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蒸汽发生器及高温蒸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83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其包括蒸汽源和增温器,增温器的增温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通,从增温器的增温蒸汽出口冲出的蒸汽进入柜体内,增温器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加热管组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和外管,内管插装在外管内,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蒸汽折返通道与增温蒸汽出口连通,内管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管口,蒸汽加热器设置在内管中,内管与增温蒸汽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其包括柜体,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柜体内。本高温蒸柜设置有高温蒸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柜体内蒸汽的温度更高及蒸汽的分布更均匀,对实物的加工更节能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蒸汽发生器及高温蒸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
技术介绍
蒸柜一种常用的厨房设备,其原理是通过蒸柜产生的高温蒸汽来加工其内食物。现有的蒸柜通常在底部设置水盆,水盆的上端开口,通过加热器加热水盆内的水体至沸腾产生蒸汽,直接利用自然向上浮动的蒸汽来蒸煮柜内食物,但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蒸柜内的蒸汽的温度一般只能达到105℃左右,不能达到理想的食物加工温度从而影响食物加工的效率,而且加工出的食物的口感也会有所欠缺及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保留。另一方面,现有的蒸柜直接在产生蒸汽的水盆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当水盆内的水体沸腾时,沸腾的水体将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不但使得水盆内产生较大噪音,而且也会缩短液位传感器和自动补水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蒸汽温度的高温蒸汽发生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该蒸柜能产生更高温度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工,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增温蒸汽进口和增温蒸汽出口的增温器,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通,所述增温器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所述加热管组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插装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内管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管口,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进入所述增温器的蒸汽进入所述内管中并由所述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从所述蒸汽管口进入所述蒸汽折返通道,蒸汽在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中沿所述内管外壁流动进行再次加热,流经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源包括主水箱、水加热器、副水箱、浮球阀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水箱上设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口,所述浮球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副水箱内,所述主水箱和所述副水箱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箱的底部与所述副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水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水箱内,用于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所述主水箱的上部设有水箱蒸汽出口,所述水箱蒸汽出口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中间,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两侧,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双数,所述加热管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增温蒸汽进口的两边,当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大于两组的双数时,位于同一边的所述加热管组相互串联设置,蒸汽将依次通过相互串联的所述加热管组。进一步的,所述增温器包括四组所述加热管组,位于内侧的两组所述加热管组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一档增温开关控制,位于外侧的两组所述加热管组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二档增温开关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棒和连接头,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套管,所述加热棒插入所述内管内,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套管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口开设在所述内管的设有所述连接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内管的设有所述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外管的形状为圆形管或方形管。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含有所述的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柜体内,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蒸汽进入所述柜体内,用于加工所述柜体内的食物。进一步的,所述增温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底部,从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蒸汽直接进入所述柜体内。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设有层架和蒸盘,所述蒸盘上下层叠承放在所述层架中,所述层架的侧面与所述柜体的内侧面之间留有蒸汽上升通道,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部分蒸汽通过所述蒸汽上升通道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了增温器,蒸汽在经过增温器的内管时会进行加热,在经过蒸汽折返通道时会进行再加热,从而能获得更高温度的蒸汽。这样双层加热的结构对蒸汽加热器发出的热量能进行更充分的吸收利用,从而达到了更节能的目的。2、本技术的蒸汽源设置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主水箱的水体沸腾产生蒸汽,通过副水箱控制进水和水位,副水箱的水体的温度会比较低,不会沸腾,浮球阀和液位传感器均设在副水箱内,从而避免出现沸腾的水体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的情况,降低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增温器可对称设置,该结构的增温器效率更高。当位于同一边的加热管组相互串联设置时,蒸汽每经过一组加热管组都会进行加热,从而能对蒸汽进行多次加热,使得从增温器出来的蒸汽的温度更高。4、本技术的高温蒸柜由于设置有高温蒸汽发生器,且在层架的侧面与柜体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蒸汽上升通道,高温蒸汽可沿蒸汽上升通道上升,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柜体内蒸汽的温度更高及蒸汽的分布更均匀,对实物的加工更节能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高温蒸汽发生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增温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高温蒸柜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技术的高温蒸柜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其包括蒸汽源和增温器2。增温器2上设有增温蒸汽进口21和增温蒸汽出口22,增温器2的增温蒸汽进口21与蒸汽源连通,经过增温器2提升温度的蒸汽从增温器2的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如图2和图3所示,增温器2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23,加热管组23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232和外管231,内管232插装在外管231内,内管232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236,蒸汽折返通道236与增温蒸汽出口22连通,内管232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蒸汽折返通道236的蒸汽管口237,蒸汽加热器设置在内管232中,内管232与增温蒸汽进口21连通。使用时,蒸汽源产生的蒸汽从增温蒸汽进口21进入增温器2,从增温蒸汽进口21进入增温器的蒸汽进入内管232中并由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经蒸汽加热器再加热后的蒸汽从蒸汽管口237进入蒸汽折返通道236,蒸汽折返通道236围绕在内管232外围,蒸汽在蒸汽折返通道236中将沿内管232外壁流动,透过内管壁散发出来的热量将对蒸汽进行再次加热,流经蒸汽折返通道236的蒸汽从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本实施例的蒸汽源为自设的。为了避免出现沸腾的水体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的情况,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增温蒸汽进口和增温蒸汽出口的增温器,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通,所述增温器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所述加热管组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插装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内管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管口,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进入所述增温器的蒸汽进入所述内管中并由所述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从所述蒸汽管口进入所述蒸汽折返通道,蒸汽在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中沿所述内管外壁流动进行再次加热,流经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增温蒸汽进口和增温蒸汽出口的增温器,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通,所述增温器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所述加热管组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插装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内管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管口,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进入所述增温器的蒸汽进入所述内管中并由所述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从所述蒸汽管口进入所述蒸汽折返通道,蒸汽在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中沿所述内管外壁流动进行再次加热,流经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源包括主水箱、水加热器、副水箱、浮球阀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水箱上设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口,所述浮球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副水箱内,所述主水箱和所述副水箱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箱的底部与所述副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水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水箱内,用于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所述主水箱的上部设有水箱蒸汽出口,所述水箱蒸汽出口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中间,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两侧,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双数,所述加热管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增温蒸汽进口的两边,当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大于两组的双数时,位于同一边的所述加热管组相互串联设置,蒸汽将依次通过相互串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兴业杨建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准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