(11)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转子(2)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槽相匹配的凸起(21),以将转子(2)固定在定子(1)内。其通过形状的改进保证了增强的性能并且能够在考虑到成本削减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解决现有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对绕线生产工艺要求极高、且产品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解决补偿电路复杂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补偿结构简单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
旋转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技术介绍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是一种输出电压随转子转角变化的信号元件,利用气隙磁阻变化而输出信号变化的旋转变压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气隙变化和磁阻变化,而使输出绕组的感生电压随机械转角作相应正弦或余弦变化的角度传感元件。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多用于高精度及各种控制式电气变速双通道系统,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位置与速度的检测。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一般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以动力传输路线分类,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连式,以上三种传输路线在电动机参与传动时都需要速度反馈,控制器收到速度反馈信号后控制电动机驱动机构将车速稳定在目标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通过形状的改进保证了增强的性能并且能够在考虑到成本削减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解决现有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对绕线生产工艺要求极高、且产品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解决补偿电路复杂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补偿结构简单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齿和槽,齿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转子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槽相匹配的凸起,以将转子固定在定子内。进一步的,第一输出绕组绕设于定子的齿上;第二输出绕组绕设于第一输出绕组上;输入绕组绕设于第二输出绕组上。进一步的,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进一步的,第一输出绕组为余弦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为正弦输出绕组。进一步的,一半的余弦输出绕组的绕向与另一半的余弦输出绕组的绕向相反;一半的正弦输出绕组的绕向与另一半的正弦输出绕组的绕向相反。进一步的,还包括:补偿绕组;补偿绕组绕设于定子的齿上,包括正弦补偿绕组和余弦补偿绕组;正弦补偿绕组和余弦补偿绕组分别绕设于不同的定子齿上。进一步的,余弦补偿绕组与余弦输出绕组串接呈一体设置,用以补偿余弦输出绕组的电压恒定分量;正弦补偿绕组与正弦输出绕组串接呈一体设置,用以补偿正弦输出绕组的电压恒定分量。进一步的,定子由硅钢片冲叠而成。进一步的,定子的外表面涂覆防腐涂层,防腐涂层的外表面设置绝缘保护层。进一步的,齿和槽设置为方形齿和槽,或弧形齿和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齿和槽,齿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转子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槽相匹配的凸起,以将转子固定在定子内。其通过形状的改进保证了增强的性能并且能够在考虑到成本削减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解决现有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对绕线生产工艺要求极高、且产品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解决补偿电路复杂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补偿结构简单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用于电动机及数控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定子齿槽结构将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都绕在齿槽内,且定子和转子是具有特殊形状的多层矽钢片。转子结构采用凸级设计,利用转子磁极的凸级效应,使得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之间的互感随转子的位置而变化,从而在输出绕组中感应出具有转子位置信息的正余弦电动势。没有电刷和滑环接触,工作可靠、抗冲击能力强,并能连续高速运行、寿命长。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速度反馈元件,转子和定子分离,无接触,采用无刷设计,有很高的防护等级;高强度的震动,不怕水和油污,使用寿命长;模块标准化,补偿技术,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研发成本。采用树脂成型封装,结构简单,成本低,环境要求不高,容易实现传动系统一体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定子;2-转子;11-定子齿;12-定子槽;2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2和定子1;定子1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定子齿11和定子槽12,定子齿11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转子2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定子槽12相匹配的凸起21,以将转子2固定在定子1内。具体地,定子1包括定子本体和定子齿11,定子1本体呈圆环状,定子1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定子齿11和定子槽12,多个定子齿11均匀排布于定子1的内圆周上,相邻两个定子齿11之间形成定子槽12。转子2环设于定子1的内圆周内,且与定子1同心设置。转子2的外圆周具有转子齿,即凸起21,定子1的内圆周具有定子齿11,转子2相对定子1的转动导致气隙磁场的变化,进而导致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上的感应电势的变化。可选的,转子2由带齿的选片叠制而成,不放任何绕组,实现无接触运行。可选的,定子1冲片内圆冲制有若干大齿,每个大齿上又冲制若干等分小齿,绕组安放在大齿槽中。转子2外圆表面冲制有若干等分小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绕组绕设于定子1的齿上;第二输出绕组绕设于第一输出绕组上;输入绕组绕设于第二输出绕组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及输入绕组分层设置,且依次为内层、中层及外层。使得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及输入绕组均绕设于定子1上,形成线圈排布均匀,空间对称性佳的内层和中间层。输入绕组、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沿定子1的轴向方向由内至外分层设置,以优化磁场的分布,且使得定子1的整体结构简洁明了。可选的,在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的直流电阻值和漆包线的线长成正比的情况下,缩短绕制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所需要的漆包线长度差,保证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的漆包线较为致密,空间对称性较佳。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具体地,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在线圈匝数相同的条件下,第一输出绕组直流电阻近似等于第二输出绕组直流电阻,同时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的漆包线长度近似相等,使得第一输出绕组和第二输出绕组输出的电压及电感对称,以提高旋转变压器的精度。在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和转子(2);/n所述定子(1)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定子齿(11)和定子槽(12),所述齿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n所述转子(2)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所述槽相匹配的凸起(21),以将所述转子(2)固定在所述定子(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和转子(2);
所述定子(1)形成为环形,其内圆周表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定子齿(11)和定子槽(12),所述齿上绕有第一输出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
所述转子(2)形成为环形,其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多个所述槽相匹配的凸起(21),以将所述转子(2)固定在所述定子(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绕组绕设于所述定子齿(11)上;
所述第二输出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输出绕组上;
所述输入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输出绕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绕组和所述第二输出绕组的线圈匝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绕组为余弦输出绕组,所述第二输出绕组为正弦输出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一半的所述余弦输出绕组的绕向与另一半的所述余弦输出绕组的绕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得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