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明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2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和坐板,所述坐板的下端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壁上端和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条匹配的不规则齿轮,所述竖板的上端设有斜板,所述竖板的侧壁上部设有搁置板,所述坐板的上端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两个竖管,所述竖管的上端设有第一气囊,所述底板的上端右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上端设有与竖管连接的软管,所述车轮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气囊匹配的挤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患者主动能够对下肢和手部进行康复训练,而且能够对患者进行按摩,实用性强。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在现有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训练设备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十分困难,活动十分不便,大部分的康复器材都需患者进行主动使用,患者行动十分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使其无需患者主动能够对下肢和手部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和效率,而且能够对患者进行按摩,提高舒适性,并且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和坐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4)的下端设有矩形框(8),所述矩形框(8)的内壁上端和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齿条(18),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座(32),所述支撑座(32)的上端设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条(18)匹配的不规则齿轮(7),所述矩形框(8)的外壁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车轮(4),所述底板(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与车轮(4)匹配的导向槽(12),所述底板(1)的外壁左侧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上端设有斜板(13),所述竖板(3)的侧壁上部设有搁置板(2),所述坐板(14)的上端前部和后部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和坐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4)的下端设有矩形框(8),所述矩形框(8)的内壁上端和下端对称设有两个齿条(18),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座(32),所述支撑座(32)的上端设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有与齿条(18)匹配的不规则齿轮(7),所述矩形框(8)的外壁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车轮(4),所述底板(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与车轮(4)匹配的导向槽(12),所述底板(1)的外壁左侧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上端设有斜板(13),所述竖板(3)的侧壁上部设有搁置板(2),所述坐板(14)的上端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两个竖管(15),所述竖管(15)的上端设有第一气囊(16),所述底板(1)的上端右侧连接有挡板(28),所述挡板(28)的侧壁上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二气囊(29),所述第二气囊(29)的上端设有与竖管(15)连接的软管(17),所述车轮(4)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气囊(29)匹配的挤压板(30),所述坐板(14)的外壁右侧连接有靠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8)的外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