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3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健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装置主体,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所述按摩装置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所述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所述第一按摩组件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连接。在按摩组件中心设置按摩柱,按摩柱可以模拟顶穴位的操作,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同时两个按摩组件通过滑轨连接,可以调整按摩组件之间的距离,更加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健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多年来,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肾小球疾病的几大临床症候群,如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等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并指导治疗,在肾活检技术开展以前,对肾脏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医务人员在对肾内科患者进行肾部按摩治疗时,常常需要对患者的肾部进行人工按摩,从而缓解肾部的疼痛,但不能很好的、系统的对肾部按摩治疗,恢复效果不明显,目前的按摩装置按摩的按摩位置固定,不能适合不同体型人使用。而且现有的按摩装置大多是模拟按摩手法进行,但不能实现顶穴位的操作,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深度按摩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装置主体,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所述按摩装置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所述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所述第一按摩组件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连接。在按摩主体上设置约束带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按摩装置固定在患者腰部,方便使用。设置两个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按摩组件连接,对两侧肾脏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组件上设置按摩球,按摩球可以模拟按摩动作进行按摩,同时在按摩组件中心设置按摩柱,按摩柱可以模拟顶穴位的操作,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同时两个按摩组件通过滑轨连接,可以调整按摩组件之间的距离,更加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连设置有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中心均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顶端设置有按摩球。驱动电机上设置蜗杆,蜗杆与斜齿轮啮合连接,斜齿轮再与直齿轮啮合连接,直齿轮作为按摩轮。采用斜齿轮过度连接,传动更加稳定。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按摩球旋转,电机的转动方向的改变按摩球的旋转方向,可以模拟更多的按摩动作。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振动轮,驱动电机与振动轮轮轴相连,所述振动轮上设置有3~5个齿纹,在所述振动轮边缘上设置有弹片,当所述振动轮旋转时,会带动弹片振动,所述弹片上设置有按摩柱。在驱动电机上设置振动轮,振动轮设置3~5个齿纹。在振动轮边缘设置弹片,弹片上设置有按摩柱。电极转动带动振动轮旋转,振动轮上的齿纹会间歇性地击打弹片,弹片带动按摩柱进行间歇性运动,更好的刺激穴位,达到深度按摩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第一按摩组件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的滑轨上设置有制动部件。优选地,所述滑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扦插在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一导轨底部设置有紧固螺丝。在导轨上设置制动部件,可以在使用时加以固定导轨,防止在使用时按摩部件发生位移,影响按摩效果。优选地,所述按摩球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按摩球上设置多个凸起,可以增加按摩效果。优选地,所述按摩组件上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按摩组件上设置有电磁发生装置。在按摩组件上设置红外加热装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增设电磁发生装置,可以进一步深度的按摩,增加按摩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在按摩主体上设置约束带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按摩装置固定在患者腰部,方便使用。设置两个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按摩组件连接,对两侧肾脏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组件上设置按摩球,按摩球可以模拟按摩动作进行按摩,同时在按摩组件中心设置按摩柱,按摩柱可以模拟顶穴位的操作,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同时两个按摩组件通过滑轨连接,可以调整按摩组件之间的距离,更加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本按摩装置能够达到更深度的按摩,而且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附图说明图1按摩装置示意图;图2按摩装置齿轮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1滑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实施例2滑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装置主体1,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2,按摩装置主体1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1,与第一驱动部件11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12;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第一按摩组件12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127,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128,第一按摩组件12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3连接。第一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11,与驱动电机11相连设置有蜗杆121,与蜗杆121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22和第二斜齿轮123,与第一斜齿轮122啮合设置有第一直齿轮124,与第二斜齿轮123啮合设置有第二直齿轮125,第一直齿轮124和第二直齿轮125中心均设置有轮轴126,轮轴126顶端设置有按摩球127。驱动电机11上设置有振动轮129,驱动电机11与振动轮129轮轴相连,振动轮129上设置有3个齿纹,在振动轮129边缘上设置有弹片130,当振动轮129旋转时,会带动弹片130振动,弹片130上设置有按摩柱128。第一按摩组件12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的滑轨上设置有制动部件。滑轨3包括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第二导轨32扦插在第一导轨31内,所述第一导轨底部设置有紧固螺丝33。按摩球127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按摩组件上设置有红外加热装置。按摩组件上设置有电磁发生装置。实施例2如图1、2、4所示,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装置主体1,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2,按摩装置主体1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1,与第一驱动部件11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12;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第一按摩组件12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127,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128,第一按摩组件12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3连接。第一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11,与驱动电机11相连设置有蜗杆121,与蜗杆121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22和第二斜齿轮123,与第一斜齿轮122啮合设置有第一直齿轮124,与第二斜齿轮123啮合设置有第二直齿轮125,第一直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装置主体,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所述按摩装置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所述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所述第一按摩组件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装置主体,与按摩装置主体相连的约束带,所述按摩装置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一按摩组件;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相连的第二按摩组件,所述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包括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按摩球,以及设置在第一按摩组件或第二按摩组件中心的按摩柱,所述第一按摩组件与第二按摩组件之间通过滑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度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连设置有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中心均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顶端设置有按摩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深度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焕丽郭文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康乃馨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