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94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和肩托板,耳套的顶部设有扭簧,耳套的内侧面设有耳夹,耳夹与耳套通过扭簧活动连接,且耳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肩托板由塑料板层和内窥器托构成,内窥器托设置于塑料板层的顶部,内窥器托和塑料板层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塑料板层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且内衬垫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内衬垫和固定绑带均与塑料板层固定连接,具有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的优点。

A fixation device for otorhinolaryngological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其中由于耳道比较曲折,并且脆弱,在检查和治疗时需要使用耳道内窥器进行帮助,然而目前耳道内窥器需要医生把持着使用,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感,因此构造一种能够用于固定的装置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具有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的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和肩托板,耳套的顶部设有扭簧,耳套的内侧面设有耳夹,耳夹与耳套通过扭簧活动连接,且耳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肩托板由塑料板层和内窥器托构成,内窥器托设置于塑料板层的顶部,内窥器托和塑料板层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塑料板层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且内衬垫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内衬垫和固定绑带均与塑料板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撑座由固定套和活动杆构成,固定套竖直设置于塑料板层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套的一侧贯穿有紧固螺丝,活动杆嵌入于固定套中,且活动杆与固定套活动连接,固定套与塑料板层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座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使用时首先将耳套通过耳夹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根据患者耳部位置,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并旋紧紧固螺丝将活动杆固定在固定套当中,此时将内窥器的窥探头穿过耳套的穿孔送入患者耳道内,将内窥器的机体放置到肩部的内窥器托上,这样就无需在操作全程把持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进一步的,内衬垫包括乳胶垫层和纱棉层,纱棉层覆盖于乳胶垫层的外表面,乳胶垫层与纱棉层缝合固定,通过设置的乳胶垫层增大肩托板与患者的肩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患者肩部的压强,减小压迫感,提高穿戴舒适度,同时纱棉层用于吸汗,也便于清洗。进一步的,固定绑带的端部设有子母扣,将固定绑带绕过患者腋下,使用母扣固定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使用方便快捷。进一步的,穿孔的底部设有底托,底托与耳套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托支撑内窥器的窥探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能够代替手部架持耳道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具体体现为:优点1:支撑座由固定套和活动杆构成,固定套竖直设置于塑料板层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套的一侧贯穿有紧固螺丝,活动杆嵌入于固定套中,且活动杆与固定套活动连接,固定套与塑料板层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座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使用时首先将耳套通过耳夹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根据患者耳部位置,调节内窥器托的高度,并旋紧紧固螺丝将活动杆固定在固定套当中,此时将内窥器的窥探头穿过耳套的穿孔送入患者耳道内,将内窥器的机体放置到肩部的内窥器托上,这样就无需在操作全程把持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优点2:内衬垫包括乳胶垫层和纱棉层,纱棉层覆盖于乳胶垫层的外表面,乳胶垫层与纱棉层缝合固定,通过设置的乳胶垫层增大肩托板与患者的肩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患者肩部的压强,减小压迫感,提高穿戴舒适度,同时纱棉层用于吸汗,也便于清洗。优点3:固定绑带的端部设有子母扣,将固定绑带绕过患者腋下,使用母扣固定后将肩托板穿戴至患者肩部,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的肩托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的肩托板A-A剖视图。图中所示序号:耳套1、穿孔2、底托3、扭簧4、耳夹5、肩托板6、内窥器托7、支撑座8、内衬垫9、固定绑带10、子母扣11、固定套12、活动杆13、紧固螺丝14、塑料板层15、乳胶垫层16和纱棉层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耳套1和肩托板6,耳套1的顶部设有扭簧4,耳套1的内侧面设有耳夹5,耳夹5与耳套1通过扭簧4活动连接,且耳套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2;肩托板6由塑料板层15和内窥器托7构成,内窥器托7设置于塑料板层15的顶部,内窥器托7和塑料板层15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8,塑料板层15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9,且内衬垫9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10,内衬垫9和固定绑带10均与塑料板层15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支撑座8由固定套12和活动杆13构成,固定套12竖直设置于塑料板层15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套12的一侧贯穿有紧固螺丝14,活动杆13嵌入于固定套12中,且活动杆13与固定套12活动连接,固定套12与塑料板层15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座8调节内窥器托7的高度,使用时首先将耳套1通过耳夹5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6穿戴至患者肩部,根据患者耳部位置,调节内窥器托7的高度,并旋紧紧固螺丝14将活动杆13固定在固定套12当中,此时将内窥器的窥探头穿过耳套1的穿孔2送入患者耳道内,将内窥器的机体放置到肩部的内窥器托7上,这样就无需在操作全程把持内窥器,避免产生手臂疲劳感;内衬垫9包括乳胶垫层16和纱棉层17,纱棉层17覆盖于乳胶垫层16的外表面,乳胶垫层16与纱棉层17缝合固定,通过设置的乳胶垫层16增大肩托板6与患者的肩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患者肩部的压强,减小压迫感,提高穿戴舒适度,同时纱棉层17用于吸汗,也便于清洗;固定绑带10的端部设有子母扣11,将固定绑带10绕过患者腋下,使用母扣11固定后将肩托板6穿戴至患者肩部,使用方便快捷;穿孔2的底部设有底托3,底托3与耳套1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托3支撑内窥器的窥探头。该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耳套1通过耳夹5夹于患者耳部,随后将肩托板6的固定绑带10绕过患者腋下,使用母扣11固定后将肩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1)和肩托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1)的顶部设有扭簧(4),所述耳套(1)的内侧面设有耳夹(5),所述耳夹(5)与所述耳套(1)通过所述扭簧(4)活动连接,且所述耳套(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2);所述肩托板(6)由塑料板层(15)和内窥器托(7)构成,所述内窥器托(7)设置于所述塑料板层(15)的顶部,所述内窥器托(7)和塑料板层(15)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8),所述塑料板层(15)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9),且所述内衬垫(9)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10),所述内衬垫(9)和固定绑带(10)均与所述塑料板层(1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包括耳套(1)和肩托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1)的顶部设有扭簧(4),所述耳套(1)的内侧面设有耳夹(5),所述耳夹(5)与所述耳套(1)通过所述扭簧(4)活动连接,且所述耳套(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2);所述肩托板(6)由塑料板层(15)和内窥器托(7)构成,所述内窥器托(7)设置于所述塑料板层(15)的顶部,所述内窥器托(7)和塑料板层(15)的中间区域设有支撑座(8),所述塑料板层(15)的内侧面具有内衬垫(9),且所述内衬垫(9)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绑带(10),所述内衬垫(9)和固定绑带(10)均与所述塑料板层(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耳鼻喉内窥器械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由固定套(12)和活动杆(13)构成,所述固定套(12)竖直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香张成帅杨立新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