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柱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84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柱和家用电器,该固定柱包括注塑成型的柱状本体,柱状本体包括支撑部(10)和设置在支撑部(10)上的安装部(20),支撑部(10)内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板(12);支撑筋板(12)倾斜设置在安装槽(11)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固定柱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表面出现缩水痕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固定柱的外表美观性,并且增强了固定柱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家用电器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柱和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柱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烹饪器具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其能够快速加热食物,且使用过程安全方便,因此,烹饪器具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常使用的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电水壶、电饭煲、煎烤机以及电火锅等。现有的烹饪器具内部一般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各种元器件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元器件的外壁固定在该螺钉孔内,从而保证元器件在烹饪器具内部的安装稳定性。目前的固定柱采用注塑成型,固定柱底部与烹饪器具的内壁连接,端部向烹饪器具的腔体延伸,且具有一定的延伸高度,螺钉孔一般位于固定柱的端部位置,从而在固定柱的内部形成中空的内腔。然而目前的固定柱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在表面形成缩水痕,影响其美观性。并且固定柱的底部与烹饪器具内壁连接位置易发生变形和断裂,降低了元器件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柱和家用电器,能够有效避免固定柱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表面出现缩水痕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固定柱的外表美观性,并且增强了固定柱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家用电器的结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柱,包括注塑成型的柱状本体,柱状本体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的安装部,支撑部内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板。支撑筋板倾斜设置在安装槽中。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柱,通过将注塑成型的柱状本体设置为支撑部和固定在支撑部上的安装部,利用支撑部对安装部进行固定、连接和支撑。通过在支撑部内开设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设置支撑筋板,通过调整安装槽的槽壁厚度以及支撑筋板的厚度,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固定柱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注塑件的壁厚相差较大而在外部出现缩水痕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固定柱外部的美观性,并且减小了缩水痕对固定住机械强度的影响,同时利用支撑筋板对安装槽的槽壁进行支撑,提高了固定柱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固定柱在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支撑筋板的至少一个侧缘与安装槽的槽底连接。通过将支撑筋板的至少一个侧缘与安装槽的槽底连接,可以利用槽壁对支撑筋板提供稳定支撑的基础,并且便于注塑成型的固定柱内支撑筋板的脱模过程。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安装槽包括相对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支撑筋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缘分别与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连接。通过将支撑筋板的相对两个侧缘分别与安装槽的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连接,利用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为支撑筋板的两个侧缘提供安装基础,保证支撑筋板在安装槽内的稳定设置,从而提高了固定柱的结构稳定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支撑筋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板,第一支撑筋板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支撑筋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板,第二支撑筋板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二预设夹角,且第二支撑筋板和第一支撑筋板相对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倾斜方向不同。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从而在不同的方向上对安装槽的槽壁进行支撑,提高了安装槽的结构稳定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相互交叉设置。通过将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交叉设置,可以在交叉处将两者连接,从而在安装槽内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避免安装槽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或断裂,保证了安装槽的结构稳定性和耐冲击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第一预设夹角和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均为15-75°。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支撑筋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支撑筋板,第三支撑筋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槽内。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三支撑筋板,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对安装槽进行支撑,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支撑筋板有多个,多个支撑筋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支撑筋板的板面相互平行。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多个支撑筋板,利用多个支撑筋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对安装槽的槽壁进行支撑,提高了安装槽在竖直方向上各个位置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多个支撑筋板的板面相互平行,可以为安装槽的槽壁提供较为均衡的支撑力,避免安装槽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或断裂。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支撑筋板的靠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的侧缘低于或齐平于安装槽的槽口。通过将支撑筋板的侧缘设置为低于或齐平于安装槽的槽口,可以避免支撑筋板的侧缘突出安装槽的槽口,从而利用安装槽对支撑筋板提供保护,避免支撑筋板与外部结构发生磨损,并且可以避免支撑筋板影响固定柱周围其余部件的安装。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柱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柱状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加强筋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安装部一侧向靠近支撑部一侧逐渐增加。通过在柱状本体的外部间隔设置加强筋,并且将加强筋的横截面积设置为由靠近安装部一侧向靠近支撑部一侧逐渐增加,可以利用加强筋对柱状本体的外部从各个方向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固定柱的结构稳定性。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加强筋位于柱状本体的外周上靠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通过将加强筋设置为靠近安装槽的槽口一侧,可以对安装槽槽口的薄弱部位有针对性的加强,避免安装槽的槽口变形。在上述的固定柱中,可选的是,安装槽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安装部一侧向靠近支撑部一侧逐渐增加。这样可以使得安装槽由安装部一侧向支撑部一侧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保证对安装部的稳定的支撑效果。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固定柱,固定柱位于壳体围成的容置腔内,固定柱的支撑部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通过在壳体的容置腔内设置上述的固定柱,利用固定柱的支撑部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利用固定部的安装部固定容置腔内的各种部件。通过在注塑成型的固定柱的支撑部内开设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设置支撑筋板,通过调整安装槽的槽壁厚度以及支撑筋板的厚度,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固定柱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注塑件的壁厚相差较大而在外部出现缩水痕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固定柱外部的美观性,并且减小了缩水痕对固定住机械强度的影响,同时利用支撑筋板对安装槽的槽壁进行支撑筋,提高了固定柱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家用电器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家用电器中,可选的是,固定柱的安装槽的槽口朝向容置腔中的电路板设置,且安装槽的槽口与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通过将固定柱的安装槽槽口朝向容置腔中的电路板设置,并且与电路板相互间隔,可以避免壳体外壁以及容置腔中的电子元件影响固定柱的脱模过程,从而减小家用电器的制造难度。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成型的柱状本体,所述柱状本体包括支撑部(10)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上的安装部(20),所述支撑部(10)内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板(12);/n所述支撑筋板(12)倾斜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成型的柱状本体,所述柱状本体包括支撑部(10)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上的安装部(20),所述支撑部(10)内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筋板(12);
所述支撑筋板(12)倾斜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12)的至少一个侧缘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1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包括相对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槽壁(112)和第二槽壁(113),所述支撑筋板(12)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缘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壁(112)和所述第二槽壁(1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筋板(121)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筋板(122),所述第一支撑筋板(121)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二支撑筋板(122)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二预设夹角,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122)和所述第一支撑筋板(121)相对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倾斜方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板(121)和所述第二支撑筋板(122)相互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和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均为15-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支撑筋板(123),所述第三支撑筋板(123)沿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